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成都、北京、广州三大车展,长城WEY品牌最重要的战略“神器”——坦克300终于上线了。
新车定位为智能豪华(硬核)越野车,推出三款,价格区间17.58-21.38万元。
乐斗汽车注意到,叫好坦克300定价的人不在少数,但还是有人直言“太贵”。
坦克300启动,WEY画风突然变了
与以往长城汽车重要的新车发布会不同,这次坦克300被列入长城和WEY品牌,没有安排“大咖啡”领导登场。
整个发布会给人直观的印象,主办方刻意营造出一种时尚、时尚的氛围。
所以在这次发布会上,我们观看了新一代设计师张驰的“t台时装秀”。曾在综艺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中“走红”的演员Ice也给了大家一个“姐妹版”的网络名人舞。
毋庸置疑,坦克300的推出,彻底打破了长城汽车,尤其是过去WEY品牌所使用的调性,而不是平淡和“严肃”,而是一心想向更时尚、更嘈杂、更“有竞争力”的方向转变。在乐斗汽车看来,WEY的这一巨大变化并不奇怪。
毕竟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全面普及和颤音等短视频的迅速崛起,娱乐至上,甚至娱乐至死已经成为当前互联网营销的主旋律。
领路人显而易见,WEY必须寻求新的突破
你看,也是2016年左右发布的,同样是冲击高端,引领品牌向上的起点。长城的WEY和吉利的领头羊,经过这几年的实战,成绩越来越明显。
无论是市场销量还是传播量,专注于“时尚潮流”的柯灵已经把专注于“传统奢侈品”的WEY甩在了后面,差距还在继续拉大。
根据最新数据,WEY品牌的月销量和年累计销量还不到总销量的一半。
这不科学。
按理说WEY会在柯灵之前出道,需要半年时间。明明占据了先发优势,为什么短短两三年就有人从后面来了?一段时间以来,不仅外界问了各种各样的问题,WEY本人无疑也在不断反思。
客观地说,在冲击高端的过程中,长城WEY和吉利柯灵表现出如此巨大的成绩差异背后有很多原因。
比如技术积累,品牌溢价,产品线都有天然的差异。
与哈弗SUV脱胎而来的WEY相比,力克不仅有沃尔沃提供技术和品牌代言,吉利也长期坚持“汽车SUV”的多线发展战略,这也让力克在产品线上更加丰富和多元化。
另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区别:——。两个品牌营销传播的思路和玩法截然不同。
如前所述,WEY在塑造品牌形象上更为稳健保守,突出了安全性和传统奢华属性;柯灵更大胆、更激进,一直在引领时尚潮流,展现个性化的方式。经过五年、十年甚至更早,长城WEY无疑是正确的。但是现在的主力购车人越来越年轻,风向变了。WEY过去的坚持在实战中越来越无力。
要知道,就连奔驰在中国的新车车主平均年龄也在几年前降到了30岁左右。年轻用户赢得世界。年轻消费者更喜欢什么?很明显,不再只是循规蹈矩,稳扎稳打。
从坦克300来看,无论是产品定位还是营销传播,出现这样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突变”并不奇怪。这无疑是WEY在瓶颈期的一个良好开端。
改变,大胆改变,才有可能扭转局面,化败为胜。
时尚科技授权,坦克300不愿意做小众
与WEY品牌之前的VV5、VV6、VV7等以大众化城市SUV为主不同,Tank 300是一款“硬核”的越野车。
什么是难?首先,设计够硬,够野,让人看起来像个“猛男”。
在这一点上,坦克300无疑是成功的,整体造型风格威武,很JEEP,很MAN!气田完全可以支撑20万元的价格门面,甚至不弱于更贵合资品牌的同类车型。
而且与同价位硬核越野车不同,坦克300不仅“硬”,还融入了科技和与时俱进的舒适性。当你进入坦克300的时候,你可以很大程度上感受到城市SUV的“舒适”优势,从做工的用料到车载智能联网。
总之,WEY对包括坦克300在内的“坦克”系列产品的定位是刚柔并济,结合了硬核越野和都市SUV的双重特性。
这样做的好处是让坦克(官方称为tankermen)的潜在用户更大更广。
据一些之前经历过坦克300的同事说,长城WEY这款硬核越野车的一大“卖点”就是对司机的“越野驾驶技术”没有要求,基本属于那种“白色易上手”的越野车。但毕竟硬核越野和都市SUV之间是有平衡和妥协的,所以对于那些看重越野“纯粹”的越野六先生来说,坦克300的可玩性会相对较差。
有趣的观察:
要下雨了,我妈妈要结婚了。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和战略考虑,当以“豪华”为傲的WEY品牌开始高调进入硬核越野车细分市场时,这个长期以来相对“小众”、过去竞争对手很少(尤其是价格在20万元以内)的细分市场的市场结构和规模,都将被大概率重塑。
特别是考虑到坦克系列第一款坦克300的售价,其入门将直接与北京越野的主要销售车型——BJ40系列竞争。
但是一切都是多方面的。坦克300处于强势地位(据说一辆车的营销投入已经达到几千万的水平),看起来或者会光明面吃掉北京越野BJ40的固有市场,潜在威胁系数不容小觑。但是也有可能达到1 1 > 2的双赢。
