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健康 > 新闻正文

胆囊炎饮食谱

胆囊炎饮食谱


1.急需胆囊炎病人的食谱

一、慢性胆囊炎患者饮食应注意:(1)根据症状和对脂肪的耐受程度,从严控制在每日20克,逐渐过渡到中度限制每日40克。

一般不应过多摄人脂肪,并主张用植物油烹调。(2)在满足患者需要的基础上,总热能不能过高。

肥胖和超重患者应减体重,使之降到理想体重。热能按低热能饮食原则供给。

(3)限制胆固醇的摄入。胆固醇摄入每日应少于300毫克,限制动物脂肪及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内脏以及鱼子、蛋黄等。

可以选用鱼肉、瘦肉、蛋清等。(4)蛋白质应按正常需要量或偏低,以每日供给蛋白质50克~70克为宜,但要选择含脂肪低的蛋白质食品,如脱脂奶、蛋清、海鱼等。

(5)注意维生素摄入,尤应注意脂溶性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的补充,其中维生素K对控制某些类型黄疸引起的出血有效。(6)忌用刺激性或产气食品,如萝卜、洋葱等,禁烟、酒。

(7)采取少吃多餐,注意多饮水。二、急性胆囊炎患者饮食应注意:急性胆囊炎、胆绞痛多是胆囊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多由结石嵌顿于胆囊颈部或胆囊管内,里面浓缩的胆汁不能排出而引起胆囊胀大,浓缩胆汁对胆囊壁产生强烈的化学刺激,较易并发细菌感染。

由于细菌的侵袭,胆囊壁水肿发炎,又可引起胆囊壁的血液供应障碍,从而进一步使胆囊炎症加剧或恶化。饱餐、吃过多油腻食物、劳累等均可诱发胆囊炎和胆绞痛急性发作。

因此,为抑制胆囊收缩,在胆囊炎和胆石症急性期应禁食,静脉补给各种营养素。当急性期渡过后,可以进食时应食用纯糖类流食,如米汤、果汁、果冻、藕粉、杏仁茶等。

应禁食脂肪和刺激性食物。待病情缓解后,可给低脂肪半流食或低脂肪软饭,少吃多餐,并继续限制脂肪的摄入量。

慢性胆囊炎患者忌宜 (一)禁忌1、避免过度劳累;2、避免情志刺激;3、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4、忌食辣椒、咖喱、芥菜等具有强烈刺激性的食物,忌酒及咖啡、浓茶;5、忌用熘、炸、煎等方法烹调食物。高温油脂中含有丙烯醛裂解产物,可刺激胆道,引起胆道痉挛急性发作。

(二)宜食1、可食清淡、流质饮食或低脂、低胆固醇、高糖类饮食。限制动物性脂肪,可补充适量植物油(具有利胆作用)。

控制动物肝、肾、脑或鱼子等食物的摄人。适量增加玉米油、葵花子油、花生油、豆油等植物油的摄入比例。

2、提供丰富的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A、维生素C及B族维生素以及维生素E等。保证新鲜蔬菜、水果的供给。

绿叶蔬菜可提供必要的维生素和适量纤维素,更应保证。酸奶、山楂、糙米等食物也对患者有利。

3、食用适量膳食纤维,可刺激肠蠕动,预防胆囊炎发作。4、大量摄入水分有利于胆汁稀释,每日可饮入1500~2000毫升。

5、少量多餐,可反复刺激胆囊收缩,促进胆汁排出,达到引流的目的。6、合理烹调,宜采用煮、软烧、卤、蒸、烩、炖、焖等烹调方法。

食谱1、高粱叶赤小豆煎汤 材料:高粱叶50克,赤小豆30克。做法:取高粱叶、赤小豆加水适量煎汤饮用2、茄子豆角酱汁 材料:材料2人份:茄子160克,青豆角30克,襄荷10克,高汤2杯,豆酱一又三分之一大匙。

