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女性 > 新闻正文

孩子的耳朵上有这个小洞,意思是“天选之人”?医生警告你要小心

有些婴儿出生后,如果父母仔细观察,可能会发现耳朵旁边有一个小洞。

按照老一辈的说法,这个小洞叫“聪明洞”或者“有钱洞”,意思是你有才华,衣食无忧。很多年轻父母都相信,但没想到一个小洞就让宝宝受罪了。

3岁的严新和她的父母被这个小洞折磨着。孩子出生时,欣欣的父母发现孩子的耳朵上有这么一个小洞,但当时并没有当真。

随着孩子的成长,这个小洞开始向外流出脓性分泌物的症状可以通过抗生素治疗得到改善,但却无法治愈。当这种症状最终再次出现时,抗生素无效,小孔周围开始溃烂溃烂。

来源:上海新华医院

确诊后,心心被诊断为先天性耳前瘘管继发感染,经手动治疗。

一、“小孔”其实是一种畸形

先天性耳前瘘管是一种先天性外耳畸形,由豪辛格博士于1864年发现。可以是单侧也可以是双侧,我国儿童发病率为1.2%。

先天性耳前瘘管形成于是从胚胎时期开始的,耳廓由第一鳃弓和第二鳃弓发育而来。然而,在异常发育的情况下,相应的区域将异常和缺失,并且当结节融合不完全或第一鳃弓是封闭不全,就会形成瘘管.时

先天性耳前瘘管可以是偶发性病例,也可以是家族遗传.在基因水平上,25%至50%的患者患有双侧疾病。如果父亲有这种病史,他直系后代的风险是35.7倍,而母亲会增加他后代7倍.的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有一半的患者会终身没有感染症状,而有临床表现的患者是主要分为分泌型、感染型和单纯型.

分泌型是指瘘管内皮脂腺分泌物堆积,导致外口区分泌,引起局部瘙痒和肿胀。如果它引起感染,红肿、疼痛以及流脓的情况就会出现在某些地区。如果感染进一步严重,还会引起周围软组织肿胀溃烂,感染长时间不愈合。

二、手术摘除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一旦先天性耳前瘘管被感染,就有复发的趋势。感染的次数越多,以后发病的频率也就越高,期间需要引流、换药和脓性分泌物,管周围会出现皮肤发红、疼痛和发热,可反复感染,长时间不愈合,所以几乎每天都要去医院,所以最好的方式是进行手术摘除.

临床上,根据瘘管的不同位置,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区域切除.治疗耳轮足耳前瘘管患者采用耳轮足梭形切口治疗耳轮足型耳前瘘管患者。外耳道型耳前瘘管需要通过耳前切口进行治疗。

在具体的手术治疗中,单纯瘘管切除具有切除组织少、创面面积小的优点,缺点是容易遗漏小分支,导致复发。

切除耳前整块组织的方法是扩大手术区域,并对耳轮软骨或软骨膜中的瘘管进行整体切除手术。这种手术范围大,可以完全去除感染期周围的炎症组织和反复感染留下的疤痕组织。但这种方法的手术创伤面比较大

在治疗过程中采取哪种办法,关键要看发病以及感染的情况。

三、平时要注意什么?

对于患有先天性耳前瘘管的儿童,家长平时一定要注意局部的卫生,避免频繁地触碰、挤压瘘口,防止出现感染。尤其在洗脸的时候,要注意瘘口区域的干燥,可以用棉签将周围的水擦干。

如果出现了轻度的分泌以及感染,需要到医院进行处理,必要时可以通过服用抗生素来控制感染的程度。

如果瘘口区域出现了大面积的红肿,则可能形成了脓肿,需要到医院进行必要的排脓处理,而且还要记得定时的换药,要伤口彻底愈合。

总之,预防感染,避免发作很重要,如果症状严重,则需要手术处理。


参考资料“”

[1]先天性耳前瘘管的走行观察与手术治疗. 中华耳科学杂志,2020.11.9

[2]先天性耳前瘘管---小小的窦道,大大的烦恼. 上海新华医院,2019.12.9

[3]您家宝宝耳朵边有这种神秘的小孔吗?小孔大麻烦,快去对照检查!. 西安市儿童医院,2020.6.12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