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全球汽车公司走向电气化的时候,燃油车时代的王者大众自然不会落后。虽然现在开始还不算太早,但是大众在电气化的过程中已经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纯电动ID。家族系列终于要走向国内市场,两款中国车型分别命名为一汽大众ID.4CROZZ和上汽大众广合4X。还在推行两车战略的大众,能否在新能源时代延续之前的辉煌表现?
MEB平台和大众电气化
其实ID.4并不是大众在中国市场的第一批新能源产品。2018年,大众推出了迈腾gtecocept、谭跃gtecocept、途观L插电混动版、帕萨特插电混动版等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2019年也推出了朗逸电动版、高尔夫纯电动、宝来纯电动三款电动车型,但这些车型都是建立在MQB平台上的,这也是我们常说的。
实践证明,在燃油车平台上制造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和续航空间是不能考虑的。但是,对于大众来说,油改电似乎只是一个过渡期,真正期待的是全新的模块化电动车生产平台MEB。
为了开发MEB平台,大众集团投资高达70亿美元(约合498.7亿元人民币)。作为纯电动平台,MEB平台延续了MQB的灵活性,紧凑型车、SUV甚至MPV都可以在MEB平台的基础上打造。
并且由于它最初是根据纯电动汽车的结构特点设计的,因此MEB平台可以在续航里程、空间、多样性、舒适性和动态性能方面得到全面加强。此外,由于轴距更长,前后悬架设计更短,所以不需要在MEB平台前部预留内燃机的位置,所以前后轴可以大大远离。
大众对平台的高投入显示了其迈向电气化的决心,大众中国CEO冯也公开表示,大众希望“成为新能源的首选品牌”。当然,大众不只是说说而已。大众汽车已宣布,2020年至2024年间,将与上汽大众、一汽大众、江淮大众共同投资150亿欧元(约1192.1亿元人民币)用于电气化和旅行领域。
目前,一汽大众佛山厂和上汽大众安亭厂的年生产能力合计可达60万辆。JAC大众有望在2025年前推出5款纯电动汽车,同时在合肥建立和完善电动汽车工厂和R&D中心。这么大的投入,足以显示大众通电的决心。ID.4为消费者带来新的选择
第一款进入中国市场的MEB平台车型是ID.4,这次大众延续了双燃料汽车的策略,分别命名为一汽大众ID.4CROZZ和上汽大众广合4X(以下简称ID.4)。
MEB平台为ID.4带来卓越的内部空间性能,在没有燃油发动机限制的情况下,ID.4的前后轴可以尽可能向前后端延伸。完全放在机箱中央的电池组也带来了平整的地板,进一步优化了空间感。
数字化是MEB平台的亮点。ID.4采用新的IT电子架构。基于ICAS强大的计算能力,ID.4可以集成独立的驾驶辅助功能,支持更高级别的驾驶辅助系统。它包括正面最前安全辅助系统、FCW正面碰撞警告系统、AEB自动紧急制动系统、Travelass 2.0基本行驶辅助系统、SWA变道辅助、RCTA后方交通超车提醒、交通标志识别、MKE疲劳监控等配置。
作为大众专为纯电动汽车开发的模块化平台,MEB平台采用全新的三动力系统布局,高性能永磁同步电机有后驱和四轮驱动两种版本,在NEDC条件下可实现长达550km的续航。此外,大众还与CAMS(大众、江淮成立的合资公司
虽然2020年前三季度大众品牌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4万辆,同比增长40.7%,但与燃油汽车相比,销量仍然太小。ID.4的发布可能会在未来改变这种情况。毕竟ID.4在产品性能、全新的电子架构和创新的技术应用、全新的设计风格、巨大的安全投入、完善的充电配套服务等方面都有优势。
然而,中国的新能源市场并不等同于燃油汽车市场。除了ID.4等海外品牌的国产车型,如特斯拉、北极星等,还有中国自主车企和新能源市场准备赶超并发展多年的新生力量。
大众想要凭借ID家族重新夺回新能源市场的主导地位,还需要面对很多问题。特斯拉ModelY和Model3可能会用价格来攻击ID.4,而其他中国品牌已经拥有了丰富的产品线,并根据中国消费者的习惯创造了完美的汽车环境。
如何正确理解中国消费者的本土化需求,与欧洲市场产生差异,将是公众面临的首要问题。
车叔叔总结道
MEB纯电动平台有很多技术含量,步入电气化转型的群众也展示了它的决心。而大众在中国推出的第一款MEB车型ID.4,产品力也很强。对于消费者来说,“南北大众”ID.4车型会是不错的选择。在燃油市场,大众一直保持着主导地位。大众在新能源领域能否取得好的成绩,后续产品也至关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