做法:①将茄子去蒂,剥去皮,切成5mm厚的圆片,放入水中浸泡后、滤干水分。②将煮后的青豆角切成斜薄片状,襄荷纵切成两半后再斜切成薄片。

③在锅中放入高汤和茄子后,打开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煮,煮至茄子变软后,加入②再稍煮一会儿后,溶入豆酱即可。3、青豌豆糕 材料:材料2人份:豌豆150克,粉琼脂(洋粉)2克,水一又五分之一杯,砂糖五又三分之一大匙。

做法:①将青豌豆煮软后,过滤放进锅中。②在小锅中放入粉琼脂及水,打开火用勺一边搅拌一边煮,溶开后,加入砂糖。

③将②冷却后过滤,与①一起搅拌,锅的底部用冷水冷却,结成糊状后,倒入罐中放进冰箱冷冻。④取出③,切成如图状后即可盛盘。

4、鸡蛋荞麦面 材料:材料2人份:荞麦面(干) 160克,蛋100克(中等2个),青菜20克,大葱20克,高汤一又二分之一杯,酱油一又三分之二大匙,料酒一又三分之一大匙。做法:①将蛋打碎。

②将青菜放入水中煮过后捞起,切成3cm长。③将大葱切成轮状,在水中漂过后,滤干水分。

④在锅中倒入高汤、酱油、料酒后,打开火来煮,煮沸后盛出四分之一量放在小锅中。⑤将④加入已剥开的蛋,煮至半熟状。

⑥将荞麦面煮好后放在自来水下冲洗。5、玉米糊 材料:材料2人份:奶油玉米120克,洋葱20克,固体汤半个,水2杯,沸水少量,脱脂牛乳3大匙,盐少量,玉米粉(淀粉状)1大匙弱,西芹末少量。

做法:①将玉米倒入笊篱中过滤,拣出皮,将洋葱切成薄片。②在锅中倒入固体汤、水及用沸水溶开的脱脂牛乳、玉米、洋葱后打开火,煮沸后改为文火再煮12~13分钟。

③将②过滤后倒入锅中,加入滤过的玉米后加热,撒上盐和用沸水溶开的玉米粉,搅拌后盛盘,缀上一点西芹即可。⑦剩有四分之三量的高汤煮开后.倒入荞麦面后再稍煮一会即可,盛在深底碗中,铺上蛋、青菜、洋葱后即可食用。

6、什锦山药 材料:材料2人份:大和芋120克,高汤4大匙,盐少量,酱油三分之二小匙,胡萝卜20克,青豆角10克。做法:①将胡萝卜切成细丝后,煮软。

②将煮过的青豆角,。

2.我患上了胆囊炎吃什么菜谱最好

胆囊炎患者饮食原则上以低脂肪、低胆固醇、适量蛋白和高维生素饮食为宜。

低脂肪低胆固醇,一方面可防治因胆汁的大量分泌和胆囊的急剧收缩,而引起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同时亦可预防胆固醇的过高,并在慢性胆囊炎的基础上导致胆固醇性结石的形成。 适量蛋白和高维生素,是为了增强体质,促进修复,并可预防胆色素结石的形成。

而过多的蛋白质可增加胆汁的分泌,不利于炎症的消除,故以每日50—70g较为合理。 胆道疾病与饮食有密切关系,故胆囊炎饮食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可给予低脂肪高碳水化合物的流质食品,如藕粉、米汤、果子水、蔬菜水、蜂蜜水等;少食多餐;禁用动物的脑、肝、肾及蛋黄、鱼籽等,不用油炸食物、肥肉等。忌饮酒、浓茶、咖啡及含粗纤维素多的蔬菜和水果。

胆囊炎急性发作期应禁食,需输液,所以必须住院治疗。 慢性胆囊炎的饮食应按以下原则处理: ①大量饮水,以便稀释胆汁,减少浓胆汁对胆囊壁的刺激; ②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食物,避免食用动物的内脏及蛋黄、鱼籽等,也不宜吃油炸的食物及肥肉; ③忌食刺激性食物。

