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军事报道 记者 陈振宇】The Conversation网站对日前正式生效的《禁止核武器条约》(TPNW)予以了高度评价,其表示,尽管目前全球所有有核国家均未签署文件,该条约“对予以批准的签署国——即那些没有核武器的国家仍然具有法律约束力”。根据条约内容,有核国家若想加入《禁止核武器条约》,那么其必须满足一个条件,即将本国现有的核武器及相关生产设施以“不可逆转的方式”全部销毁。

核爆资料图
报道称,《禁止核武器条约》于2017年在联合国获得通过,签署国家在同年10月达到50个,包括奥地利、爱尔兰、墨西哥、新西兰、南非、尼日利亚和泰国等等。该媒体宣称,签署《禁止核武器条约》的国家已经受够了半个多世纪以来“有核国家无视其在世界上消除核武器的义务”。
报道认为,对于世界各国而言,禁止核武器这种最残忍且最具破坏性的武力手段是“理所应当的”,而且早就应当将其付诸实施。具体而言,该条约的目标在于全面以及明确禁止核武器,要求签署国不得发展、试验、生产、获取、控制、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此外,(签署条约的)各个国家也不能“协助、鼓励或诱使”任何人从事条约禁止的任何活动——基本上是与核武器有关的活动。由此,《禁止核武器条约》为所有国家努力消除核武器的进程提供了第一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多边框架。
报道补充道,《禁止核武器条约》还规定,倘若一个国家在另一国领土上部署核武器,那么后者“有义务将这些核武器全部移除”。与此同时,有核国家则可以通过“先销毁后加入”或者“先加入后销毁”的方式加入该条约,而且必须遵循有关机构制定的时间表以及配合国际机构的审查,从而以“不可逆转的方式”拆除核武器以及废除生产武器的计划和设施。此外,该条约也是第一个承诺成员国向核武器受害者提供长期被忽视的援助的条约,还呼吁各国在可行的情况下清理遭到核武器的使用及试验污染的环境。
报道指出,目前已有86个国家签署了《禁止核试验条约》,51个国家批准了该文件(意味着这些国家将接受其中规定的各种约束),该条约现已成为国际法的一部分,签署国和批准国的数量将继续增加。然而,报道也坦言道,目前世界上9个核大国全部未签署或者批准这一条约,包括美国、中国、俄罗斯、法国、英国、印度和巴基斯坦等等。此外,许多依靠其他国家的核武器来保障自身安全的国家,如北约的27个成员国、澳大利亚、日本和韩国也都没有签署《禁止核试验条约》。
报道解释称,虽然任何条约在技术上仅对签署国具有约束力,但《禁止核试验条约》却“建立了一个新的国际法律标准”,所有核政策如今都将根据这一标准来评判。为此,该媒体宣称,这一条约将成为一个“游戏规则的改变者”,拥有核武器和依赖核武器的国家“已经受到关注”。
据了解,有关各方于2017年7月在联合国签署《禁止核武器条约》,然而北约成员国均拒绝签署有关文件。结合媒体报道,不同于美俄等国之间缔结的《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以及类似的军控条约,由洪都拉斯等国签署的所谓《禁止核武器条约》旨在将核武器列为“非法武器”,并要求各核大国销毁手中的核武装备。
早在2018年10月,中美俄英法五国就已发表联合声明,表示明确反对《禁止核武器条约》且不会签署这一文件,因为该条约并没有考虑到为实现全球核裁军而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也违背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在实质上可能反而不利于核裁军领域取得进展。
另据早前报道,2017年3月20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就已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经慎重研究,中方将不会参加《禁止核武器条约》谈判,这一决定系出于维护现有国际军控和裁军机制及坚持循序渐进推进核裁军原则的考虑。
此外,作为世界上唯一遭受过原子弹袭击的国家,日本方面也对《禁止核武器条约》持怀疑态度。根据日本共同社在10月下旬发布的消息,日本防卫相岸信夫当时就《禁止核武器条约》即将生效一事评论道:“这一条约没有核大国的参与,因此我不得不质疑它的有效性。”他还强调,日本作为在战争中唯一一个遭受原子弹轰炸的国家,理应在创造有关条件方面发挥领导作用,从而使国际社会达成一份(真正意义上的)终止核武器协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