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汽车 > 新闻正文

大众:江淮“忠”

日前,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公告,显示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增资姜奇控股、江淮汽车增资江淮大众的工商登记变更已经完成,江淮大众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大众(安徽)有限公司”。受此消息刺激,江淮汽车股票逆势上涨,收于10.65元/股。

在江淮汽车与大众合资的江淮大众有限公司中,大众中国投资公司将持有75%的股份,江淮汽车集团将持有25%的股份。

有趣的是,大众还持有江淮汽车母公司姜奇控股50%的股权,而姜奇控股持有江淮汽车17.15%的股权。所以大众实际上持有合资公司75%以上的股权,在国内外资企业中是最高的。受股权结构变化的影响,JAC大众正式更名为大众(安徽)有限公司.

狼,还是朋友?

随着JAC大众的更名,大众也正式拥有了中国汽车产业结构中的第一家控股汽车企业。这足以成为公众和中国汽车行业的里程碑事件,意味着2022年中国汽车行业合资股份比例全面放开后,中国汽车行业的生态转型正式拉开帷幕。

大众的一小步,就是中国汽车工业的一大步。

新成立的大众(安徽)有限公司延续了江淮大众之前的经营范围:R&D及纯电动汽车制造;R&D和制造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核心部件,如电动汽车电池,并销售整车及其零部件、零部件、附件和其他相关的新能源汽车。从政策法规上看,这也符合国家发改委(NDRC)放开汽车行业合资企业股份比例的总体规划。2018年,NDRC已经取消了新能源汽车外资持股比例的限制。作为新能源汽车外资股份自由化的第一个受益者,特斯拉的全资工厂于2018年正式成立,成为国内汽车行业第一家外资工厂。

大众(安徽)有限公司更名之所以会成为里程碑事件,是因为这家公司的新能源汽车经营范围不会长久。

根据国家发改委的规划,到2022年,乘用车外资股比例限制将完全取消,合资企业不超过两家的限制也将取消。这样,大众(安徽)自然可以获得燃油车生产资格,成为继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之后,中国第三家大众合资企业,也是第一家汽车控股企业。

至于大众(安徽)如何获得燃油车生产资格,就看大众如何获得江淮汽车集团更多股份,成为控股股东了。实事求是地说,从江淮大众成立那天起,大众就醉了。

阴谋还是公开计划

为什么这么说?我们来看看大众(安徽)有限公司成立的里程碑.

大众和JAC之间的“抢眼”始于2017年下半年。年底,双方正式签署合作协议,成立JAC大众有限公司,新公司以新能源汽车为主,成功避免了不超过两家合资企业的限制。

正式上市后,JAC大众只是挂了牌,因为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JAC大众只是象征性地发布了一款基于JAC锐锋S2的电动车思豪E20X。至于这款车是否真的上市,还是个问号。

在今年的广州国际车展上,JAC也正式独立于瑞丰和思豪。JAC的乘用车更名为思豪,而商用车延续了锐锋的品牌。可见,思豪这个品牌和大众(安徽)没有任何关系。这样看来,江淮大众前期推出的思豪E20X,不过是大众卖狗肉的“羊头”。现在大众(安徽)成立,“肉店”的地位已经转正,那么“羊头”司豪就没有价值了。

大众(安徽)接下来要打造的品牌是SEAT,也是SEAT的燃油版。按照节奏,现在就要开始准备了。到2022年,将放开库存比例限制,另一波“操作”将刚刚完成新产品的国产化。

大众(安徽)和SEAT的瓜是2018年出的。在JAC大众成立后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JAC汽车、奥迪ag(中国)和座椅两次签署谅解备忘录,其中包括JAC大众将在2021年前引入座椅品牌,共同开发电动产品的计划。

SEAT和JAC的关系第一次浮出水面,却被困在电动车的企业资质里。此时,SEAT和JAC之间的谅解备忘录非常低调。

2019年,大众汽车正式宣布调整品牌规划,将斯柯达品牌转变为廉价汽车品牌,重点关注中东、东欧和拉美市场。原本定位低于斯柯达的SEAT将被拉出廉价车的圈子,用一个高端运动品牌重新包装,推向全球市场,从而成为大众和奥迪之间的全新品牌。全新形象的座椅将在2022年左右正式更新外观。

虽然大众的品牌调整计划和大众(安徽)的成立看起来是两回事,但从时间线来看,在中国市场第一家控股公司投产一个全新的高端品牌,几乎是一个顺理成章的无缝计划。所以可以肯定的是,现在的大众(安徽)有限公司在未来两年内不会有任何动作。

江淮的一厢情愿

江淮汽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连续三年亏损。众所周知,扣除后的净利润是单纯反映汽车企业经营业绩的指标,不包括资本溢价等因素,也是判断企业经营好坏的核心。

但近两年来,江淮汽车加快了新产品的推出。特别是在广州国际车展上,正式宣布锐锋、思豪独立,公司正式简称由江淮汽车改为姜奇集团。

目前,姜奇集团已成为集团层面50: 50合资股份比例的公司。这意味着以前的江淮汽车,现在的姜奇集团,已经成为集团层面的合资企业。从企业层面来说,这相当于大众持有SAIC 50%的股份或一汽50%的股份。

在这种情况下,姜奇集团旗下的锐锋和思豪已经稳步成为合资品牌。这一操作可以视为大众集团全面控制江淮汽车集团的第一步,避免刺激行业管理。

现在,姜奇集团的锐锋和思豪有很大概率在未来两年推出一系列产品,这将提升后续收购的估值。

这种做法和之前的“城中村拆迁”很像。很多人听到消息后,会争先恐后地在自己的楼上“多盖两层楼”,然后拿到更多的“拆迁款”。

写在最后:大众在中国的逻辑已经相当清晰,大众(安徽)有限公司成为第一控股公司,从而帮助大众在与一汽、SAIC的博弈中为进一步控股一汽-大众、上汽大众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从目前的成绩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江淮汽车比华晨迈出了更大更大胆的一步,华晨也把宝马当成了“朋友”,以75%的中外股份创办了合资企业。

随着大众(安徽)有限公司的成立,大众(长春)有限公司和大众(上海)有限公司“浮出水面”也不会太远。

注:图片来自网络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