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G过去两年,自主品牌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信心加速高端化。
据统计,近五年中国高端品牌已经超过20个。从WEY到,从卫到高河,从荣威R到汽车,自主品牌的高端样车层出不穷,正在重塑国内汽车消费结构,带动自主品牌从功能导向向品质导向的发展和转型。
新快报记者章雷
豪车市场份额在上升,高端是必由之路
高端品牌的推出,不是独立车企瞎刷存在,而是有着深厚的市场背景。在进入股票时代、经济下行压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国内汽车市场正在进行结构性调整。其中一个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消费升级,豪华车的市场份额不断上升。数据显示,今年1-10月乘用车累计销量1522万辆,同比下降12%,而1-10月豪车销量达到268万辆,同比增长7.4%。同时,奢侈品品牌占上半年实现销售增长的品牌经销商的60%,从中高档市场的火爆可见一斑。
除了市场数据的佐证,中国人的消费习惯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汽车消费模式。目前,年轻人逐渐成为主要消费者,市场对个性化、智能化、高端化的需求更强。汽车企业必须通过跨境联盟和升级自己的平台来打造更好的产品,冲击高端市场已经成为自主品牌“品牌化”的必由之路。
事实上,自2008年以来,一些独立汽车公司已经开始突破高端之路,但收效甚微,包括华晨中华、奇瑞东方之子、江淮岳斌等品牌。在“新四化”开始前几年,国内几大汽车“国家队”集团先后推出了奔腾B90、荣威950、Sic Bo C70G等高端车型,但销售数据依然不尽人意,自主品牌一度陷入“高端难”的困境。
2020年,在模块化和平台化的支持下,国产汽车产品明显升级,自主品牌逐渐告别了低质低价的发展阶段。据业内人士分析,前几年自主品牌未能冲击高端市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基础不稳定、品牌溢价能力不足、技术储备不足等。然而,随着汽车企业技术的成熟和市场份额的增加,智能网络连接和电气化技术将成为自主品牌再次对高端市场发起冲击的焦点。独立高端产品层出不穷
高端已经初见成效
长城和吉利是“新四化”下最早被市场认可高端布局的两家汽车公司。2017年,长城WEY和吉利柯灵几乎同时推出首款车型,售价均超过15万元。如今,这两个品牌已经成为各自集团的主要销售力量。其中,柯灵品牌10月份实现月销量21868台,同比增长约55.78%。连续七个月实现双增长,再次刷新月度销售最高记录;自2017年底第一款车型上市以来,力克累计总销量已接近40万辆。
重塑后的红旗品牌也取得了快速进步,这在一定程度上归功于徐留平接任一汽集团董事长后的清晰战略。在原有的品牌积累下,红旗于2018年发布了“新红旗”的品牌战略,对H系列和L系列两大产品阵营进行了奢侈品定位。值得一提的是,在销量飙升的背后,红旗品牌终端市场非常稳定。记者发现,该店经销商的新红旗轿车既没有“物超所值”
7月,东风汽车推出高端品牌;其首款大中型高端智能电动SUV将于今年12月举行;SAIC 5月发布R标准后,代号为“L”的全新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品牌于11月正式登陆,命名为“智基汽车”,由SAIC、浦东新区和阿里巴巴集团共同打造。记者观察到,不久前的广州车展上,全新的R-label并没有和荣威、MG MG在同一个展厅,而是独立展出,似乎有一种与荣威产品序列分离的味道。
制造汽车的新生力量是另一个独立的高端社区。经过持续2年5个月的2018年6月量产,威来成为中国最快达到每月5000辆的中国高端品牌。最重要的是它的车型定价在35万元以上。据实地调查,以电量交换为核心的电池租赁服务体系和基于用户思维的品牌服务理念是消费者选择威来的主要原因。跨境,合资,价格高.
高端玩法不一样
虽然国内的车企都处于重仓高端,但根据分析,每种布局手段和方法都有自己的侧重点。
以吉利和BAIC为例。两种打开高端产品的方式都是合资。BAIC高端品牌ARCFOX的核心理念是通过合资实现高端产品的“最优解”。在品牌的相关生产和技术研发上,BAIC选择了与麦格纳合资,由BAIC蓝谷麦格纳汽车有限公司负责生产;双方还成立了一家科技合资企业——麦格纳卫兰新能源汽车科技(镇江)有限公司,双方各持有50%的股份。柯灵也是吉利和沃尔沃的双面孵化之作。此外,吉利和沃尔沃正在联合开发PMA建筑,专门生产高档电动汽车。
相比之下,长安汽车发展高端品牌的思路已经从以前的汽车企业间的合作,转变为现在的跨领域企业间的合作。广交会前夕,长安汽车宣布将与华为、宁德时报合作打造高端智能车品牌,希望借助该品牌和UNI序列实现企业“双高端”目标。根据计划,长安汽车2021年将发布9款新升级产品,未来5年将推出5款UNI系列车型,其中包括一款汽车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在造车新势力进入第二轮洗牌之际,高河汽车品牌推出高海拔新车,以68-80万元突破国产电动车最高限价,成功赢得大量消费者的关注。据了解,该车订单近3000辆,将于明年上半年正式交付。
自主品牌的集体攻击
哪里来的自信?
今年一大批自主品牌突破,他们的自信首先来自于不断上升的市场份额。今年一季度自有品牌乘用车销量272万辆,跑赢合资品牌。全国乘用车协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自主品牌遭到集体攻击的主要原因是自主品牌的产品力有了很大提高。
具体来说,在规模上,自主品牌已经具备高端能力。长安、长城、吉利作为年销量百万的汽车公司,位列行业前十,有资金实力;在质量上,自有品牌进步很大。以WEY品牌和LINK品牌为例,在国际碰撞和可靠性测试上,一些成绩已经超过丰田、大众等行业巨头。从新车的失败率来看,以前自有品牌和合资品牌的失败率相差100多分,现在两者差距很小。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车企在技术方面也在让位。几乎都掌握了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等核心技术。平台架构的支持也让他们的品牌更加自信。比如GEP 2.0平台上诞生的广汽AION系列车型,在智能和自动驾驶方面也展现出了堪比特斯拉的卓越成就。
记者笔记
自主品牌急需从功能导向向品质导向转变,而中高档车将成为强大的“起点”。从野蛮的成长到最初的突破,高端自主品牌正处于创新变革的“深水地带”。在以红旗、威来为代表的优秀标本的指引下,更多自主汽车企业的突破关键是跟随“新四化”潮流。汽车公司在保证产品实力的前提下,不仅要“造好车”,还要帮助用户“用好车”。他们应该充分利用智能和数字手段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形成差异化的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