(一)禁忌 1.避免过度劳累; 2.避免情志刺激; 3.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 4.忌食辣椒、咖喱、芥菜等具有强烈刺激性的食物,忌酒及咖啡、浓茶; 5.忌用熘、炸、煎等方法烹调食物。高温油脂中含有丙烯醛裂解产物,可刺激胆道,引起胆道痉挛急性发作。

(二)宜食 1.可食清淡、流质饮食或低脂、低胆固醇、高糖类饮食。限制动物性脂肪,可补充适量植物油(具有利胆作用)。

控制动物肝、肾、脑或鱼子等食物的摄人。适量增加玉米油、葵花子油、花生油、豆油等植物油的摄入比例。

2.提供丰富的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A、维生素C及B族维生素以及维生素E等。保证新鲜蔬菜、水果的供给。

绿叶蔬菜可提供必要的维生素和适量纤维素,更应保证。酸奶、山楂、糙米等食物也对患者有利。

3.食用适量膳食纤维,可刺激肠蠕动,预防胆囊炎发作。 4.大量摄入水分有利于胆汁稀释,每日可饮入1500~2000毫升。

5.少量多餐,可反复刺激胆囊收缩,促进胆汁排出,达到引流的目的。 6.合理烹调,宜采用煮、软烧、卤、蒸、烩、炖、焖等烹调方法。

慢性胆囊炎的治疗 慢性胆囊炎的临床表现多不典型,亦不明显。平时可能经常有右上腹部隐痛、腹胀、嗳气、恶心和厌食油腻食物等消化不良症状,有的病人则感右肩胛下,右季肋或右腰等处隐痛。

在站立、运动及冷水浴后更为明显。病人右上腹肋缘下有轻度压痛,或压之有不适感。

B超检查可见胆囊引人注目或增大,排空功能障碍。口服胆囊造影剂发现有结石时,则诊断可以确定。

慢性胆囊炎的治疗:我母亲八年前患的也是胆囊炎,很是痛苦,一个偶然的机会去她二姑母家有点事,闲聊中得知有一种药草能治愈胆囊炎,此药草实为一种苦菜,平时是很不起眼的东西,虽然苦点但听说能治愈慢性胆囊炎,我母亲也顾不得苦了,回来后就野地采一点回来熬水喝,她还挺有办法不是苦吗,加点红糖就不苦了(其实良药苦口),我母亲只喝了两天就好了,以后什么鸡蛋、肥猪肉啦等一些高蛋白的食品照样吃,一点都不疼。后来我们这地方的凡是有慢性胆囊炎的邻居、朋友我母亲都毫不保留的把该方法告诉他们,巧的是,只要确实有慢性胆囊炎的人吃了该野菜(苦菜)后都治愈了,从此也在不复发了。

邻村的孙大宣以前肚子老是疼医院诊断为胃癌(其实是误诊,实际是慢性胆囊炎),老婆都吓的和他离婚了,后来按照我母亲的做法,向我母亲要一点苦菜,回去熬水喝,奇迹般的好了。还有我的单位的同事的老婆听我一说,也向我要点,我带几两给她,没想到也好了,她把剩下的都晒成干子,以备他人索要。

为了让慢性胆囊炎的朋友能早日离开疼痛的折磨,免花冤枉钱(其实有的患慢性胆囊炎的朋友买了很多药,看了很多医生,花了成千上万元就是治不好)现在好了,您只需花很少的费用就可彻底治愈您和您朋友的慢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百分之百,最起码我目前见到的都治愈了。

另外该野菜无任何副作用,我们上辈人在50-60年代都用其作为主食来充饥。都好几年了,他们一直都没有复发过,所以有必要推荐给大家使用, 另外该野菜无任何副作用,我们上辈人在50-60年代都用其作为主食来充饥。

