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我已经午睡了,为什么你还这么累?"
小李有每天午睡的习惯,但为了方便,小李通常选择在办公桌上睡半小时。
但令小丽奇怪的是,她每次醒来都觉得脖子酸痛,无论睡多久,还是觉得很累。有时候睡的时间会长一点,但是越睡越累,小丽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本来午睡是为了让下午精神好一点,让工作学习更有效率,但是有些人午睡后感觉很累很累。怎么回事?
一、午睡分等级,不要超过这个时间
中国人一直有午睡的习惯。事实上,午睡有很多好处:在 《General Psychiatry》 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与没有午睡习惯的人相比,那些经常午睡的人是思维更加敏捷,人,结果表明午睡与工作记忆、位置意识以及语言流利度.有关
午睡也会给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带来风险。一项研究也发表在《Heart》杂志上,发现偶尔午睡的人和根本不午睡的人相比,心力衰竭/中风发生的风险能降低48%.此外,午睡可以帮助提高记忆力,改善心情,适度午睡也有利于老年人的健康。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专家副主任中医师徐大成认为午睡时间不同,效果也不同。午睡可分为五个等级:
在纳秒级,:10~20秒,有些人因为工作不能午睡,所以他们可以闭上眼睛休息10~20秒,这样可以达到快速“充电”.的目的
微秒级,:2~5分钟,虽然只有几分钟,但对缓解疲劳有一定的作用。
毫秒级,:5~20分钟,这种不到20分钟的午睡非常重要,这对提高短期记忆力和恢复较好的精神状态.都有好处
普通级:20~30分钟,如果你想要加强长期记忆,这个午睡级别是最好的,这个午睡级别也可以是保养肝脏.
这种水平的懒人级,:40~90分钟,午睡时间过长,反而不利健康。
二、睡太久反而不好
适当的午睡可以缓解疲劳和压力,但是控制午睡的时间很重要,因为午睡时间太长不好。
首先,午睡时间过长会导致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广州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关于午睡时间与心血管疾病和全因死亡风险之间关系的研究。结果发表在《Sleep Medicine》。研究发现,与不午睡的人相比,午睡时间大于1小时/天的人增加30%的全因死亡风险,增加34%的心血管疾病风险。,
其次,午睡时间长可能导致骨质疏松.根据江苏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流行病学调查,对于绝经女性,午睡时间越长、晚上睡得越晚的,患骨质疏松的风险就越高.来说这是因为白天睡眠过多会导致激素分泌紊乱.比如皮质醇过多会导致骨骼中钙不足,从而导致骨质疏松。然而,午睡时间在半小时内的影响非常小,超过1小时风险才会直线上升。
.39.net/auth/ww/20180428/41290.jpg" />另外,午睡久了还会增加糖尿病风险。日本专家经过研究发现,超过1小时的长时间午睡会大幅增加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但午睡时间小于1小时则不会。
三、舒适午睡记住三个“不”
现代白领上班的地方基本上都是在办公室,给午睡带来了很多不便,有的人可能也睡不好。如果想有舒适的午睡,最好记住三个“不”:
不要直接趴着睡
很多在办公室上班的人都会选择趴在桌子上午睡,但是长期趴着午睡会对身体产生危害。例如会压迫神经,影响大脑的反应速度;趴着睡觉会压迫眼球,使视力受到损害;
另外,腹部也会受到压迫,容易诱发胃炎,造成胃部胀气等;趴着睡觉还容易诱发牙周病,甚至导致牙齿脱落。

不要睡太晚
有些人中午不困,到了下午四、五点感觉困了才去午睡,这样很容易打乱生物钟,午觉睡得晚,晚上也就睡得晚,导致次日白天的精神也不好。
建议午睡时间选择在早上睡醒之后6~8小时,或者晚上睡觉8小时之前,这样既能得到休息,又不会影响晚上的睡眠。
不要吃饱了就睡
吃饱后人体的肠胃蠕动速度加快,血液会集中到消化系统,导致流向四肢和大脑的血液会相对减少,这时候人会很容易产生困意,但是吃饱后立刻午睡容易导致消化不良,诱发胃炎、反流性食管炎;
由于大脑供血不足,容易导致睡醒后四肢乏力、头昏脑涨;饱饭后就午睡会导致皮下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容易诱发脑栓塞。因此,建议最好在午饭后20分钟至30分钟后再睡午觉。

四、午睡充电做好这3点
1.避免外界干扰
午睡的时候在公司可能灯光较亮,最好准备一个午睡专用的眼罩,还可以自备防噪耳塞,帮助创造一个安静的午睡环境,还要注意避免空调或风扇直吹,以免感冒。
2.没床用躺椅和颈枕
上班族可以考虑买张躺椅,在午睡的时候打开,不用时收起来,不会占用太多的空间。如果实在没办法,可以买个颈枕,午休时戴上颈枕靠着椅背上。
3.醒后活动一下
午睡醒来后不要立刻投入高难度的工作,可以慢慢站起来轻度活动一下,再喝一杯水,放松一下再开始工作。

总之,午睡有很多的好处,但是千万要注意午睡时间不宜过长,尽量为自己营造一个良好的午睡环境,提高午睡的质量。
参考资料:
[1]《午睡也分级?看看你是哪一级》.健康时报.2015-09-11
[2]《新研究:午睡也有时间限度》.健康时报.2020-09-09
[3]《午睡过久死亡风险增30%!科学家揭开“最佳时长”》.生命时报.2020-09-07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