您的位置 >首页 > 健康 > 新闻正文

该“冷敷”还是“热敷”?千万不要选错了!

该“冷敷”还是“热敷”?千万不要选错了!

  生活中每个人都难免出现发烧、扭伤等症状,但不知道你是否发现:不论是发烧还是扭伤,常在电视剧中看到西方人用冷敷或是冰敷,而我们国人,特别是老一辈却告诫我们发烧要捂被子,多出汗就好了;脚扭伤了要用热毛巾敷,活血化瘀。这两种几乎矛盾的处理方式,究竟孰对孰错?



  1发烧

  发烧时,该冷敷还是热敷?其实这两种都是比较正确的方法,只是适用于不同的“发烧阶段”。

  1体温上升期

  通常,体温上升时,我们会感到发冷,打寒颤。

  此时,皮肤血管开始收缩,排汗减少,引起了反射性的竖毛肌收缩,进而产热增加。

  处在体温上升期时,一定要用温热的毛巾进行热敷,并擦拭肚窝、腋下、腿窝这些大血管分布的区域,防止发烧过于严重,出现惊厥、抽风的症状。

  2体温稳定期、下降期

  发烧期间,如果体温在短时间内维持在一定温度,说明发烧中枢介质释放完毕或暂告一段落。

  这时可以用冷毛巾或者冰袋敷头部,也可以用冷毛巾擦一擦腋窝、脖子、腿窝等大血管分布的区域。不仅能帮助降温退烧,还能帮助避免体温再次升高。

  如果体温逐渐下降,身体开始慢慢散热了,也可以用冷毛巾敷。

  此时,致热源在体内的作用逐渐消失或者减弱,产热减少,人体会大量出汗。冷毛巾可以帮助散热,让烧退得快些。

  禁忌:不能把冰放在胸口、脚心、耳朵的位置。

  提示:发烧虽然是自身调节或是自我保护的一种状态,但不能“烧的太高”。

  冷敷、热敷只是一种辅助性的治疗手段,高烧不退或是发烧严重时,要及时去医院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2运动扭伤

  中国每天有13万人发生崴脚,但什么时候该冷敷,什么时候该热敷都是有讲究的。

  1急性扭伤先冷敷

  之前就有专家强调:运动损伤7天内,一定要进行正确冰敷,不能热敷!特别是崴脚后的48小时或72小时以内,属于损伤的急性期,脚部肿胀疼痛,应选择冷敷。

  此时冷敷,能帮助抑制肿胀,缓解疼痛。但若错用热敷,血管扩张,局部血流增加,反而增加疼痛肿胀感。一些红花油等活血化瘀的膏药,也不宜在此时使用。

  方法:运动崴脚后,冰块垫上毛巾敷于患处,最好保持15℃左右,可以减少肿胀。

  一般冰敷时间不宜过长,冰敷5分钟,休息1-2分钟,反复如此,每次冰敷20分钟,每天至少3次,持续一周以上。

  如果家里没有冰块,可以用双层塑料袋装一半的自来水,打上死结系牢,在冰箱冷藏室搁20分钟,再放到踝关节。

  痛感减轻用热敷

  度过急性期,脚踝损伤最初的红肿热痛感减轻,可适时用热敷。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