食谱举例:低脂肪低胆固醇半流质饮食食谱(表16—3)。表16-3 低脂低胆固醇半流质饮食参考食谱 -------------------------------------------------------------------第1次 粳米50g 白糖20g 馒头70g第2次 豆浆300g 白糖20g 甜饼干20g第3次 富强粉lOOg 猪瘦肉40g 虾米5g 青菜125g 盐3g 第4次 藕粉25g 白糖20g 第5次 粳米50g 花卷70g 鲫鱼150g 菠菜125g 盐3g 第6次 红枣20g 白糖20g 面包60g -------------------------------------------------------------------总热能8.71MJ(2084.1kcal) 氮:热能1:159.6 P/S比值1.35碳水化物399.4g(76.6%) 蛋白质81.6g(15.6%) 脂肪17.7g(7.6%)动物蛋白36.0g(44.1%) 食物纤维8.63g 胆固醇293.9mg 维生素C 115.3mg 铁28.7mg 锌10.5mg -------------------------------------------------------------------。

3.胆囊炎食谱是什么

你好,胆囊炎患者,平日进食应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应进大量饮料(1500~2000ml),以稀释胆汁。

每2~3小时进食1次,以刺激胆汁分泌。吃易消化的蛋白质,每天50g。

勿吃动物脑、肾、蛋黄、油炸食物、辛辣品。在饮食规律方面,宜定时定量,少吃多餐,不宜过饱。

在饮食结构上,严格控制脂肪和含胆固醇食物,如肥肉、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因为胆结石形成与体内胆固醇过高和代谢障碍有一定关系。不可饮酒和进食辛辣食物,宜多吃萝卜、青菜、豆类、豆浆等副食。

萝卜有利胆作用,并能帮助脂肪的消化吸收;青菜含大量维生素、纤维素;豆类含丰富的植物蛋白。此外,还应补充一些水果、果汁等,以弥补炎症造成的津液和维生素的损失。

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如蛋黄、鱼子、动物肝、脑肠等。胆汁中胆固醇增高,易于形成胆固醇结石。

适合吃胆囊炎要低脂肪饮食,低胆固醇饮食,以清淡少渣易消化为宜,应少量多餐,并多饮汤水。瘦肉,山楂,陈皮,萝卜,苹果,橙子,燕麦米,薏米,红豆,火龙果,猕猴桃,红枣,苦瓜,青菜,鸡肉,香菇,木耳,芹菜,苦荞米,鱼肉,等等,都适合胆囊炎的人食用,胆囊炎建议进行中药德浦的钰石捅茶治疗来疏肝利胆,理气除湿。

希望会帮到您。

4.胆囊炎食谱

、胆囊炎病人的饮食禁忌 人在进餐后,脂肪及胃酸刺激小肠粘膜产生胆囊收缩素引起胆囊收缩,把胆汁排进小肠,参与脂肪的消化与吸收。

若胆囊胆管粘膜发炎,胆管阻塞,胆汁排出不畅,脂肪、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就会受影响。同时,胆汁中胆固醇与胆酸盐的比例发生改变,胆固醇浓度升高,因而容易发生胆囊胆管结石。

进食脂肪后,胆囊收缩,右上腹出现疼痛,甚至剧痛、恶心等。因此,胆囊炎病人要限制食油量,急性期每日限20~30克内,好转时限50~60克内,忌吃肥肉。

饮食以清淡少渣易消化为宜,忌食辣椒、洋葱、萝卜等刺激性强,含粗纤维的食物;忌少餐多量,应少量多餐,并多饮汤水,以利胆汗的分泌和排出;忌食产气和带气味的果菜豆类,以免加重腹胀。 胆囊炎及胆石症患者忌食下列食物: 鸡蛋:性平,味甘,虽有滋阴润燥,养血补益作用,但胆囊疾病之人应当忌食。

唐代食医孟诜曾说:“鸡子动风气,不可多食。”《随息居饮食谱》亦云:“多食动风阻气,……疸 鸡蛋 、痞满、肝郁,皆不可食。”

现代医学认为,鸡蛋(尤其是鸡蛋黄)含胆固醇量极高,而胆结石形成的因素之一包括胆固醇代谢失调,故应忌食含高胆固醇食品。除鸡蛋外,其他禽蛋,包括鸭蛋、鹅蛋、鹌鹑蛋等,皆不宜多食。

