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2020年11月19日刊发了海军陆战队某旅二连离任指导员陈在旗留下一个笔记本的故事,接任指导员刘永乾读罢思绪万千。上任一个月后,刘永乾也将自己的感受诉诸文字,投稿给我们,算是对老指导员的一种隔空回应。说来也巧,我们近日又收到火箭军某旅指导员杨元超来稿,他也即将离任。读后,我们也把它编在本期的“指导员之家”栏目中。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官兵,希望战友们能够从中读出这两位指导员的收获和梦想。——编 者
履新伊始,我总与前任比较
■海军陆战队某旅二连指导员 刘永乾

把老指导员的笔记本归还之后,翻开自己誊录的新笔记本,首页依然是连队的“三年规划”。
这时,初当指导员的喜悦渐渐褪去,满满的压力与责任扑面而来。看着笔记本上各种各样的信息,想要理出工作思路,却非易事。从政治机关干事到连队指导员,这是完全不一样的状态,加之我个人的“好胜心”,会不自觉地和上任指导员陈在旗对比,开展工作时也以他为目标,想尽快融入连队获得认可。
“新官”之路并不平坦,刚到连队不久,连长就带领部分人员外出执行任务,连队就剩我一个“掌门人”。一个多月过去了,我努力打造完美的指导员形象,借助老指导员的“秘笈”,对连队的基本情况掌握得很快,努力上好每一堂教育课,注重在生活中拉近与战士们的距离。
可接二连三的检查通报给我浇了一盆冷水。当一周之内第三次被机关点名批评后,我集合全连劈头盖脸发了一通火,我依稀记得当时说的第一句话是:“我刚来没多久,连长也不在位,看你们的表现……”
正是这次发火让我后悔不迭。接下来的几天,全连士气不高,大家看见我都小心翼翼,少了几分亲近。我心想,前面的努力都白费了,说不定战士们还以为我的“人设”崩塌了。看着大家躲闪的目光,我一时无法接受,内心颇为苦恼。
一连串的追问让我陷入了迷茫,我知道这是一段无法避免的适应期,可这种感觉让我变得缺乏自信,并且内心敏感。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我敲开了教导员刘园的房门。
“工作状态的转变有它自己的节奏,正如没法略过冬天去经历春天一样,如果你急于证明自己、急于达到一定的高度,就会产生心理和现实落差,不如去听听战士们的评价……”
说干就干。“指导员,你刚来没几天就把大家的名字都记住了,我们很感动。可在讲评的时候总是用‘我’‘你们’这样的词,像是把自己当外人。”
“指导员,你在开展工作的时候总是会问以前是怎么做的,其实你自己是很有想法的,不要被以前的条条框框束缚,放开手脚按照你的思路干吧,我们都支持你!”
一场恳谈会,让我感受到了大家的真诚,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所在——上任之后心态没有摆正,语言上的距离实则反映了内心的疏离,是我把自己当外人了。庆幸的是,大家愿意指出来帮我改正,我当即表态:“这是我们的连队,我是其中一员!下一步,我要做的就是带领大家打赢年终考核这一仗,完成‘三年规划’。”
时间不等人。恳谈会后,年终考核计划也随之下发。“连队只有我一个新任主官在位,能把大家拢起来吗?”心中的疑虑被连长的远程支持和干部骨干的全力配合冲散了。那段时间,我们叫响了“团结奋进、精武强能,为我二连、再立新功”的口号,并制订一系列措施激发全连的训练热情。
备考的时间很短但很充实,我也在一次次的训练中,与全连同志互相鼓舞、一起加油,可以看到每个人都在尽自己所能努力着,而我也真正融入其中。
正是凭借着这股劲头,我们连被评为“基层建设先进单位”,为老指导员当初制订的“三年规划”画上了圆满的句号。相机记录下了我们捧回奖牌的那一幕,我也把它贴在了笔记本的扉页,这是属于全连共同的记忆,这是新的开始,我相信二连的明天会更美好。
离别在即,我两次热泪盈眶
■火箭军某旅六营一连指导员 杨元超
