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特斯拉已经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汽车公司。
然而,回到2017年,回到过去,马斯克考虑将特斯拉卖给苹果。
马斯克的言论似乎给苹果正在制造汽车的消息增加了一把锤子。
这几年,苹果进入汽车领域的传闻时有所闻。近日有消息称,苹果第一款电动车原型Apple Car已在美国加州进行测试,将于明年第三季度(9月)亮相。
根据供应商的说法,苹果最近对何达、FTU、鹤琴、福田等台湾汽车零部件公司提出了备货要求,并在第一波供应链中上市相关公司。为应对Apple Car的备货需求,包括汽车线束大型制造商Trade Union在内的供应商已经完全爆单。
长期以来,苹果对汽车制造的发展进程一直闭口不谈。本来以为苹果的车至少要到2023-2025年才会上市,但目前至少比最初外界猜测提前了两年。那么,苹果进军汽车领域的原因是什么呢?
苹果造车为什么要加快步伐?
个人认为,苹果已经加快了进入汽车圈的步伐。这种紧迫感不仅来自于智能手机市场不断上升的竞争对手,也来自于即将爆发的智能汽车市场大势。
众所周知,苹果最重要的硬件产品是智能手机。在主营业务构成上,iPhone是苹果最大的业务。2018年,手机业务贡献了超过60%的收入,但现在它的重要性已经不像以前那么重要了。2020年,iPhone收入占比已降至50.19%,较2018年下降12.5%。
iPhone业务是苹果收入逐年下滑的背后,是其全球销量的下滑。国际知名研究机构Canalys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第三季度,苹果手机份额已经跌出全球市场前三;在中国市场,其市场份额已降至5.1%,被华米OV四大国产手机厂商彻底打压。
当然,销量和营收的下滑只是苹果手机业务在萎缩阶段的“外化”。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近年来iPhone在硬件方面的创新步伐放缓,注定无助于其销量的滚滚向前;另一方面,以华米OV为首的国产手机品牌的迅速崛起,给苹果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目前,这支以5G、全屏幕、视频、快充等创新技术为利器的国产手机大军,正在向全球各大市场进发,并在东南亚、欧洲、拉丁美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在艰难的竞争环境下,苹果除了主营硬件外,还将目光投向了智能车、媒体服务等软硬件业务,寻求多维度的突破。尤其是今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迎来了大洗牌。面对国内军团的全面围攻,苹果不得不加快步伐,将战斗力转移到汽车领域。
但智能手机业务的受挫只是一个方面,智能汽车的爆炸是驱动苹果加快汽车业务布局的另一个关键。
在中国,11月初国务院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明确表示,2025年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目标是20%,2035年纯电动汽车将成为新销售汽车的主流。在政策的支持下,中国市场的新能源汽车将迎来快速增长。
在欧洲,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也在上升。相关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52%;今年前三季度,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05%;一些机构预测,今年欧洲新能源汽车的销量预计将超过110万辆。
事实上,基于环保和能源问题在世界各国的重要性,新能源汽车将逐渐成为汽车行业的主流方向,汽车电气化的浪潮势不可挡。面对这样一个大趋势,世界各地的许多巨头品牌哈
苹果的Apple Car原型车已经在美国加州进行了道路测试,预计明年9月发布。看似突兀的局面背后,其实一切都已经有了苗头。
在此之前,苹果已经被多次告知要造一辆车。
2014年,苹果建立泰坦项目,正式开始汽车业务。苹果最初的目标是制造一款可以颠覆行业的汽车,计划在2019年上市。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苹果开始大规模招聘汽车行业的软硬件工程师和各相关领域的前任高管。据悉,该团队曾有1000多名员工。
然而好景不长。在经历了高层概念分歧、人才流失等一系列问题后,项目在2016年宣布,造车计划不再继续,团队转向自动驾驶软件的研发。
但据消息称,苹果继续从特斯拉、福特等汽车厂商招人,推测“苹果造车之心未死”。事实证明,苹果并没有放弃造车。2017年,加州汽车管理局表示,苹果已经获得许可,可以在加州测试自动驾驶汽车。
2018年,负责车辆R&D和制造的特斯拉前高级副总裁道格菲尔德(Doug Field)将自己的身份信息改为——苹果特殊项目集团(以下简称“SPG”)副总裁。此举再次印证了苹果造车的消息。后来关于苹果汽车制造的相关进展频频曝光。在全球汽车制造业务如火如荼的同时,苹果汽车的神秘吸引了更多人的关注。但这一次,众多供应商纷纷爆料,证实苹果已经进入落地关键成果阶段。
在功能机占主导地位的那一年,乔布斯创造的iPhone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开创了智能手机的全新时代。如今,在众多新造车势力与传统汽车厂商的竞争中,Apple Car能否脱颖而出,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众所周知,软硬件的配合是苹果最大的优势,尤其是在操作系统等核心软件部分,苹果可以说占据了领先地位。虽然现阶段汽车软件只是硬件的一个配件,但未来软件和硬件的位置是会互换的,这也是苹果进入汽车领域最大的信心。
在车辆制造方面,苹果在R&D积累的经验,在手机、平板、智能穿戴等领域的设计和工艺制造都可以借鉴。同时,雄厚的现金储备、强大的品牌潜力和供应链控制等固有优势,将带动苹果快速满足消费者。
那么,Apple Car能不能像第一部iPhone一样开创一个新时代,让大家提前搬个小板凳看情况。
结论:
在商业竞争中,苹果没有孤注一掷。从手机平板电脑等传统硬件到可穿戴设备,从媒体服务到智能汽车,多点布局显示了苹果的巨大野心。
但是,目前智能手机仍然是苹果最大的支柱。所以苹果在发展汽车业务的同时,应该利用5G在日益平庸的iPhone中寻找新的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