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健康 > 新闻正文

棕熊的食谱

棕熊的食谱


1.棕熊主要吃什么

棕熊的食性很杂,主要吃野菜、野果和植物的嫩枝,它们还特别喜食蜂蜜,也会捕食鱼和小动物。

棕熊一般不会主动伤人,但受伤的熊和带着幼崽的母熊另当别论。狗熊掰棒子常被人用来比喻顾头不顾脚,现实中的棕熊真的如此,当它捉小动物时,要是碰见一窝的话,它便一个一个地往腋下塞,前面的掉了也不管,这样,最后一只小动物才最终成了它的美味点心。

棕熊也叫马熊,因为它能像人一样直立行走,所以在我国东北地区又被称为人熊。其体长两米多,重达几百千克。

别看它身躯笨拙,却既能上树又能涉水,嗅觉还特别灵敏,一旦遇到攻击,就会直立起来,用两只前爪发起进攻。

2.棕熊的生活习性

棕熊是杂食性动物。它们的食谱会随着季节的不同发生变化。一般来说,植物性食物占了60%以上,这其中包括各种植物根茎、块茎、草料、谷物及各种果实等等。其余则为动物性食物,例如昆虫、啮齿类动物、有蹄类动物(例如麋鹿、驯鹿、驼鹿、野牛等等)、野猪、鱼和腐肉等等。居住在海岸线周围的棕熊每年在鲑鱼产卵的季节会捕食鲑鱼。 阿拉斯加的棕熊特别喜欢吃迁徙的鲑鱼。北美灰熊则对腐肉有特别的偏好。

棕熊善于游泳和在湍急的河水中捕鱼,也能爬树和直立行走,但动作不够灵活,平时行走很缓慢,这是走路的时候总是同一侧的前后两腿一起并进的缘故,但奔跑时的速度也相当快,有时可以轻而易举地追赶上猎物。

棕熊主要在白天活动。性情孤独,除了繁殖期和抚幼期外,都是单独活动。在森林中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领域,常常在树干上留下用嘴咬的痕迹,站起身来用爪子在树干上抓挠而留下的痕迹和在树上用身体擦噌而留下的痕迹等,作为各自领域边界的标志,以免互相侵犯。居住在内陆的棕熊领地很大,公熊的领地将近700-1000平方公里之巨,即便是成年母熊也有100-450平方公里需要巡视;而那些生活在岛屿海边的家伙们领地则要小不少,公熊通常只有133-219平方公里,母熊则是28-92平方公里。棕熊们领地相交的情况是较为常见的,公熊的领地有时也会和几只母熊相交错。

季节的变化会带来食物种类和资源的变化,例如鲑鱼产卵和浆果高产的丰收时节,这时会暂时步行几百公里,迁移到食物最丰富的地方。此时棕熊们大群地聚集在一起,级别最高的是那些体型庞大的大公熊,它们会站居最有利的地形,而级别最低,威胁性最小的则是那些刚刚独立不久的青年男女。带着孩子的单身母熊虽位列第二,但却是相当具有危险性的,出于对幼子的爱护,这些母熊们十分好斗。

棕熊们一般在晨昏时分外出活动,而大白天则躲在窝里休息,也有些棕熊任何时候都可能四处走动。棕熊的窝通常建在隐蔽得比较好的山坡上,或是大石头底下,大树的树根间,它们有时会自己动手挖个窝,然后搜罗一些干草之类的东西铺进窝里,这样一个窝有时会用好几年。

棕熊有冬眠的习性,从10月底或11月初开始,一直到翌年3-4月。为了积累用于冬眠期间所需的大约50千克脂肪,秋天必须吃掉400-600千克的浆果和其他食物。冬天临近时便开始准备洞穴,选择那些遍地是倒木枯枝,寒风较弱的向阳地带,多选择大树洞或岩石隙缝处居住,有时也在沼泽地上的干土墩上挖掘地穴。用前爪洞穴中以枯草、树叶或苔藓作铺垫物。一般每个个体独居一个洞穴,只有雌兽与3岁以下的幼仔才同居在一起。进洞前先围着洞口转一阵,然后跳钻进去,或者后退着进窝,或者把自己的足迹弄乱,以免被天敌发现洞穴,更好地隐蔽自己。在冬眠期间主要靠体内贮存的脂肪维持生命,如果有危险,随时都会醒来。在较温暖的日子里,有时会到洞外活动一段时间。

