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军事 > 新闻正文

中美对话,美方凭什么居高临下?一文揭秘美军百年心理战术,对中国却从不占优势

原标题:中美对话,美方凭什么居高临下?一文揭秘美军百年的心理战术

美国居高临下的自信,到底从何而来?

世界华人周刊专栏作者:朗博

当地时间3月18、19日,中美高层战略对话在阿拉斯加举行。

应美方邀请,中方抱着诚意参加对话,但没想到,会议一开始,美方就对中国横加指责,趾高气扬。

中国外长王毅予以回击:“美国的这个老毛病要改一改了!”

美国这样谜一般的心理优势从何而来?

纵观百年,美国及美军还真会玩心理战,一直保持着对世界的压制。

美国最可怕的地方不是它的军事实力,而是他们作用的心理战。

先讲一个故事。

2001年,阿富汗信德省的贫困山区,有个普什图族小孩正在放羊。

突然天上飞过一架美军的无人机,投下了一个降落伞,下面系着一个小包裹。

孩子打开包裹一看,非常惊喜。原来,里面有一大块巧克力,50尼的阿富汗币(约人民币5元),还有一个小收音机。

之后,当地的人陆续有人捡到这样的包裹。送吃送钱送娱乐,当地人觉得,美国军人真是太好了!

这天下掉馅饼的背后,正是美国最可怕的地方……

虚张声势,先声夺人

美军心理战的体系建立主要经历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孕育时期。

1917年6月,第一世界大战已经接近尾声,美国参战。

美军第一师主力登陆法国,采取了一个反常的行为——将自己的军事机密、军队人数公之于众。

● 1917年,美国奔赴欧洲战场

这给德军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威慑,让德军士兵开始逃跑。

美军还派出飞机投下大量的劝降传单,上面列出各种精美食品,只要德国士兵投降,就可以得到美味佳肴,并把逃跑的方法和路线也都很详细地列出来。

于是,收到传单的德军士兵,浪潮般向美军投降。

这次成功的经验让美军看到了心理战的巨大效用,从而把心理战提高到了一个崭新阶段。

诛人要诛心

二战时期,美国军政要人对心理战更为重视,于是进入到了心理战第二阶段:探索发展。

1942年6月,美国总统罗斯福下令组建了“战时信息部”和“战略服务部”,组织专家学者,建立研究机构,完善心理战的理论。心理战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走上了理论化和科学化的道路。

战争伊始,日本士兵宁死不降,每一百名战死士兵中,只有一人被俘虏。日军同归于尽的战术,让美军损失巨大,心惊胆战。

为了粉碎日军的“超人”形象,其中的一个美国女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 从日本的文艺作品和日常生活细节中,去解读他们的思维方式和习惯,完成了一部调查报告, 用“菊”与“刀”的形象,揭示日本人的矛盾性格和民族性。

这份报告为美国对日本的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战后,这份资料被编成书出版,即《菊与刀》。这本书,也成了以后研究日本国民性的专业书籍。

● 鲁思·本尼迪克特和《菊与刀》

把一个国家的国民心理进行研究,制定相应的心理战术,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的第一次。

美军建立了心理战特别部队,对日进行心理战,取得了很大成效。这里举几个例子。

首先,美军把对日本撒的传单制成了枫叶形状。

上面引用了日本著名的俳句“桐树一叶落下,知道天下秋天”,寓意就是日军就如枫叶,必定灭亡。

日本军人至死抵抗的原因,是其传统武士道精神将投降为耻辱。于是美军就把对日军的劝降写成了“休战”,战争打完了,日本士兵可以放下武器了。

● 美军对日的劝降书

当然还有很多别的手段,都因抓住了日本人的心理,导致日军在后期的投降率增加了10倍。

其中对日本整个国家打击最大的,是这份轰炸通知书的传单。

● 美军的轰炸通知书

美军直接告诉日本全民,将要轰炸哪里。不仅显示出美军巨大的军事优势,更让日本人惶恐不安,如同一个死囚犯被通知了刑期。

这份传单给整个日本造成了巨大的心理震撼,加上广岛投放的原子弹,让日军的战斗意志崩溃,最终投降。

把一个国家的国民心理研究透彻,制定相应的心理战术,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的第一次。

最可怕的对手是,不仅实力强于你,还深谙你的心理,这样你还有何胜算可言?

