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汽车 > 新闻正文

新能源汽车5年内占销量20%有多难?

【介绍: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新车总销量的20%。虽然还有五年,但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只有5%,这意味着还有很大的跨度要跳起来。但我们能遇到的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潜力在五年内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激发,未来可期!但是我们靠什么来实现目标呢?】

作者|一页书,编辑|窝子

日前,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又一纲领性文件——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2021-2035)正式发布。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将达到新车总销量的20%。虽然距离2025年还有五年,但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只有5%,要实现目标还需要一个大的飞跃。但我们能遇到的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潜力在五年内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激发,未来可期!但是我们靠什么来实现目标呢?供需双方齐心协力成为关键!

竞争萎缩的洗牌加剧,新能源市场岌岌可危

虽然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逐渐提高,但不得不承认,这个细分市场正处于竞争萎缩的新阶段。目前自己造车的新势力阵营正在加快“洗牌”,很多企业因管理不善而面临出局,而所谓的经营危机其实是“钱”的问题。

博骏、百腾、林赛的退出就是很好的例子,都是落在“钱”的问题上。野心勃勃,拥有一定R&D技术的孙波汽车,无法创造正现金流,导致长期量产计划,最终负债累累。已经量产,但深陷企业诉讼危机的林赛汽车,因拖欠工资和高管集体辞职而紧随其后倒闭。融资失败后,百腾汽车失败东山再起,新公司前途未卜。资金问题成了企业面前的一座大山。雄厚的资本储备是新势力造车最重要的因素。只有足够的资本才能维持企业未来的发展。

那么,没有“钱”的企业会更容易吗?活着和好好活着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威来、小鹏和理想中的“龙头”企业,作为新生力量,在收获新的融资后,继续保持强劲的势头,不断扩大领先优势,半边天支撑起造车的新生力量。根据最新数据,威来、理想和小鹏11月份的交货量分别为5291、4646和4224,截至11月份的累计总交货量分别为22552、26498和21341。虽然数据持续走强,但与行业标杆特斯拉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虽然特斯拉11月份的销量还没有公布,但是10月份国产Model 3的销量是12143辆,而且Model 3的月销量远远超过了国产汽车品牌半年的总销量。即使是新势力的“龙头”企业,也从来没有盈利过,所以最后能不能生存下来还是个问号。

即使是新能源“头”企业也从来没有盈利过,所以最后能否生存下来还是个问号,阵营中其他车企面临的严峻挑战就更不言而喻了。

新能源汽车销量很难占到20%吗?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2021-2035)指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将达到新车总销量的20%左右。根据现实情况,相比之前的25%,目标更现实。如果今年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达到5%,那么未来五年要达到20%的销量目标,新能源汽车的复合年增长率必须达到30%以上,而且对增长潜力的要求很高,难度很大。

首先要先了解开发新能源汽车的本质。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绿色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目前,一方面,严格的二氧化碳排放法规迫使企业反过来增加R&D和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另一方面,它们通过增加投资和补贴积极促进工业发展。这种“先拉后推”的支撑模式也说明了这个行业的发展是一个很难实现的目标。中国目前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仍然是政策驱动的。从2020年到2025年,行业将从政策驱动发展转向市场驱动,这需要时间和行业的共同努力。因为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大规模推广需要面临充电基础设施的完善、产业链的成熟等诸多障碍。所以降低目标可以缓解这些瓶颈带来的压力,行业和市场各方面可以共同发展。

从时间上看,距离2025年还有五年,而在此期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销售比例需要从5%左右上升到20%左右,需要向上跳的跨度较大。如何实现目标成为行业未来一段时间的重要任务。

实现目标需要供需双方的共同努力

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20%的目标已经确定,那么未来五年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就成为了业界思考的话题。

目前,虽然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在规模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在现阶段产业发展中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服务模式有待创新和完善、产业生态不完善等。因此,要实现目标,需要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发挥力量。

在供应方面,要围绕降低成本、提高安全性等关键因素,不断加强技术研究,开发先进、适用、可靠的产品,加快形成更大的市场竞争优势。具体来说就是提升产业基础能力,提升基础关键技术、先进基础工艺、基础核心部件、关键基础材料的研发能力。此外,加大对动力电池和燃料电池系统短板的技术研究投入已成为焦点。

在需求方面,还需要加强政策引导,引入一些优惠政策鼓励使用新能源汽车,优化分类交通管理措施,鼓励电力交换等商业模式创新,加大新能源汽车向农村的推广力度,改善消费者的用户体验。具体而言,要大力推进收费和置换网络建设,提高收费便利性和产品可靠性,引导多方结合旧住宅区改造和城市更新,共同开展收费设施建设和运营,支持发展住宅区多车一桩、相邻停车位共享等合作模式。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政府政策激励的引导下,已经逐步进入培育期,之后将进入快速发展期。要想实现新能源汽车销量稳步增长的目标,提高新能源汽车的产品动力是远远不够的。从R&D到生产,从生产到销售,从销售到后期使用,构成了一套完整的产业生态,所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要做好部署。