因为棕熊在冬眠期间新陈代谢的速率并非象那些真正冬眠的动物那样下降到很低,而且这些熟睡中的熊可能随时都会醒来。并不是所有的棕熊都会冬眠的。例如那些居住在南边的棕熊,气候不那么恶劣,冬季的食物也还算有所保障,棕熊冬眠的时间就可能很短暂。棕熊们重新开始活跃的季节在第二年的3-5月,但具体时间要取决于居住的地点、气候等等因素。 冬眠期间依靠储备的脂肪生活。为保存能量,它们的体温降低大约4摄氏度,心跳和呼吸的频率也降低。

棕熊是相当好斗的动物,特别是在保护领地和食物的时候。为了保护食物,它们会赶走狼群和山狮,也会打跑侵入它们领地的其他熊。不过多数的打斗仍然集中在交配季节。母棕熊为了抚育孩子,通常每隔3-5年才会交配一次,为了让母熊们尽早进入交配阶段,公熊们会找机会杀死这些母熊的孩子,尽管勇敢的母亲们在遭遇这些身型大它1.5倍甚至两倍的家伙的时候奋力搏斗,但在幼子死亡事件中仍有45%是公熊们的作为。

3.东北虎VS棕熊

棕熊厉害,老虎是棕熊的食物而已。

棕熊捕杀虎的事件很多是因争夺食物而起,但有时棕熊也会主动捕食虎。

(1)棕熊食谱的90%为素食,但是春季例外,刚出洞的棕熊急需大量高蛋白食物补充冬眠中消耗的能量。WCS的研究发现,虎构成了棕熊春季食谱的0.5%。这一数值要比熊在虎食谱中的比例(2.1%)低。

(2)棕熊对虎崽的威胁较大,Gorohov(1972)统计了14个虎崽死亡的事件,其中3个是被棕熊杀死。

(3)WCS研究称,面对棕熊,带崽母虎的处境是很危险的,而成年公虎足以击退除了特大号的棕熊以外的其他熊类。熊类冬眠以后带崽母虎的处境会好很多。

(4)Kostoglod(1981):棕熊捕杀的虎多数都是病弱虎,因此棕熊的活动有助于帮助人类控制食人虎。

(5)棕熊捕食虎的一些案例

①Rakov(1959):一头棕熊在他杀死的野猪尸体旁边杀死了前来进食的母虎。

②Sysoev(1960):1959年冬天,一头大棕熊在一头带崽母虎捕食野猪归来的路上杀死了她,同时也受了重伤,之后他吃掉了野猪和母虎。

③Krivopusk(1957):1956年冬季,一头母虎带着一头3岁亚成年公虎(体型要大于母虎了)杀死了一头野猪,一头因食物不足未冬眠的棕熊趁母虎离开杀死了亚成年公虎,之后吃掉了野猪。

④Abramov(1962):1913年,一头大棕熊杀死了一头成年公虎,公虎被“撕碎”了。

⑤Abramov(1962):1960年冬季,一头棕熊捕杀了一头年轻公虎。

⑥Kostoglod(1981):一头棕熊抓住、杀死并吃掉了一头成年公虎。

上述事例中棕熊的性别均未给出,但是“大棕熊”、“未冬眠棕熊”都只可能是成年公棕熊(成年公棕熊才有不冬眠习性),因此虽未说明,其实以上杀死虎的基本上是成年公棕熊。

(6)棕熊追杀但未成功捕食虎的一些案例

①“阿穆尔虎”工程中发现一头母虎曾经至少被两头棕熊跟踪过,其中一头棕熊后来追逐母虎。

②“阿穆尔虎”工程中发现一头棕熊曾两次非常靠近一头带崽母虎。

③Kostoglod(1981):一头棕熊跟踪一头中等体型的成年公虎长达22km,试图捕杀他;后来这头幸运的虎通过接近居民区躲过了厄运。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