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这是不对的,但我就是忍不住……”
曼曼(化名)36岁。他在一家外企做中层经理,家境不错。
她丈夫开了自己的公司,经常飞往全国各地。虽然他工作很忙,但他仍然对她很好。他经常给她礼物,一有空就制造浪漫。家里有保姆,不用太担心老人小孩。
同事C一直很佩服曼曼,经常求助,送她回家。时间长了,曼曼开始依赖C,最后关系发展失控。
“我很矛盾,也很苦,但是我隐约觉得很幸福……”
调查揭示:76%的人多次“出轨”
民政局分别在2000年和2005年进行了出轨调查。结果显示,2000年男性出轨率为11.8%,而到了2005年,这个数字变成了34.8%,增长了两倍。这相当于每10个已婚男性中就有3.4个有过婚外情,令人担忧。
2016年,《事实说》通过在线社交平台发布了一份关于作弊态度的调查。短短几天,就有7万网友填写了问卷。
根据从问卷中收集的数据,只有11.9%的人从未有过婚外情,在76.2%的人存在多次出轨和劈腿行为只有12%的人有过一次婚外情。其中60%以上的女性有出轨的想法,80%以上的男性有。在这些人中,超过40%的女性和近60%的男性有实质性的出轨行为。
婚姻幸福,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去冒险出轨呢?
“欺骗”长期以来吸引着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关注。著名的《金赛性学报告》透露,超过三分之一的男性背叛过自己的妻子,26%的已婚、离异、丧偶女性在40岁之前有过婚外情,这是20世纪40年代的数据。
为什么只出轨0次或者无数次?美国人类学家海伦费舍尔指出,出轨现象的背后,很可能有生物学原理在支撑.
首先,出轨可能是人类的“天性”,和这个“自然”大概形成于远古的史前时代。
出轨和其他动物一样,本质上是与多个异性发生性关系并产生后代的行为,是一种可以带来下一代遗传多样性的适应机制。比如有些鸟类可能会同时与不同的雄性交配,以此来维持基因的多样性。
其次,费希尔还认为人类进化出了三种引导求偶和繁衍的基本脑系统:有性欲、依恋和爱。但是这三个脑系统的相关性并不总是很高,就是这三种脑系统不一定作用在同一个对象身上.所以“踩几条船”的现象可以用生物学来解释。
除了进化的原因,基因也对出轨发挥了作用.
对橙腹田鼠的实验表明,由于后叶加压素受体中特定基因组成的差异,雄性和雌性具有不同的匹配强度,其中一个指标包括雄性对雌性的性忠诚。而人类和鼠类的后叶加压素受体基因很相似,这也证实了不同的男人对他们的配偶有不同的忠诚。
在瑞典,进行了一项调查,以了解基因对出轨的影响。552名男性要么已婚,要么与伴侣同居五年或更长时间。
结果显示,在测量对配偶的依恋程度的问卷中,具有这种基因的男性得分非常低。相反,没有这种基因的人得分则很高,更不容易出轨.它也证明了欺骗是受基因影响和干扰的。
人类是天生“嫉妒”的动物
学者费希尔在他的书中还提到,人类天生是喜欢嫉妒的物种.不同于大多数哺乳动物以群体的方式喂养它们的后代,人类将首先形成一个“家庭”。随着这种配对关系的发展,人类的大脑早已产生了维持这种关系的本能——喜欢控制,从不轻易分享,喜欢吃醋。
话说回来,即使作弊也可以用生物学原理来解释,但这些原理却不能为出轨者开脱.
我们不是基因的傀儡,人的一生并不是在基因组合的那一刻决定的,还受到很多后天因素的影响。所以我们可以也应该正确的选择生活方式,而不是把所有的错误都放在基因上。
如何才能避免出轨,减少对他人的伤害?
出轨无疑会伤害最亲近的人,毁掉整个家庭。那么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来避免这种情况,减少危害呢?
1.婚前看清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
现在很多年轻人在恋爱前都是被父母等外力逼迫仓促结婚的。这种婚姻从根本上是不稳定的,结婚的人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所以婚后更容易改变。所以,如果急着结婚,一定要仔细审视自己的内心,多加考虑。
2.遇到问题,不要用出轨来逃避。
人的一生没有十全十美的,一个人一生可能会遇到各种挫折,但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两个伴侣需要互相扶持,共渡难关。而不是逃避现实,寻求出轨来发泄负面情绪。
3.坦诚相待。
当夫妻之间出现隔阂和矛盾时,要尽快表露心迹,无话不谈,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近年来,“渣男”和“渣男”成了热门词汇。人们讨厌出轨,却不知道婚姻出轨并不稀奇。虽然这背后有生物学原理和基因影响,但更多的体现在人们的选择上。我们应该对自己和伴侣负责。
参考资料:
【1】出轨,是自救还是自毁人生? 1心理学. 2018-10-31
【2】婚姻很幸福,还会出轨?三联生活周刊. 2020-04-06
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