去年底,连队两名面临退伍的士官如愿晋升上士、三级军士长,本来是送老兵的茶话会,开成了一个没有离情别绪的欢乐大“party”。跟着大家做游戏“疯”了一个多小时,我回到房间后想,都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其实更是流水的“官”,也许这个茶话会实际上送别的是面临岗位调整的我。我过去总想着离别时会“淡然飘过”,没想到接下来竟有两次热泪盈眶。
第一次,是看着谈心的战士走出房间的背影。去年底,全营大部分官兵参加短期任务,我留守管理各类集训人员。下士侯杨建是我看着从义务兵成长为士官骨干的,入伍前就有驾照的他,参加两次驾驶员复训都没能“单放”,自信心有点受打击。这次复训,因为驾驶作风和心理素质等原因,听说他也很“悬”。
那天夜间驾驶训练归来,我找侯杨建谈心。聊了一些他最近的苦恼困惑后,我想了想说:“我近期可能面临岗位调整,你还有什么困难?”“没困难,指导员,我特愿意和你聊天,跟你学到了很多东西。”我心里一暖:“不管我在什么岗位,工作上和生活上的难题都可以找我,大家一起想办法。”20岁出头的侯杨建长着娃娃脸,真像一个小弟弟,看着他坐在那里有些拘谨的样子,我心想,这次指导员不能帮你了,驾驶员身系战友生命和装备安全,行驶在崇山峻岭,旁边就是悬崖峭壁,没有过硬的技术和强大的内心可不行。这次不通过没关系,再加把劲,沉稳一点,一定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合格的“大国剑士”。
不知不觉过了零点,明天还要参加长途驾驶训练,我催他早点回去休息……看着他的背影,我想到了其他人——
上士袁涛的休假申请能批准下来吗?袁涛是车长,专业过硬。我来连队两年没听他提过一次个人要求,还把过年休假机会让给别人。这次,他想回家办理贷款买婚房,不得已提出申请。可马上任务要来了,如果有办法还是得帮他争取一下,真想让这个任劳任怨的老黄牛好好“麻烦”我一回。
我一直想,作为连队主官,一天当中最幸福的时光,大概就是熄灯号响后,在柔和的灯光下,我坐在战士的对面,静静倾听他们说点什么,把愁眉苦脸的战士请进来,再把他们眉开眼笑地送出去……唉,可惜这样的场景以后再难遇到了!两个孩子都生病的老班长能不能渡过难关?几个入党积极分子明年能不能顺利如愿?平时调皮捣蛋的“冒泡王”能不能再懂事一些?当晚,想到这些,我的眼眶不知不觉就湿润了……
第二次,是知道连队去年没有被评为“四铁”先进连队。那天,评比表彰结果张贴在营部旁边的公示栏上,我从头到尾、从后往前看了两遍,都没找到我们连队。填写军事训练先进单位申报材料,我和搭档反复推敲,还是觉得拿得出手的亮点太少。成绩不靠前,干什么都不硬气,我想起自己刚到连队任职时的踌躇满志——当时,连队正在改造,房间里什么都没有。我和连长晚上打着地铺卧谈畅聊连队的发展愿景,但现在想来,自己还有很多工作没有抓到位,有的取得初步成绩后没趁热打铁、固化下来,本该雷厉风行的事没有较真到底,有的同志没有转化好、团结好……真是既遗憾,又悔恨。
回想起上任前,首长对我的嘱咐:“千万不要急,慢慢来。”也许是自己心太急了吧!但这两年,高、中级士官骨干都保留下来了,等级操作号手数量翻了一番,班排长们担当、争先的自觉性提高了不少,连队的基础越来越厚实,向上的势头越来越明显,相信连队很快就会冲到前面去!
这一天,处理完一天的工作躺在床上,我脑子里在不停地“放电影”:带领官兵奋力拼搏取得名次、捧回荣誉的畅快瞬间,大家闻令而动、为连队荣誉加班加点的感动瞬间,一些做法不被理解、工作进展缓慢带来的挫败瞬间……想到这儿,我流泪了。我为曾经的努力而自豪,更为一些事情没做好而遗憾;我为离开这个“家”而不舍,更为对一些同志关心和帮助还不够而愧疚。我想到东北的暴雪、西北的狂风和西南的骤雨,想到那些大家一起同甘共苦、披荆斩棘的日子——苦辣酸甜,风吹雨打,构成一个指导员的生活,也让我更加知道为什么出发、为了谁出发。
■补记
1月25日,杨元超告诉我,他刚被调任旅宣传科干事。
虽说已经离开指导员岗位,元超还是愉快地接受了我的邀请,继续关注“指导员之家”栏目,继续与现任的指导员们分享他在连队两年期间的故事,并将从机关的角度回顾、梳理、反思自己的基层履职经历。
“跳出连队看连队”,相信元超会有不一样的感悟,期待他的分享,也祝他在新的岗位上工作顺利!
——编 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