不战而屈人之兵

第三阶段:成熟多样。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这是中国的孙子兵法中《谋攻篇》的要领。

二战以后,美国深刻领悟这一点,将心理战术发展到了更高层次。

美国人更是应用了各种信息手段,如收音机、电影电视、互联网等现代化通讯技术,心理战几乎可以达到无孔不入和无时不在的程度。

1991年,海湾战争爆发,美国凭借绝对的信息优势,运用各种手段,对伊拉克进行了一场全面的心理战。

● 当时的美国总统老布什,战前就玩起全球舆论战,让伊拉克在国际上孤立

战争开始前,美国各大新闻媒体就开始妖魔化萨达姆政府,分化伊拉克政府高层,挑拨伊拉克人民与政府的关系,鼓动伊拉克军队发动政变。

当时互联网使用还没有普及,只有少数精英才能上网,美国就向他们发出电子邮件,进行策反。

战争开始后,美军心理战部队多达7万人,主要任务是由美国第193特种作战大队,使用EC-130E飞机进行阵地广播。

● EC-130E飞机的内部

美军通过广播、传单等媒介手段,开展信息欺骗,各种内部消息满天飞,什么总统受伤了,51师投降了……这些假信息严重动摇了伊拉克的军心。

除此之外,美军每隔几天就投放传单,覆盖伊军所有的作战部队。

美军的心理战成果非常显著,美军进攻法伊拉卡岛,美军心理战战术小组乘坐UH-1N直升机,在小岛周围进行广播,第二天,1405名伊拉克士兵全部投降。

整个战争期间,44%的伊拉克士兵直接逃离战场,87,000名士兵投降。美军在地面进攻时,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

● 伊拉克士兵投降

美军的心理战以最小的代价换来最大的胜利,心理战也成了继陆、海、空、电子战之后的“第五维战争”。

而伊拉克方面组织的反击手段则非常low,他们组织一帮人散播传言:在沙特阿拉伯作战的美军,他们的妻子或女友正在与汤姆·克鲁斯(美国男星)、汤姆·塞勒克(美国男星)和巴特·辛普森(美国动画人物)一起睡觉。

看到这里你可能要笑了,难道伊拉克军队和政府中一个了解美国文化的人都没有?他们不知道辛普森是个卡通人物?

在本世纪初的阿富汗战争中,当地的人非常贫穷,几乎都是文盲,很少有收音机,电视覆盖率也很低,怎么进行宣传呢?于是就出现了文章开头一幕,美军给当地人空投收音机、钱和巧克力。

然后美军用6架飞机,每天都对阿富汗人民进行10小时以上的广播,覆盖整个阿富汗境内。

● 阿富汗老百姓给美军士兵送水

战败后,美国陆军部宣传处不得不承认,志愿军的心战措施“涣散了美国士兵的战斗情绪”。

据美国数据统计,战争刚开始的一年半中,美军有4.7万人逃跑,以后每年都有3.54万人当了逃兵。

反观志愿军,主动投降和逃跑的寥寥无几,部队战斗意志坚定,这也是志愿军以弱胜强的主要原因。

即便我们在心理战上并不害怕美军,但是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如今美军对自己的宣扬已经无孔不入,无斧凿痕了。

好莱坞拍摄电影时,一旦求到美国军方,军方便会鼎力相助,出人出力,甚至出动飞机、坦克和航母。

于是在好莱坞大片中,经常可以看到美军士兵为人类而战的正义形象,以及美军的各种先进武器。

例如,系列电影《变形金刚》几乎成为了美军实力的展示广告,所有美军现役的主力装备都拿出来亮相了一遍。

● 《变形金刚》中F22猛禽,目前世界上最强大的第五代隐身战斗机

世界各国的观众在不知不觉中,会认为美军强大无比,而且是正义的化身,不可战胜。

● 《变形金刚2》的宣传海报

即便是现在,我们还有很多的“公知”和“美分”,仍然向往美国的“自由灯塔”。

长期占据心理优势,美国早就习惯了对其他国家指手画脚。

但是,在今天,美国对中国已经不占心理优势。

因为人类的强大不仅是靠实力,更是靠道义。

这次会谈中,面对美国的无理要求,我们也能霸气回击:“你们没资格居高临下!”

中方强硬的态度背后,这份底气是来自于我们心中的道义。

毕竟,维持世界秩序,还是要需要一个字——“理”!

● 参考资料

1. 苏岚.美军重视心理专业力量建设.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03

2. 刘鸿飞 , 张定山.浅析美军心理战部队.基层政治工作研究,2013

3. 王宇平.伊拉克战争与海湾战争美军心理战之比较.国防大学学报,2003

4. 鲁杰.美军心理战经典故事:现代心理实战100例.团结出版社,2004

5. 李分建.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心理战.文史杂志,1993

原标题:《中美对话,美方凭什么居高临下?一文揭秘美军百年的心理战术》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