肥猪肉:性平,味甘咸,能滋阴补虚,但胆囊炎、胆石症之人忌食之。中医认为,胆囊疾患多缘于湿热壅结肝胆。

《本草备要》中说:“猪肉,多食则助热生痰,助风作湿”。尤其是肥猪肉,更是油腻缠黏,肥浓厚味,胆囊疾病者更应忌食。

现代研究认为,肥猪肉属高脂肪食品,而胆囊炎、胆结石患者忌口的关键,就是要控制脂肪食物,否则过量脂肪食物会引起胆囊收缩而产生疼痛。 胡椒:性热,味辛。

明·李时珍曾说:“胡椒,大辛热、纯阳之物,辛走气,热助火,此物气味俱厚。”胆囊炎、胆结石多属中医的实证热证,故辛热助火之物皆当忌食,包括辣椒、花椒、桂皮等,概不宜服。

现代医学认为,胡椒之类辛辣燥热刺激性食物,最易引起胆囊强烈收缩而诱发胆绞痛。 羊肉:为温补性食物。

汉代名医张仲景曾说:“有宿热者不可食之。”《医学入门》中也认为“素有痰火之人”不宜服食。

胆囊炎胆结石之人多为胆经湿热偏盛,羊肉温补,故不宜食。 鸡肉:性温,味甘,为肥腻壅滞之物,患有胆囊炎、胆石症的人忌食之,以免刺激胆囊,引起胆绞痛发作胆囊炎饮食调理 近几十年来对胆囊炎、胆结石形成机理的研究,人们已认识到饮食营养与胆囊炎、胆结石之间有着一定的关系,胆固醇结石与人们的过度营养有关,而胆色素结石又与食物中蛋白质的缺乏不无联系,胆色素结石的发生还和胆道蛔虫病有着密切的关系。

基于这些认识,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对预防胆囊炎、胆结石的发生可能会有一定的作用。 (1)有规律的进食(一日三餐)是预防结石的最好方法:因为未进食时胆囊中充满了胆汁,胆囊粘膜吸收水分使胆汁变浓,此时胆固醇/卵磷脂大泡容易形成,胆汁的粘稠度亦增加,终于形成胆泥。

如果进食,当食物进入十二指肠时反应性地分泌胆囊收缩激素,使胆囊收缩,这时大量粘稠的和含有胆泥的胆汁被排出到达肠道内,因此可以防止结石的形成。 (2)适度营养并适当限制饮食中脂肪和胆固醇的含量:胆固醇结石的形成和胆汁中含有较多量的胆固醇有关。

吃得过多,特别是食物中有较多的脂肪和胆固醇,就会使胆汁中胆固醇的浓度增高,会促使胆固醇结石的形成。近年,我国人民的生活得到较大的改善,人们的饮食由以前的“温饱”型逐渐向吃好、吃精转变,鱼、肉、禽、蛋等食品的消耗量正在逐年增加。

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了一些因吃得过好、过多而引起的“富贵病”,如肥胖症、冠心病和胆结石。要预防这些“富贵病”,就要注意营养适度,特别要注意不食用过多的胆固醇和动物脂肪。

所谓适度的营养,就是要对人们的饮食的质和量都加以一定的限制,要求饮食的质量全面地提供各种比例合适的营养物质,而食物的量则以能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为度。 根据适度营养的原则,并参照我国人民目前的饮食习惯和消费水平,我国的营养学家提出了以下的每人每月较为合理的食物组成:谷类14kg,薯类3kg,豆类1kg,肉1.5kg,鱼0.5kg和水果1kg。

当然,以上标准只是适用于从事一般活动的普通成年人。此外,参加适当的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对防止营养过度也有一定的帮助。

