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能说出当年的老爷车品牌吗?三款新家用车呢?
当年A级车是车的主流,所有的新旧都曾经神一般的存在。现在,虽然第一批私家车主已经到了升级期,但他们更愿意选择B以上的车,这是中国消费者寻求公众认可其职业进步的一个规律趋势,但仍然会有一批自力更生的年轻人再次加入A级车军。那时候选车的人没什么经验,按照你贵的价格买肯定没错。如今,随着人们对汽车知识的增加和人们对汽车认知的改变,购买汽车的偏好和倾向也多样化了。大家都开始意识到,我们可能花了更多的钱在昂贵的汽车上,但只买了它的标志。所以,在新的时代,年轻人买车的思维与前辈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看脸”的思维逐渐被“喜欢自己”所取代。
[问卷调查]
面子、面值、动力、油耗、可靠性五项中,买车首先考虑哪一项?
一定要冥想两秒钟,然后选择你最真实的想法
在本文的最后,我们将告诉你最真实的市场实际消费数据。
需要注意的是,其实油耗和动力两者在物理上是不能兼得的。想爆动力,油耗高。如果你想省油,你必须慢慢加速。但大多数消费者总有“鱼与熊掌兼得”的想法,所以汽车厂商采取了灵活的方法。比如大部分厂家都采用了运动模式和节油模式(ECO)的选择,用电子配置模拟开关阀门。尺寸掩盖了力量;还有日产等品牌采用的可变气缸技术;现代CVVD连续可变气门更新技术用于高端车辆,但这些只是形式上的改变,并没有改变功率与油耗反比的本质。
当然,降低油耗仍然是汽车企业工程师不变的研发方向。油电混合动力成本太高,动力不足。丰田必须使用排量1.8以上的车辆才敢混;压缩比太高,容易爆震,对油品要求更高。所以刚刚在北京现代上市,号称百公里油耗4.9升的7代伊兰特,最近很得意。北京现代的第七代伊兰特新车推出了包括两种动力在内的六款车型,价格从9.98万到14.18万不等。在六款车型中,其1.5cvt车型油耗4.9。现代的cvt虽然比日本的钢带变速箱更耐用,承受的扭矩更大,打滑的可能性更小,但是cvt变速箱追求平顺的本质是无法改变的。
第七代伊兰特提供了两套动力组合:Gamma 1.5L MPI发动机智能CVT变速器和Kappa 240T GDi发动机7DCT变速器。其中有4款1.5L,价格99800-133800;240T GDi有两款,价格分别为13.28万和14.18万。显然,1.5L的车型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广泛的选择,而240T的GDi车型更注重动态的消费者。
第七代伊兰特搭载的Gamma 1.5L MPI发动机在北京现代目前的车型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可以说是经受住了市场考验的发动机车型。它的动力、可靠性和经济性都在用户中享有很好的声誉。同时,与该发动机配套的智能CVT变速器也是众所周知的。值得一提的是,第七代伊兰特1.5L车型的最低百公里综合油耗只有4.9L。
如果你更注重车辆的实用性和经济性,那么售价9.98万元的领先版1.5L GLS或者售价11.28万元的精英版1.5L GLX都是不错的选择。在空间、舒适度、经济性、动力性等方面的表现完全可以胜任家庭旅行的日常使用场景。而且这两个版本在配置上也很有诚意,铝合金车轮LED大灯,楔形LED日间行车灯。
如果你的预算足够的话,我们强烈推荐1.5L TOP终极版,售价13.38万。这款车不仅具备了一款配置高、空间大、油耗低的优秀A级家用车产品的全部精髓,而且在智能互联技术的应用上也是同级别中的佼佼者。实现了A级车前所未有的家庭互联功能,同时也创下了智能驾驶技术应用的新高度,拥有23项同级智能驾驶辅助功能。搭载240T GDi动力的第七代伊兰特之所以价格更高,是因为搭载了更强的动力。从第七代伊兰特所有车型的定价来判断并不难。与1.5L车型的高承受力相比,240T GDi车型可能更倾向于突出第七代伊兰特的个性和趣味性。也就是说,两种动力车型在消费受众上是有区别的,但决定这个的不是油耗,因为240 TGDi车型每100公里油耗只有5.2L,和1.5L车型差距很小。
240T GDi车型的用户大多来自看重动力和驾驶体验的人群。第七代伊兰特搭载的Kappa 240T GDi发动机获得了“沃德十大发动机”的称号,最大功率103kW,最大扭矩211 N m,如果你想体验更多的动力,建议你买240T GDi LUX Premium Edition,售价13.28万元,比1.5L TOP Ultimate Edition还要便宜1000元。但是同样的预算下,你享受的动力更多,但也失去了一些智能驾驶配置。
显然,第七代伊兰特240T GDi LUX Premium Edition和1.5L TOP Ultimate Edition是典型的“蛋糕不能吃太多”。当然,对于“不缺钱”的用户来说,直接下单购买售价14.18万元的240T GDi TOP终极版无疑是完美的选择。
第七代伊兰特的产品实力毋庸置疑。1.5L车型和240T GDi车型在动力和燃油经济性方面都有很好的表现。需要强调的是,第七代伊兰特的整个系统都是自动的。在这方面,同档次的日系和德系车型大多无法比较。另外铝合金车轮和LED大灯都是标配。不难看出,第七,尤其是可靠性数据,在日本两个领域故障频发的前提下,现代汽车的可靠性数据一直遥遥领先,其质量控制一直是现代汽车的口碑亮点。有什么理由拒绝这样的产品?
最后说一下你可能关心的最真实的市场消费数据。目前从国内实际消费者中选择大数据的偏好倾向(以下简称多数群体思维,非小众差异):购车偏好仍然是无可争议的“面子”需求,也有些含蓄。媒体称之为“品牌力量”,中国人仍然把汽车的变化视为事业进步的象征,是向身边人展示荣耀的最重要工具之一;第二个地方是面子的价值,尤其是女性消费群体非常注重眼睛,甚至将其作为包包或时尚来搭配自己的个性和职业特点,而换车的原因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车的造型陈旧。不是打不开的故障;前两者确定后,恐怕空间、油耗、价格可以紧跟,价格隐瞒心理排名靠前(也就是说购车者普遍不愿意承认,但实际上是把价格因素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可靠性和安全性是大多数人经常谈论的,但在实际的选车过程中,往往被消费者排在最后。这是不是出乎我们的意料?(智勇读书俱乐部有一本书就讲这个心理问题。通常,人们放在嘴上的不是他们想的那样。有时间可以在微信下面的“读书俱乐部”听这本书。);现在互联网的智能驾驶功能很不幸被很多大龄购车者忽视,这个偏好选项极其落后。但业内人士对ADAS等各种智能互联配置推崇备至,因为它直接带来主动安全,比司机可靠得多。就像高端住宅区的大门已经逐渐被电子智能门锁取代,但还是有老人不愿意换钥匙,时代会慢慢改变人们的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