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国产新能源汽车可谓辉煌。一是比亚迪韩ev获得一波好评,销量突破7000辆。随后五菱洪光MINIEV上市,月销量2万多辆。突然之间,这两款价格不同的国产新能源汽车成了网络名人,一举成名。其实国内还有一个品牌,很低调但是性价比很高,那就是江淮汽车。江淮iEV6E低端版不到5万,但月销量只有300多台。性价比不错的江淮iEV6E为什么卖不了五菱洪光MINIEV?
品牌差距太大
虽然江淮汽车在安徽名气很大,特别是在合肥,路上跑的江淮汽车很多,比如上车、卡车、下车、SUV、私家车、公务车或者出租车,很多都是江淮汽车,但是从全国来看,江淮在汽车领域还是比较小的,估计很多人都没听说过。
五菱洪光MINIEV在销量、销售网络、售后方面都优于江淮iEV6E,五菱的品牌认知度更高。销售网点很少。江淮iEV6E性价比还不错,性价比甚至超过比亚迪e1和奇瑞Ant eq1。可惜很多地方没有销售网点。
这辆车我查了一下,湖南省和江西南昌市都没有卖的地方,有点不可思议。不难理解,即使是汽车新厂商肖鹏汽车、威来汽车,在长沙也还是销售店。作为拥有传统国产车自主品牌的大型江淮汽车,江淮iEV6E并没有在长沙的4S店销售过,所以每月几百辆的销售业绩不难理解。
尴尬的定位江淮iEV6E比五菱洪光MINIEV更像一辆车,无论从空间、配置、续航能力都可以行驶200公里以内。
这么小的车重量已经达到了一般轿车燃油版的重量,1200多公斤,但是最高时速只有102KM/h,这样的设计显得特别尴尬。车的重量和在高速上的续航能力足够了,但最高时速只能和货车基本持平。如果用于城市通勤,体积大,重量重,但电机最大输出功率只有55KW,对于典型的小型马拉车来说非常不经济。
价格差距很大
即使是装备最差的JAC iEV6E,终端价格也接近5万,还有差不多两辆五菱洪光的miniEVs。虽然现在很多买五菱洪光miniEVs的车主都是有钱人,换一辆车和买一辆车的成本差不多,但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会花两倍的钱买一辆没有特色的电动车。
iEV6E在江淮销量的失败,不仅是价格尴尬,更是需求定位不清,品牌认知度不足。而且这车感觉不到上下,特别尴尬,也不是特别惊艳。有现在这样的情况并不奇怪。你觉得还有其他原因吗?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