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济南1月26日电 (张开山 刘延春 刘港)“每人在规定的四小时之内完成基础五项考核,考核开始。”在沈阳联勤保障中心某弹药销毁大队体能考核的现场,只有一名训练参谋下达考核指令,除此之外没有任何考官。

小场景看视频学习。徐盛博 摄

下达训练计划。徐盛博 摄
“管理难”一直是军事训练面临的一项突出问题。该大队官兵将训练管理工作纳入到智慧平台之后,训练参谋录入人员基本信息,海量数据处理都可以交由智能化系统完成,使训练管理工作变得简单、便捷、高效。

学习软件系统。徐盛博 摄

刷指纹,准备考核。徐盛博 摄
同时,这套系统还自带训练“秘籍”,收录各体能项目的讲解辅导和动作示范。每次考核生成训练的“个人处方”,“量身定制”训练计划,让官兵知道练什么、怎么练,掌握训练的呼吸方式、动作要领等,从而规避错误动作。
该大队班长高玉豪最初没有掌握科学的训练方法,3000米跑的成绩一直不理想。通过观看系统的视频教学,他针对自己的短板问题,在平时训练中加入间歇跑和跑前跑后放松活动,考核成绩提高了40秒。

单杠系统应用。徐盛博 摄
由于弹药销毁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经常性的加班加点让官兵们很难统一时间集中训练,繁重的工作任务也让他们对枯燥乏味的体能训练缺少兴趣。“智慧训练场”的应用让体能训练打破时间的限制,只要有时间,随时可以在系统上打卡记录,进行补差训练。
此外,该系统还是官兵们的“智慧护卫”。官兵们佩戴的手环能够实时采集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数据,对数据异常人员进行提前预警、超限报警,做到伤病预防关口前移,伤病发现及时医治,把训练损伤率降下来,进一步提升战斗力。

仰卧起坐系统应用。徐盛博 摄
“智慧训练场”利用智慧化成果和大数据优势,通过智能识别、视觉呈现等新技术,实现官兵全员参训、全程感知、全要素采集、全维度管理,实现训考一体化、组训智能化、考核无人化,推动军事训练变得更加智慧。经过半年的使用,该大队基础体能优良率提高了23%,及格率达到100%。(完)
【编辑:白嘉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