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欧洲智库布鲁盖尔研究所副主任德美尔齐斯著文《战略自主还是战略联盟?》,指出欧美联盟对抗中国并不可行。

布鲁盖尔研究所副主任撰文反对美欧联合对抗中国
拒绝和美国拉帮结伙遏制中国,早已是欧洲政界学界的主流共识:且不说去年6月,美国前国务卿蓬佩奥四处挑唆对立之时,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既已明确排除建立跨大西洋联盟对抗中国的可能性。就是今年美国新政府上台伊始,法国总统马克龙和德国总理默克尔也都公开反对联美抗中或在中美之间选边站。去年年底,中欧如期完成投资协定谈判,美方高层此前喊话要欧盟等拜登上台充分协商以后再做决定,不仅徒废唇舌更凸显美国对欧洲的影响力已大不如前。

默克尔反对在中美之间选边站
形势已经如此明白,大西洋彼岸的反华利益集团仍昧于现实,幻想捆绑欧洲传统盟友,一起与中国为敌。不久前,美国某智库发表了一篇匿名报告,鼓动拜登政府与主要盟友充分协调,统一立场共同对抗中国。报告一出炉即引来一片嘘声。
处理国际事务,欧盟有自身的利益诉求和战略方向,不愿跟在美国后面亦步亦趋,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冷战时期,美国支持有限度的欧洲一体化,目的是把西欧盟友当工具,对抗苏联的同时遏制德国。冷战结束后,欧盟各方面的实力都显著增长,美国的对欧态度就开始“变味”了。除了贸易摩擦频繁发生,美国更是动用各种工具打压欧元,推动北约东扩,在欧洲内部建立一个更亲美的阵营,分化欧洲各国。最近几年,特朗普政府让美国在单边主义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欧洲更加紧迫地需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这几周还闹出了疫苗风波,欧盟的新冠疫苗接种率远远落后于美英。既不愿意与盟友同舟共济,还指望着盟友替自己冲锋陷阵,这种逻辑只有患上“政治幼稚症”的少数美国政客才相信。
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曾说,欧盟要在世界上扮演稳定与建设的角色,要“与欧盟在世界上真实的重量级相匹配”(in line with our true weight in the world)。而如美国少数政客幻想的那样,欧洲只配言听计从,完全没有战略自主,还谈什么主权独立?缺少主权独立的欧洲,到底是美国的盟友还是附庸?(热点观察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