(3)保证摄入足够量的蛋白质:蛋白质是维持我们身体健康所必需的一种营养物质。据研究,蛋白质摄入量的长期不足,与胆色素结石的形成有关。

因此,保证饮食中有足够的蛋白质,就会有助于预防胆色素结石的发生。事实上,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膳食中蛋白质量已有明显增高,因此我国患胆色素结石的人数已有减少的倾向。

但在我国有些地区,特别是农村,胆色素结石仍很常见。 (4)讲究卫生,防止肠道蛔虫的感染。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生吃瓜果必须洗净,搞好环境卫生等,是预防蛔虫病的有效措施,因而对预防胆色素结石也很有帮助。 (5)积极治疗肠蛔虫症和胆道蛔虫症:发现肠蛔虫症后,应及。

5.高手给弄个胆囊炎食谱,最好每天三餐都有

急性期: 胆囊炎急性发作时应禁食,使胆囊得到充分休息,以缓解疼痛。

这时可由静脉补充营养,可多饮水,并在饮料中补充钠和钾盐,以利于疾病的治疗。疼痛缓解后,可根据病情循序渐进地给予饮食。

宜吃低脂肪、低胆固醇、高碳水化物的清淡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豆浆等食物。病情好转后可食用低脂半流饮食或低脂少渣的软饭,如豆腐脑、软面条、面片、稠米粥等。

慢性期: 1.热能:供给正常量热能,约1800-2000卡/日,肥胖者宜限制热能,营养不良者宜想办法尽量多进食,维持理想体重为宜,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2.低脂肪:高脂肪饮食可促使胆囊收缩,引起疼痛及加重病情。

故需严格限制脂肪摄入量,每天控制40克以内(普通膳食每日脂肪量大多在50克以上)。尤其避免在1餐中食用过多的脂肪。

3.低胆固醇:每天摄入量以<300毫克为宜,高胆固醇血症者应控制在200毫克以内。禁止食用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动物心、肝、脑、肠、肾等内脏,鱼脑、鱼子、蟹黄、蛋黄等。

4.适量蛋白质:过多的蛋白质摄入会增加胆汁分泌,影响病变组织的恢复;但摄入过少则会使胆囊的修复缺乏足够的原材料,同样不利于疾病的恢复。应每天供给50~70克,并适量给予高生物价蛋白质,如豆制品、鱼虾类、瘦肉、蛋清等食物。

5.碳水化物:可适当多用,以达到补充热能、增加肝糖原、保护肝细胞的目的。但应注意供给复合碳水化物为主的食物,适当限制单糖及双糖,如砂糖、葡萄糖的摄入;对合并高脂血症、冠心病、肥胖者更应限制。

6.供给丰富维生素:维生素A有助于胆管上皮生长和保持完整性,帮助病变的胆道修复,足量补充对胆道疾患恢复有利。其他维生素,如维生素C、维生素E、B族维生素也应充分供给。

7.食物纤维:能增加胆盐排泄,抑制和延缓脂肪、胆固醇吸收,有降低血脂、促使胆固醇代谢正常、减少形成胆石的作用。同时还能刺激肠蠕动,有利于通便,可促使肠内产生的吲哚、粪臭素等有害物质尽快排出。

可选含食物纤维高的食物,如绿叶蔬菜、豆类、水果、粗粮、魔芋等;香菇、木耳等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可适当多用。 8.大量饮水:多喝水和饮料,可以稀释胆汁,促使胆汁排出,预防胆汁淤滞,有利于胆道疾病的恢复,每天应大于1500ml。

9.少量多餐:少量进食可减少消化系统负担,多餐能刺激胆道及时分泌胆汁,保持胆道畅通,有利于胆道内炎性物质引流,促使疾病减缓和好转。 10.注意卫生,防止肠道寄生虫和细菌感染。

