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汽车 > 新闻正文

价格高销量有限的马自达压燃发动机|到底会不会“烧”?

也许,昨天你还能听到“马粉”在为马自达的“压燃式”发动机歌功颂德;今天,没有办法安静地去做。“销售数据”作为市场知名度的最高衡量标准,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压缩点火”版本的安格凯拉和CX-30的高价已经成为“压缩点火”的枷锁,这种技术本可以使2.0L或更高排量的内燃机“继续它们的生命”。

但是,也许在马自达心中,——“销量”只是“纯技术”的一部分体现;甚至,是最卑微的部分。

从《转子》到《创造蓝天》,马自达怕谁?

众所周知,发动机、变速箱、底盘调整是汽车的三大核心技术,俗称“三大件”——。现在能同时做好这三项技术的车企不多;至于马自达,肯定是数一数二的。

早在20世纪70年代,当世界各地的汽车工厂都在效仿德国和美国的汽车工业时,马自达作为一个特立独行的人,开发并推出了一款“小排量、大马力”的转子发动机,并拥有自己的专注力。作为备受期待的主力车型,搭载新研发的12A转子发动机的车型是“马自达RX-2”,于1970年马自达公司成立50周年之际推出;装有传统活塞式发动机的汽车被命名为“五车二”。

随后,最经典的“转子”——RX7在1978年成为全球众多车迷的“宠儿”。

当时“转子”的诞生并没有轰动全球,但至少让德美汽车厂商绷紧了心弦。——,一个之前不为人知的日本“小作坊”,靠自己的努力完成了老汽车动力厂商眼中的“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虽然“转子”的后期开发并没有像马自达想象的那样颠覆——的稳定性和耐用性,但却成为了这项技术不可逾越的缺陷;但很明显,现在提到马自达,就能想到“转子”,反之亦然。

“转子发动机”——不仅是“马粉”的精神图腾,也是马自达的“灵魂”;至于销售?马自达好像也没太在意,只要赚够钱继续研究发动机就行。但RX系列本身虽然销量不高,却扩大了马自达品牌在全球汽车领域的影响力,使马自达的非转子系列产品销售顺畅。

此时,下一个“爆发点”正在马自达的“发动机研究所”悄然酝酿。

进入新一代后,马自达再次拿出“创驰蓝天”技术——,足以震撼世界。虽然没有“转子发动机”那么颠覆性,但它1:1的压缩比,不仅是很多汽车厂商无法达到的技术高度,也是最先进的发动机技术,是第一次真正的“民用”着陆。

要知道“创驰蓝天”在拥有令人印象深刻的1:1压缩比的同时,只需要燃烧93号汽油;被称为“黄金动力”的大众发动机,在达到11:1的压缩比后,必须加注97号汽油。这样“亲民”的燃油要求,再加上高效的动力输出和——的超低油耗,即使是“1:1”带来的“冷车轰鸣”,也没有阻止马自达成为街上最美的小屁孩。

“转子”的灵魂和“创造蓝天”的爆发,让马自达成为当今汽车行业“发动机技术”的代名词。

“压缩燃烧”,非常“燃烧”

“创驰蓝天”之后,马自达并没有停止对发动机技术的追求。——自吸、涡轮、电力等复制概率高的技术似乎不是他们想要的;马自达对“拯救”内燃机的使命还是有自己的“想法”。

“压缩燃烧汽油”成为马自达的另一个研究对象。

为什么要说“压燃式汽油”?其实压燃式技术本身并不是一种独创的发动机新技术,而是移植到柴油机上;但由于两种燃料的特性不同,汽油不容易“压缩燃烧”。

然而,马自达又一次把“技术”二字说得满满的。

不久前,我测试了马自达安格凯拉和CX-30——配备“压燃式发动机”。总之,这款发动机的驾驶体验几乎和V6发动机一样流畅平静。抛开价格不谈,我认为安格凯拉/CX-30的“压燃式”版本不仅符合“驾驶汽车”的称号,也是家庭/跑车最值得选择的车型。

当然价格永远是——,不能“扔掉”。所以“压燃式”马自达车型销量真的很差。

对于大多数需要每天关心米、油、盐的消费者来说,买车只是“步行”,“压缩燃烧”似乎有点“奢侈”;说到“驾驶感”和“控制感”,大部分人可能只会开几辆车,甚至“教练车”。他们不知道也不关心什么是“驾驶感”和“控制感”,自然也不关心这个小众的使用而是先进的技术。

毕竟“压燃式”马自达车型价格在20万左右,可以买b级车甚至BBA入门级车型(据说老款奥迪A3价格已经降到15万以内)。那么,在大多数人眼里,“压燃式”技术的唯一含义,也许只有一个字——“贵”。

但马自达“压燃式”发动机真正的目标群体,其实并不是那些“买菜”的人;就连马自达自己真正追求的也不是“销量”这个词——。一方面,马自达要继续树立自己的“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与此同时,它也为日益受到“压制”的燃油汽车创造或保留了一个“可能”的未来。

【汽车动力论】在马自达上一个爆发周期,他利用“转子”技术“建立灵魂”,以“创驰蓝天”将自己带入主流汽车品牌;那么,为什么它下一个爆发周期的“灵魂”不能是“压缩燃烧”?……

“压燃式”之后,马自达又能做出怎样的技术飞跃?也许,现在没人知道;但还是值得粉丝期待的。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