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新一代的TT诞生了。从底盘升级的角度来说,第二代TT可谓是第一代的全新。底盘来自大众系的PQ35。新PQ35平台最大的特点是全面改进后悬挂设计。它的设计几乎肯定借鉴了当年赛道无敌的思域EP3和DC5的结构,以及类似双摇臂结构的布局,下臂呈90布局。所以PQ35平台一上线,就得到全世界粉丝的认可。特别是在欧洲市场,第五代高尔夫得到了正规版和GTI双方的一致认可。代号为8J的第二代TT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脱颖而出的。
图片:2005年推出的TT射击刹车概念车,似乎有点用来测试市场反应。设计师是意大利的沃尔特德席尔瓦。当他开始他的职业生涯时,他为意大利的汽车工厂工作,如菲亚特和爱车。2002年加入奥迪,2007年转行大众。设计的车型包括爱怪146、147等热门车型。
图片:概念车的内饰设计也很像量产版。
图片:应该说PQ34的基础是扭力梁后悬架,但是在PQ35中,开始完全模仿那些开始使用后双摇臂悬架的大师。确实是双摇臂结构,由一个小的上摆臂和一个大的下摆臂总成组成,夹角为90。可选部件包括奥迪电磁减震器。
图片:意大利设计师瓦尔特德席尔瓦负责第二代TT概念车的设计和量产版。他在阿尔法罗密欧中成名,包括著名的146/147/156等。是他写的。他于1999年加入赛德,2002年转投奥迪,设计了TT、A6、Q7和R8车型。2007年,
图片:不知道是不是第一代的TT被投诉线条太弱,所以第二代的设计略微收敛,阳刚感强了很多。
图片:新悬挂系统(麦弗逊式偏心旋转轴承)和全新双摇杆后悬挂经过大幅改进,有效消除了上一代容易出现的转向过度问题。奥迪免费的ASF铝合金空间车架技术也应用到整车上,整车三分之二采用铝合金,从而获得了583,336,042的优异的前后轴重量比。
图片:第二代奥迪TT推出时,虽然机械部分的进步无可挑剔,但内饰缺乏个性却被彻底骂了一顿。毕竟第一代内饰的设计太经典了。
图片:Roadster也比硬顶版晚一年上市。同样功率下,需要增重100公斤以上。值得吗?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除了底盘的升级外,第二代TT动力系统也进行了升级,旧型号的1.8T发动机已经废弃。除了EA390,其他排量发动机都有缸内直喷技术,1.8TFSI用的是EA888系列(代码CDAA)。最大马力160匹;2.0TFSI分为三个版本。前期200匹马用的是EA113发动机(BWA,BPY等。),2010年以后又换成了EA888系列(代号CETA),最大马力211匹;TTS上的2.0TFSI继续使用EA113(CDLB),最大马力为272马力。
新增两个成员,一个是TT-RS车型上的直列五缸2.5L TFSI发动机,发动机系列是EA855,常见的TT-RS版本是CEPA 340马;TT-RS用的车型是CEPB,最大马力360匹;另一款是柴油版的2.0 TDI动力总成(EA189发动机)。此外,所有六速手动变速箱,无论是低速或高速、硬顶或软蓬、前驱动或四轮驱动,都是标配,六速DSG和第七速第二代DSG变速箱(仅限TT RS)是可选的(在中国只有可选版本)。
图片:直列四缸发动机似乎是一个适合小型跑车如TT的动力系统。TT四缸发动机分为1.8T EA888,最大马力158;200匹马和211匹2.0 TFSI;2008年,TTS达到272匹马
图片:2008年推出的TTS使用的272发动机是EA113系列的CDL,最大马力272马力/6000转/分,扭矩350 Nm /2500-5000转/分。这是一台改装潜力很大的四缸发动机。
图片:柴油版的TT是第一次出现在这辆车上。发动机是EA189系列,加载代码CBBB,排量1968cc,最大马力170马力/4200转/分,最大扭矩350牛米/1750-2500转/分。动力不够也没关系。关键是车成本低,每百公里油耗不到6升,比汽油版还多。
图片:2007年推出的S-Line与正常版外形略有不同。
图片:2012年2月推出的TT RS,外观部分最大的区别点是后视镜和轮圈,都是黑色的。
图片:修改后的发动机号是CEPB,最大马力360马力,扭矩465 Nm。硬顶版只用4.1秒就能破。无限速设备型号可以运行到280 kph,而普通的TT-RS只能限制在250 kph。然而,TT-RS没有美国标准车。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第二代TT仍然带有Quattro这个词,但是它的四轮驱动系统与奥迪采用的Torsen差速器不同,而是采用了带有Haldex车钩的四轮驱动系统,与大众4Motion相同。
2014年,第二代TT正式停产,接力棒使用MQB平台移交给第三代车型。帧码是8S,下次还会继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