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1年寒假的临近,受疫情影响,儿童青少年户外活动时间可能减少,闭眼使用时间相对增加,近视防控面临新的压力。教育部组织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治专家宣传小组,提出中小学生和幼儿护眼重点,引导广大中小学生和幼儿在寒假期间合理安排学习和生活,科学健康地护眼。
1.眼鼻口手要管住,严防病毒来侵入。
为了防止疫情期间病毒入侵,外出时要戴口罩,特别注意手部和口腔卫生,坚持“七步洗法”,尽量不要揉眼睛。
2.体育锻炼要保证,沐浴阳光不耽误。
在疫情风险低的地区,坚持多种形式的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尽量做到中小学生每天2小时以上,儿童每天3小时以上。即使你独自生活,你也应该通过阳台、窗户和庭院尽可能多地暴露在阳光下。
3.读写姿势要正确,一尺一拳加一寸。
读书写字时,桌椅的高度要合适,使书离眼睛一尺,胸离桌子一拳,握笔的手指离笔尖一寸。不要在床上或沙发上学习。
4.纸质读物要选好,字体大小要适当。
纸质读物的字体不宜过小,材料尽量不反光,保证阅读舒适。
5.采光照明要注意,台灯位置须关注。
阅读和书写时确保充足的照明。光线不足时,可以用台灯辅助照明,台灯应放在书写者对面前方。
6.线上学习要大屏,安全距离把眼护。
尽量避免用手机上网学习。选择屏幕更大、分辨率更高的电子产品,根据环境调节亮度。看电视或投影仪时,眼睛应离屏幕3米以上;使用电脑时,眼睛离屏幕至少50厘米。
7.视屏时间要节制,家长一起来督促。
父母应该严格控制孩子每天看电子屏幕的时间,年龄越小,需要看的时间越短。看电子屏幕遵循“20-20-20”的规律,即看电子屏幕20分钟后,抬头向外20英尺(6米)处看20秒以上。
8.饮食营养要均衡,睡眠时间要充足。
父母应该督促孩子保持健康规律的生活方式。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小学生10小时,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避免暴饮暴食,注意营养均衡,多吃水果蔬菜,少吃零食和油炸食品。
9.视力检测要重视,健康档案留记录。
时刻注意自己的眼睛健康。如果视力模糊,及时检查视力,建立自己的视力健康记录。即使在家被隔离,也可以通过对数视力表进行自我检测,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干预。
10.防控方法要科学,迷信广告把病误。
一旦发生近视,必须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科学矫正。不要急着去医院,相信近视可以治愈的虚假广告。
关于儿童近视,家长最关心的那些问题
1.孩子近视可以治愈吗?近视不可逆转
近视一旦发生,是不可逆的。近视导致我们的眼轴变长。当眼轴被拉长后,没有办法通过治疗或按摩使其恢复健康状态。面对近视,我们能做的就是阻止眼睛的病变,比如黄斑变性,黄斑出血,甚至视网膜裂孔。这些疾病一旦出现,孩子的视力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2.儿童可以进行激光近视手术治疗吗?
不建议孩子做近视手术。因为未成年人还处于身体生长发育阶段,近视的程度可能会增加。因此,近视手术应选择18岁以后近视度数相对稳定的阶段。
3.孩子一近视就要戴眼镜?
孩子近视该不该戴眼镜?这是由检查结果决定的
。通过散瞳验光检查,显示为数据较低或没有度数,则为假性近视;如果显示的数据高,则为真性近视。如果是假性近视,经过休息或放松睫状肌后,视力就会恢复,因此无需佩戴眼镜。而且假性近视如果直接佩戴眼镜,很可能会很快发展成真性近视。

4.孩子近视却不戴眼镜,最后会怎样?
当儿童通过睫状肌麻痹验光之后确诊为近视,就要及时 佩戴 眼镜。如果不佩戴眼镜,儿童若想要看清楚远处的某个物体,就要通过自我调节将视网膜前面的焦点移动到视网膜上。长时间自我调节会导致眼部睫状肌痉挛,加重视力度数。综上所述,近视且不佩戴眼镜,才会让近视度数越来越高。
5.几百和几千的镜片,差别在哪儿?
几百和几千的镜片,差别在哪儿?挑镜片、挑镜框,哪个更重要?
先说镜片。它存在透光率、折射率、膜层、功能性(防雾、防蓝光、渐进片等)等不同,所以价位不等。
再说镜架。其尺寸和瞳距是否合适、匹配,镜圈大小、形状、材质和规格等,都会影响未来配戴的舒适度和矫正效果。
通常,青少年选择透光率好、防蓝光的镜片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