复习

目前,新能源汽车将走出补贴衰退的痛苦时期,新能源市场将全面进入全面竞争的市场化时代。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逐步发展完整的产业链,在瓶颈阶段寻求新的技术改造,融入全球电气化浪潮,显得尤为重要。未来五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头尾企业差距将加大,行业格局正在发生变化,未来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然而,中国新能源的潜力

博骏、百腾、林赛的退出就是很好的例子,都是落在“钱”的问题上。野心勃勃,拥有一定R&D技术的孙波汽车,无法创造正现金流,导致长期量产计划,最终负债累累。已经量产,但深陷企业诉讼危机的林赛汽车,因拖欠工资和高管集体辞职而紧随其后倒闭。融资失败后,百腾汽车失败东山再起,新公司前途未卜。资金问题成了企业面前的一座大山。雄厚的资本储备是新势力造车最重要的因素。只有足够的资本才能维持企业未来的发展。

那么,没有“钱”的企业会更容易吗?活着和好好活着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威来、小鹏和理想中的“龙头”企业,作为新生力量,在收获新的融资后,继续保持强劲的势头,不断扩大领先优势,半边天支撑起造车的新生力量。根据最新数据,威来、理想和小鹏11月份的交货量分别为5291、4646和4224,截至11月份的累计总交货量分别为22552、26498和21341。虽然数据持续走强,但与行业标杆特斯拉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虽然特斯拉11月份的销量还没有公布,但是10月份国产Model 3的销量是12143辆,而且Model 3的月销量远远超过了国产汽车品牌半年的总销量。即使是新势力的“龙头”企业,也从来没有盈利过,所以最后能不能生存下来还是个问号。即使是新能源“头”企业也从来没有盈利过,所以最后能否生存下来还是个问号,阵营中其他车企面临的严峻挑战就更不言而喻了。

新能源汽车销量很难占到20%吗?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2021-2035)指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将达到新车总销量的20%左右。根据现实情况,相比之前的25%,目标更现实。如果今年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达到5%,那么未来五年要达到20%的销量目标,新能源汽车的复合年增长率必须达到30%以上,而且对增长潜力的要求很高,难度很大。

首先要先了解开发新能源汽车的本质。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绿色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目前,一方面,严格的二氧化碳排放法规迫使企业反过来增加R&D和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另一方面,它们通过增加投资和补贴积极促进工业发展。这种“先拉后推”的支撑模式也说明了这个行业的发展是一个很难实现的目标。

中国目前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仍然是政策驱动的。从2020年到2025年,行业将从政策驱动发展转向市场驱动,这需要时间和行业的共同努力。因为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大规模推广需要面临充电基础设施的完善、产业链的成熟等诸多障碍。所以降低目标可以缓解这些瓶颈带来的压力,行业和市场各方面可以共同发展。

从时间上看,距离2025年还有五年,而在此期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销售比例需要从5%左右上升到20%左右,需要向上跳的跨度较大。如何实现目标成为行业未来一段时间的重要任务。

实现目标需要供需双方的共同努力

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20%的目标已经确定,那么未来五年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就成为了业界思考的话题。目前,虽然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在规模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在现阶段产业发展中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服务模式有待创新和完善、产业生态不完善等。因此,要实现目标,需要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发挥力量。

在供应方面,要围绕降低成本、提高安全性等关键因素,不断加强技术研究,开发先进、适用、可靠的产品,加快形成更大的市场竞争优势。具体来说就是提升产业基础能力,提升基础关键技术、先进基础工艺、基础核心部件、关键基础材料的研发能力。此外,加大对动力电池和燃料电池系统短板的技术研究投入已成为焦点。

在需求方面,还需要加强政策引导,引入一些优惠政策鼓励使用新能源汽车,优化分类交通管理措施,鼓励电力交换等商业模式创新,加大新能源汽车向农村的推广力度,改善消费者的用户体验。具体而言,要大力推进收费和置换网络建设,提高收费便利性和产品可靠性,引导多方结合旧住宅区改造和城市更新,共同开展收费设施建设和运营,支持发展住宅区多车一桩、相邻停车位共享等合作模式。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政府政策激励的引导下,已经逐步进入培育期,之后将进入快速发展期。要想实现新能源汽车销量稳步增长的目标,提高新能源汽车的产品动力是远远不够的。从R&D到生产,从生产到销售,从销售到后期使用,构成了一套完整的产业生态,所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要做好部署。

复习

目前,新能源汽车将走出补贴衰退的痛苦时期,新能源市场将全面进入全面竞争的市场化时代。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逐步发展完整的产业链,在瓶颈阶段寻求新的技术改造,融入全球电气化浪潮,显得尤为重要。未来五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头尾企业差距将加大,行业格局正在发生变化,未来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但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潜力将得到很大程度的激发,这是从未来电气化的趋势出发,通过整个行业和市场的全面发展和培育而获得的。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