有趣的是,据北京越野的相关负责人告诉乐都气田,近几个月来,在坦克300上市前后,BJ40系列的订单量和销量“不降反升”。
在它看来,坦克300的营销宣传推动了中国越野文化的发展。蛋糕更大,“大家都赢”。
真的是这样吗?长城WEY品牌的强势进入和加码,会给WEY品牌本身和国内越野车市场的竞争格局带来哪些突破和转型?都需要进一步观察。#WEY#坦克#力克收藏
毋庸置疑,坦克300的推出,彻底打破了长城汽车,尤其是过去WEY品牌所使用的调性,而不是平淡和“严肃”,而是一心想向更时尚、更嘈杂、更“有竞争力”的方向转变。
在乐斗汽车看来,WEY的这一巨大变化并不奇怪。
毕竟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全面普及和颤音等短视频的迅速崛起,娱乐至上,甚至娱乐至死已经成为当前互联网营销的主旋律。领路人显而易见,WEY必须寻求新的突破
你看,也是2016年左右发布的,同样是冲击高端,引领品牌向上的起点。长城的WEY和吉利的领头羊,经过这几年的实战,成绩越来越明显。
无论是市场销量还是传播量,专注于“时尚潮流”的柯灵已经把专注于“传统奢侈品”的WEY甩在了后面,差距还在继续拉大。
根据最新数据,WEY品牌的月销量和年累计销量还不到总销量的一半。
这不科学。
按理说WEY会在柯灵之前出道,需要半年时间。明明占据了先发优势,为什么短短两三年就有人从后面来了?一段时间以来,不仅外界问了各种各样的问题,WEY本人无疑也在不断反思。
客观地说,在冲击高端的过程中,长城WEY和吉利柯灵表现出如此巨大的成绩差异背后有很多原因。
比如技术积累,品牌溢价,产品线都有天然的差异。
与哈弗SUV脱胎而来的WEY相比,力克不仅有沃尔沃提供技术和品牌代言,吉利也长期坚持“汽车SUV”的多线发展战略,这也让力克在产品线上更加丰富和多元化。
另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区别:——。两个品牌营销传播的思路和玩法截然不同。
如前所述,WEY在塑造品牌形象上更为稳健保守,突出了安全性和传统奢华属性;柯灵更大胆、更激进,一直在引领时尚潮流,展现个性化的方式。
经过五年、十年甚至更早,长城WEY无疑是正确的。但是现在的主力购车人越来越年轻,风向变了。WEY过去的坚持在实战中越来越无力。
要知道,就连奔驰在中国的新车车主平均年龄也在几年前降到了30岁左右。年轻用户赢得世界。年轻消费者更喜欢什么?很明显,不再只是循规蹈矩,稳扎稳打。从坦克300来看,无论是产品定位还是营销传播,出现这样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突变”并不奇怪。这无疑是WEY在瓶颈期的一个良好开端。
改变,大胆改变,才有可能扭转局面,化败为胜。
时尚科技授权,坦克300不愿意做小众
与WEY品牌之前的VV5、VV6、VV7等以大众化城市SUV为主不同,Tank 300是一款“硬核”的越野车。
什么是难?首先,设计够硬,够野,让人看起来像个“猛男”。
在这一点上,坦克300无疑是成功的,整体造型风格威武,很JEEP,很MAN!气田完全可以支撑20万元的价格门面,甚至不弱于更贵合资品牌的同类车型。
而且与同价位硬核越野车不同,坦克300不仅“硬”,还融入了科技和与时俱进的舒适性。当你进入坦克300的时候,你可以很大程度上感受到城市SUV的“舒适”优势,从做工的用料到车载智能联网。
总之,WEY对包括坦克300在内的“坦克”系列产品的定位是刚柔并济,结合了硬核越野和都市SUV的双重特性。
这样做的好处是让坦克(官方称为tankermen)的潜在用户更大更广。
据一些之前经历过坦克300的同事说,长城WEY这款硬核越野车的一大“卖点”就是对司机的“越野驾驶技术”没有要求,基本属于那种“白色易上手”的越野车。
但毕竟硬核越野和都市SUV之间是有平衡和妥协的,所以对于那些看重越野“纯粹”的越野六先生来说,坦克300的可玩性会相对较差。
有趣的观察:
要下雨了,我妈妈要结婚了。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和战略考虑,当以“豪华”为傲的WEY品牌开始高调进入硬核越野车细分市场时,这个长期以来相对“小众”、过去竞争对手很少(尤其是价格在20万元以内)的细分市场的市场结构和规模,都将被大概率重塑。
特别是考虑到坦克系列第一款坦克300的售价,其入门将直接与北京越野的主要销售车型——BJ40系列竞争。
但是一切都是多方面的。坦克300处于强势地位(据说一辆车的营销投入已经达到几千万的水平),看起来或者会光明面吃掉北京越野BJ40的固有市场,潜在威胁系数不容小觑。但是也有可能达到1 1 > 2的双赢。
有趣的是,据北京越野的相关负责人告诉乐都气田,近几个月来,在坦克300上市前后,BJ40系列的订单量和销量“不降反升”。
在它看来,坦克300的营销宣传推动了中国越野文化的发展。蛋糕更大,“大家都赢”。
真的是这样吗?长城WEY品牌的强势进入和加码,会给WEY品牌本身和国内越野车市场的竞争格局带来哪些突破和转型?都需要进一步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