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3月29日,据彭博社报道,“长赐号”(Ever Given)货轮堵在苏伊士运河的第6天,救援任务进入到关键阶段。
海事服务供应商Inchcape在社交媒体上公布消息称,此前搁浅在苏伊士运河上的“长赐号”货轮于当地时间凌晨4:30成功上浮脱浅。

网上最新画面显示,在抢救下长赐号目前已接近摆正,与先前横挡在运河中间的情形相比,船头部分似乎已脱离岸边,救援任务已取得重大进展。
据悉,荷兰Boskalis救援团队于28日开始轮流进行清淤和拖船拖曳作业,并表示已挖除2.7万多立方公尺的泥沙,船艏卡住土堤的情况也开始松动,将有助于救援行动。贝仕船舶管理公司(BSM)也称,一旦长赐号脱困、能够移动,将会评估并决定船只状态是否适合航行运河。

△苏伊士运河搁浅货轮卫星图
不过,荷兰航运基础设施公司Boskalis的CEO彼得·博多斯基表示,“长赐”号上浮是一个好消息,但是完成救援工作并不会是“小菜一碟”。
自23日起长赐号堵住苏伊士运河
据了解
全球每天有近三分之一的集装箱货船
通过苏伊士运河
苏伊士运河管理局主席当地时间28日称,目前在苏伊士运河中等待通航的船只已达369艘,其中有25艘油轮。
△航拍记录船只在运河中等待通行的震撼一幕
据悉,这艘搁浅货轮“长赐”号长度约400米、宽度约59米,运输能力为22.4万吨,是世界上最庞大的集装箱巨轮之一,于23日进入苏伊士运河新航道时搁浅。

△卫星图片显示货轮搁浅情况,船头朝东北,船尾朝西南
关于货轮搁浅的原因,苏伊士运河管理局主席拉比耶介绍,除了最初提到的沙尘暴和强风天气,还可能有货轮的技术故障和人为因素等原因。

等候潮水、减载、拖曳清淤
专家表示,针对巨轮搁浅的救援方案主要有三种,分别是等候潮水、减载和拖曳清淤。

△3月24日,一艘拖船在重型货轮搁浅水域作业
专家表示,最佳方案是这三种方式相结合。这艘货轮的船尾搁浅得不太严重,可利用拖轮拖曳船尾,疏浚船尾的淤泥。在大潮的有利条件下,利用船舶本身的动力,并配合拖轮、疏浚等方式,对救援是非常有利的。

△3月25日,工程机械在搁浅现场作业
由于苏伊士运河何时能够恢复通航仍是未知,一部分船舶已经选择绕道南非的好望角进行货物运输,这也给船只带来了额外成本。
通常情况下,货船以12节的速度从苏伊士运河前往荷兰阿姆斯特丹约需12天,而绕道南非好望角则需41天,航程增加约1万公里,且额外花费7百万兰特(约合300万人民币)。

等待通航船只达369艘
全球供应链受到影响
苏伊士运河作为重要海运航道之一,全球近三分之一的集装箱船都会选择这条航线,目前在苏伊士运河中等待通航的船只已达369艘,这条运河的堵塞可能影响到多种商品的全球供应。
由于对苏伊士运河海运渠道依赖度较高,欧洲市场已明显感受到物流受阻带来的不便。巴西一家厕纸纸浆生产公司负责人表示,由于运河堵塞可能会延迟纸浆运输,继而影响卫生纸供应。同时,堵在苏伊士运河的还有满载咖啡的运输集装箱,由于运输延迟,欧洲或将出现咖啡短缺问题。

△3月26日,等待通过苏伊士运河的船只
美国《市场观察》称,因为运河堵塞,液化天然气价格已经小幅上涨。如果堵塞持续两周,大约有100万吨液化天然气可能会推迟运往欧洲。
全球10%的石油贸易运输也经由苏伊士运河,由于不少油轮受到运河堵塞影响,国际油价应声上涨。26日国际原油期货价格持续震荡上行,收盘时显著上涨。而能源、原材料的断供也会持续打击各国的制造业。
英国《劳埃德船舶日报》估计,每天有价值大约96亿美元的集装箱货物经过苏伊士运河,包括服装、家电和电子产品等。

德国安联保险公司一份报告显示,搁浅货轮造成的运河堵塞或将导致全球贸易一周损失60亿至100亿美元。
来源:东方网·纵相新闻、央视新闻、海客新闻、海外网
部分文字作者:蔡黄浩
审稿:袁家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