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汽车 > 新闻正文

是谁让充电桩变成了“灌注桩”

正文|林玉玺主编|国际能源网/储能头条

中国电力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0月,中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149.8万台,同比增长30.9%。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今年前10个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为90.1万辆。截至10月底,中国新能源汽车累计数量约为470万辆。翻堆比为3.14:1左右。也就是说,几乎三款新能源汽车都有充电桩可以用。然而,国际能源网储能头条记者发现,充电桩利用率低,企业盈利困难仍然是行业发展的一大问题。

01.充电桩变成了“灌注桩”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推进,我国充电桩迎来了大规模建设的高峰期。2014年11月,财政部等四部委下发《关于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奖励的通知》号文件,明确了不同年份收费设施奖励资金安排办法。之后国内充电桩数量也有所增加。从2014年到2016年的三年间,充电桩的增长率分别达到了惊人的22%、743%和233%。在充电桩数量暴涨的背后,很多充电桩都是闲置的。

据国际能源网储能头条记者介绍,在云南昆明,现有充电桩利用率不高,收取的服务费甚至不足以支付设备维护费用。有些企业建的充电桩利用率只有10%左右。记者在昆明北郊场立交的一家酒店看到几个充电桩。在记者观察的几个小时里,他甚至没有看到一辆汽车在充电。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安徽淮南。淮南市舜耕山风景区某游乐园工程,因资金不完全问题,为游乐园修建的20个充电桩闲置。即使在一线城市上海,当地公共充电桩的使用率也只有1.4%。虽然北京略好于上海,但是充电桩的利用率只比上海高0.4个百分点。

大城市的“僵尸充电桩”类似于以前的“自行车共享墓地”,是在新的商业形式增长下的资源浪费。另一个是运营商没有钱管理,因为利用率无法提高。充电桩越来越多的背后,其实还有很多未知的问题。充电桩虽然很多,但是能用的或者能用的很少,整个行业好像都在“补”补贴。

02.“填号”背后隐藏的感情

充电桩安装数量未达到上限。根据目前的统计,一个充电桩三辆车是目前车桩比的情况。不过,统计中并不排除不可用的充电桩,实际上荷载桩与桩的比例会更低。为什么充电桩企业很难盈利?

一位私家车主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北京、深圳、广州等城市有大量的公共充电桩,电费、停车费等费用相对较高。电动车车主买车的时候,厂家会陪车。家里私人充电桩是附带的,这些有私人充电桩的业主基本不考虑用公共充电桩。即使车辆动力不足,他们也会选择那些商场充电桩,因为可以节省停车费,大部分人充电10分钟左右就会离开。

之前充电桩企业因为跑来跑去安装了很多低成本的慢充电桩。用户在选择这样的充电桩时需要支付停车费等额外费用。一位用户告诉记者,以自己的纯电动汽车和岳IEV4为例,他们每100公里的耗电量是13度。按照当地价格,车主在公共充电桩上充电一次共需支付2.375元(公共充电桩的基本电价约为1.7元中的0.675元),每100公里费用约为30元。这不是停车场

大多数充电桩运营商和安装充电桩的物业公司都是商业合作模式。充电桩经营者只能收取手续费和服务费,停车费属于物业公司。在这种模式下,充电桩运营商的成本回收周期较长。上海赛特康集团董事长勒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如果建成100个充电桩,每个充电桩每天收费2.5次,服务费为每千瓦时0.8元,需要5~7年才能恢复原状。

03.政策约束需要改变

充电桩利用率低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政策的限制。中国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北京和上海也出台了控制燃油牌照的措施。目的是刺激新能源汽车的消费。

但是目前北京还没有完全公布新能源汽车的车牌号码。新能源汽车的车牌号码虽然不需要摇号,但还是要排队才能拿到。2019年北京个人指标总数5.4万,报考人数高达44.3636万。如果每年指标和政策总数量不变,北京新能源排队至少在2027年以后。对于想在一线城市打开局面的新能源汽车公司来说,这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除了一线城市对燃油车有一些限制外,大部分二三线城市并不限制燃油车通行。在这些地区,购买新能源汽车的人相对较少,充电桩利用率不高。其实当地的新能源车销量有限,用户也少。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10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91.4万辆和90.1万辆,同比分别下降9.2%和7.1%,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量为71.9万辆,同比分别下降12.2%。%和6.9%;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19.5万辆和18.1万辆,产量同比增长4.6%,销量同比下降7.4%。新能源汽车销量下滑,会让充电桩运营商的运营压力更大。

目前,充电桩企业想要盈利,除了希望国家进一步放开新能源汽车牌照的使用,增加新能源汽车的实际数量,另一方面,也需要相关企业开动脑筋,增加服务类型,增加收入来源。

充电桩运营商更重要的是找出消费者的痛点,正如中国充电桩联盟综合部主任张帆所说:“可充电、可更换、无线充电或通过其他方式供电可以提高用户的便利性。要让用户在供能过程中有更好的供能体验,也就是像汽车行业一样,卖产品只是第一步。最大的市场是售后服务,为用户提供整个生命周期内新能源汽车的长期使用。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有更好的服务体验。”

来源:国际能源网络/能源储存标题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