饮食宜忌: ①宜食:碳水化合物类及少油腻食物,如粳米、标准粉、薏米仁、各种豆类及其制品、胡萝卜、绿叶蔬菜、水果、粗粮、香菇、木耳、瘦肉、鸡蛋、海鲜类等; ②忌食四大类食物:一忌含脂肪多的食物,如肥肉、煎炸食品、油多的糕点,熏烤食品,奶油、猪油;二忌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动物心、肝、脑、肠、肾等内脏,鱼子、蟹黄、蛋黄等食物;三忌刺激性食物和辛辣刺激调味品,如辣椒、花椒、咖喱、芥末,以及烟、酒、咖啡、茶等;四忌产气食物,如牛奶、洋葱、蒜苗、萝卜、黄豆等。 食谱举例: 早餐:大米粥 发面饼 什锦菜。

午餐:米饭 木须肉 清炖鲫鱼 黄瓜鸡蛋汤。 晚餐:小米粥 烧饼 木耳烧豆腐。

总热能:1500~1800千卡,碳水化合物:55%~60%,蛋白质15%~20%,脂肪:20%~25%。 药膳食谱: ①蒲公英粥 [配方〕蒲公英40~60克(鲜品用量为60~90克),粳米50~100克。

[制作)将蒲公英洗净,切碎,煎药取汁。将药汁加入淘净的粳米中,同煮为粥,以稀薄为佳。

[用法]每日2~3次,3~5天为一疗程,温服。 [功效]清热解毒,补中益气,利湿。

②玉米须炖蚌肉 [配方]玉米须50克,蚌肉200克,盐、味精各适量。 [制作]将玉米须洗净沥干水,蚌肉洗净,二者同入砂锅中,加水适量,盐适量,炖至蚌肉烂熟为止,加入少量味精即可。

[用法]隔日服1次,食肉饮汤。可佐餐服,也可单独服食。

[功效]可清热解毒,滋养肝肾,利胆泄热。 ③玉米须粥 [配方]玉米须鲜品30克(干品15克)。

[制作]将玉米须洗净切断,用刚烧沸的水冲泡,加盖焖10分钟后过滤取汁,再用开水冲泡1次,两次汁合并。粳米30克,加水适量,煮至米开花后,将玉米须汁兑入粥内,稍煮片刻即成。

[用法]日服2次,趁热食用。 I功效]理气止痛,适用于右胁下隐痛、嗳气的气滞胆囊炎。

④栀子仁粥 [配方]栀子仁5克,粳米100克。 [制作]栀子仁碾成细末,先煮粳米为粥,待粥熟时,放入栀子仁末梢煮即可。

[用法)每日服1剂,分2次食完。 [功效]适用于湿热型慢性胆囊炎。

⑤黄紫地丁粥 [配方]黄花地丁(蒲公英)、紫花地丁各30克(鲜品各60克),粳米100克。 [制作]将黄花地丁和紫花地丁加水煮,过滤去渣取汁,以汁煮米为粥,可以加白糖凋味。

[用法]每日1~2次,1周为一疗程。 [功效]适用于湿热型胆囊炎。

⑥鲤鱼赤豆陈皮汤 [配方]鲤鱼1条,赤小豆120克,陈皮6克,盐、味精各适量。 ●胆囊炎和胆石症一日食谱举例 早餐:大米粥(大米50克),花卷(面粉50克),酱豆腐10克,酱甜瓜10克。

加餐:西红柿汁(西红柿100克、糖5克),蛋糕25克。 午餐:大米软饭(大米100克),爆鱼片(青鱼100克、笋片20克),炒苦瓜(苦。

6.有没有胆囊炎患者的菜谱或者食谱

●胆囊炎和胆石症的饮食治疗

(1)急性发作胆绞痛时应予禁食,可由静脉补充营养。

(2)慢性或急性发作缓解后,可食清淡流质饮食或低脂、低胆固醇、高碳水化合物饮食。每

日脂肪摄入量应限制在45克以内,主要限制动物性脂肪,可补充适量植物油(具有利胆作用)

胆固醇应限制在每日300毫克以下。碳水化合物每日应保证300~30克。蛋白质应适量,过

多可刺激胆汁分泌,过少不利于组织修复。

(3)提供丰富的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A、维生素C及B族维生素以及维生素E等。

