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汽车 > 新闻正文

重新定义吸烟的理想汽车,放弃延长计划,会走向何方?

理想一号,被大多数媒体称赞的车。其在中国特有的增程纯电动汽车技术架构,使得这款看起来有点像改装汉兰达的中大型SUV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罕见的以非锂电池为动力的纯电动汽车。

但这款被外界称为“电动汽车的终极形态”、“无里程焦虑的纯电动汽车”的创新产品,自2019年12月底开始量产以来,一直处于困境之中。车主不断报告自己的理想ONE存在各种核心部件故障,包括但不限于内燃机故障、动力电池故障、电池管理系统崩溃、发动机因电池故障无法启动。甚至就在几天前,一辆2020年4月生产,7天前才拿起来的理想ONE新车,在行驶中突然烧毁。

面对这一切,我们想问一个问题:理想一号,这辆车怎么了?

究其根本原因,理想ONE车之所以能量产短短几个月,正是因为这个扩展的程序系统。理想中的ONE是大轿车,比汉兰达大,比途安大。但是要把一辆纯电动车和一辆燃油车的几乎所有核心动力部件都保存在一辆车上,还是非常困难的。

以发动机舱为例。理想ONE(参数|图片)应该填什么?一台1.5T(注意,这是涡轮增压器)东安三菱汽油机,大量与发动机和涡轮中冷器有关的散热器、管道、电线等。在发动机旁边,需要安装大功率发电机和整流滤波模块。在巨大的发电机总成后面,还有一个约为发动机总成一半大小的动力电池管理系统,以及大量附带的高压线。

接下来,你得在发动机油底壳旁边找个地方安装驱动电机。这时你会发现电池管理系统已经侵入了电池组的顶部,你要重新设计电池组的保护壳。还不止这些。在汽车后部,你应该在电池组正上方安装一个储存汽油的油箱,并在电池组上方密集的高压线旁边布置几根粗汽油管。不考虑发动机的排气管。这个排气管一定要穿过怕高温的电池组,把车后面的废气排出去。

你看晕了吗?如果你没看晕,如果你能想象整个机械布局有多混乱,你肯定能猜到为什么理想中的ONE一直有那么多问题,而且都是大问题。整个机械结构如此复杂,有高温发动机,有怕高温的电池电机,还有供不应求的车空间。各种散热问题根本解决不了。如果车没出问题就奇怪了!

既然如此,理想的车为什么要各奔东西呢?

事实上,Ideal ONE并不是世界上第一辆使用增程的车,在他之前至少有三辆车用过。它们是2007年推出的,是特斯拉跑车(第一辆特斯拉汽车)最早的竞争对手菲斯克卡马(Fisker Karma)。这是一款增程纯电动跑车。结果后来卖出的300辆车有200多辆自燃,菲斯克被吓坏的美国人民搞破产了。

接下来是宝马的

I3(参数|图片)和i8(参数|图片)(这两款车有纯电动版和增程版)。这也是目前世界上产量最高的增程车。遗憾的是,由于问题太多,维护成本太高,这两款车在2019年7月被宝马集团正式宣布停产(增程版停产,纯电动版仍在生产中)。

理想一号是第三种型号,也是目前唯一出售的扩展。可见连宝马都受不了节目延期。作为一个新车厂商,如何让理想的车比宝马玩更多的程序扩展?其实早就知道增程纯电动汽车不靠谱,但为什么理想的车要各奔东西呢?

这其实和理想车的创始人李翔关系很大。在创造理想汽车之前,李翔本人有两个成功的创业机会,即创造泡沫网和创造汽车之家。泡泡网是当时中国互联网发展初期的第一批IT数字信息站。当时泡泡网成功预测了智能手机的普及,早期将内容方向倾斜到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当时,泡泡网也是中国第一个建立自己论坛的网站。

之后是车家,和当年汽车媒体普遍发稿的状态不一样。汽车之家开始玩原创,玩原创试驾,这也是汽车之家成功的基石。所以无论是泡泡网还是车家,李想的玩法就是差异化,在时代所能提供的各种技术形态下找到最好的,然后玩差异化到极致。这个想法现在在理想汽车中得到充分的体现。所以面对全世界的电池型电动车,差异化的李翔自然想到了延长方案。然而,他可能忽略了“主流”一词在汽车制造业中的重要性。一向崇尚技术,想着依靠技术剑误入歧途杀出一条血路的李翔,最终被技术暗算。

未来汽车的理想出路是什么?

大部分媒体和分析师基本认同理想电流状态的改变:放弃扩展程序的流派,转而使用传统的电池型纯电动汽车或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目前,就我们所见,理想ONE的定义已经从以前的“纯电动汽车”在理想汽车官网上改成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而在最近的理想ONE的宣传资料中,也不再提及程序扩展。这可能是理想车开始调整策略的信号。

但是,如果理想汽车决定转型进入插电式混合动力市场,它的直接对手几乎是世界上所有传统汽车公司的围攻(大部分都有一款以上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在国内销售)。作为一款品牌认知度极低的理想车型,我们会在这些大佬中观望是否能有出路。但如果理想决定放弃内燃机成为传统纯电动汽车,国内纯电动汽车行业已经形成壁垒,与理想ONE相对应的价格区间已经存在特斯拉等强敌。即使理想中的自己想放弃内燃机转纯电动汽车,能否在竞争激烈的纯电动汽车市场站稳脚跟,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无论如何,理想车的现状已经到了无路可退的十字路口。管理者的智慧和高度是由理想的汽车走向来检验的。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