(4)适量膳食纤维,可刺激肠蠕动,预防胆囊炎发作。

(5)大量进饮料有利胆汁稀释,每日可饮入1500~2000毫升。

(6)少量多餐,可反复刺激胆囊收缩,促进胆汁排出,达到引流目的。

(7)忌用刺激性食物和酒类。

(8)合理烹调,宜采用煮、软烧、卤、蒸、余、烩、炖、焖等烹调方法,忌用熘、炸、煎等

高温油脂中,含有丙烯醛等裂解产物,可刺激胆道,引起胆道痉挛急性发作。

(9)食物温度适当,过冷过热食物,都不利于胆汁排出。

●胆囊炎和胆石症的食物选择

(1)选择鱼、瘦肉、奶类、豆制品等含优质蛋白质且胆固醇含量相对不太高的食物,控制动

物肝、肾、脑或鱼于等食品摄入。

(2)保证新鲜蔬菜、水果的供给。绿叶蔬菜,可提供必要的维生素和适量纤维素,更应保证

酸奶、山植、糙米等食物也对病人有利。

(3)减少动物性脂肪摄入,如肥肉及动物油脂,适量增加玉米油、葵花子油、花生油、豆油

等植物油摄入比例。

(4)忌食辣椒、咖喱、芥菜等具有强烈刺激性的食物,忌酒及咖啡、浓茶。

●胆囊炎和胆石症一日食谱举例

早餐:大米粥(大米50克),花卷(面粉50克),酱豆腐10克,酱甜瓜10克。

加餐:西红柿汁(西红柿100克、糖5克),蛋糕25克。

午餐:大米软饭(大米100克),爆鱼片(青鱼100克、笋片20克),炒苦瓜(苦瓜100克)。

加餐:藕粉50克,加糖5克。

晚餐:小米粥(小米50克),发面饼(面粉50克),肉未豆腐(瘦猪肉20克、豆腐100克),拌黄

瓜丝(黄瓜100克、粉丝20克)。

全日烹调用油25克。

全日热能8337千焦(1985千卡)左右。

●胆囊炎和胆石症食疗方

(1)鸡蛋黄瓜藤饮:黄瓜藤100克,新鲜鸡蛋1个。将黄瓜藤洗净后,用水煎至100毫升,再取

汁冲服鸡蛋。每日1次,清热利胆,但对虚寒者不适用。

(2)马齿苋芦根饮:马齿苋10克,芦根25克,用清水煮沸,或用开水冲泡,代茶饮,消炎利

尿效果较好。

(3)紫苏菊花粥:紫苏25克,菊花15克,粳米50克,先将粳米煮八成熟,再将紫苏、菊花共

同放入煮沸即可食用,每日1次。消炎利胆。

(4)金桔山楂粥:金桔50克,山楂12克,粳米100克,先将粳米煮八成熟后,再放入金桔和山

楂,煮熟软即可食用。每日1次,消炎化食。

(5)四味饮:丝瓜子、炒萝卜子、荔枝核、橘子皮各10克水煎,取汁。每日1次,温热服。适

用于胆结石右胁持续胀痛、时寒时热、有时腹胀而满。

(6)玉米须炖蚌肉:玉米须50克,蚌肉200克。将玉米须和蚌肉同放砂锅内,加水适量,文火

煮至烂熟。隔日服1次。

(7)金钱银花炖瘦肉:金钱草80克(鲜者200克),金银花60克(鲜品150克),猪瘦肉600克,黄

酒20克。将金钱草与金银花用纱布包好,同猪肉块一同加水浸没,武火烧开加黄酒,文火炖

2小时,取出药包。饮汤食肉,每次1小碗,日服2次。过夜煮沸,3日内服完。清热解毒,消

石。适用于胆囊炎与胆管炎,预防胆结石。

(8)蚯蚓葱白汤:蚯蚓15克,葱白30克。将蚯蚓与葱白同煎汤。每日2~3次。适用于胆囊炎

、右胁下疼痛。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