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曹江北
《庄子山木》有云:“入其关,遵其令。”这句话曾经用来形容外国人对当地风俗文化的尊重、适应和积极融入,现在却被当作海外汽车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一种思路。
虽然对于每一家海外汽车公司来说,尽快“入乡随俗”可以迅速掌握中国消费者购车意愿,从而扩大其在国内市场的生产和销售规模。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少数成功的、麻木不仁的失败者,因为他们缺乏透彻的理解。久而久之,中国汽车市场现有的合资模式已经形成。
其中,因为群众“下乡”更早,“入乡随俗”的脚步会走得更快。不仅成功地掌握了如何与中国消费者打交道,还学会了如何敏感地捕捉人们购车需求的“烦恼”。
由此可见,大众在中国的合资企业,在快速发展的岁月里,一直是中国燃油汽车销量第一的。
今年,中国汽车市场迎来了“转向市场”的关键时刻。——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在经历最初的“洗牌”后,将走向高速发展阶段。在这个节骨眼上,上汽大众新能源汽车厂正式投产。它不仅赶上了“新能源造车”的第二波浪潮,还踩上了“供方改革”的点。
不得不说,在“入乡随俗”方面,大众确实为后来者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目前,大众已经将中国视为世界重要的战略市场。一旦上升到“战略”的层面,就意味着公众要对整体发展做出详细的规划。
这种规划有多详细?
早在十年前,大众就开始了在中国市场的电气化战略,并在当时声明“在中国的成功对于大众实现电动汽车的全球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十年后,大众完成了中国电气化战略中的“转型、布局、生产平台”三步走。此时,上汽大众正从“工厂升级、产品迭代、质量提升”等方面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注入新的活力,以实现下一阶段战略发展的目标。
今年10月,上汽大众安亭新能源汽车厂正式投产。此前,根据上汽大众发布的“共创2025”战略规划,上汽大众将在2021年至2025年保持燃油汽车市场领先地位的同时,推出一批基于MEB平台的纯电动汽车。上汽大众新能源汽车厂的建成和使用,是上汽大众在国内市场电动车技术和销售上领先的重要保证。
与其他汽车公司投资的新能源工厂不同,上汽大众新能源汽车厂是中国最大、效率最高的纯电动汽车工厂,年生产能力可达30万辆。而且,工厂还创下了多项“第一”记录。
例如,大众是第一家在全球范围内为生产MEB平台车型而新建的工厂;上汽大众首个实现工业无线网络全覆盖的工厂;使用最先进技术的工厂首先在奥迪公司使用,或者首先在中国使用,等等。
当一批“第一”叠加在一起,很明显上汽大众新能源汽车厂从生产源头就保证了高质量产品的产出。其中,在工厂自动化水平上,1400多台工业机器人不仅保证了每个车间的高自动化率,还取代了零件运输、拧紧螺钉、门板喷蜡、仪表安装等人工工作。既保证了生产安全,又提高了产品稳定性。
此外,依托中央监控系统(SCADA)、设备智能管理系统(TPMS)、生产关键指标动态管理系统(PMS)、能源智能管理系统(ems)四大核心系统,并布置了大量车间
AP生产无线热点,工厂在生产制造、设备监管、效率监督、质量控制、能耗优化整个链路上,也实现了数字化、智能化、网联化、质量化、环保化。而这种高标准工厂的生产工艺,恰恰体现了上汽大众期望不管在传统领域还是在新能源领域上,都能取得好成绩的决心。未来,上汽大众新能源汽车工厂也将作为企业的创新孵化基地,加速更多前瞻研究和智能技术的落地。
可以发现,大众的“供给侧改革”早在十年前就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并逐渐呈现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果。
此前,大众已经宣布将在2023年底前在中国推出8款ID.家族纯电动汽车。目前,上汽大众首款 ID.家族车型ID.4 X已经正式于上汽大众新能源汽车工厂投产,并将于明年交付市场。
现阶段,除了已知紧凑型轿车大众ID.3将在明年进行国产之外,关于后续产品的中国量产进度众说纷纭。但不得不承认的却是,大众在继燃油车之后,又在构建适合中国消费者的纯电动车家族。
现在来看,深耕中国市场36年的上汽大众,在传统燃油车领域已经拥有覆盖A0至C级各细分市场的丰富产品阵营。未来继续支撑品牌布局纯电动汽车市场的,除了先进的新能源汽车工厂之外,同样依赖于大批量生产的解决方案。
这一方案就是大众针对纯电动汽车而专门研发的MEB模块化电驱动平台。这个德国大众转为纯电动车全新开发的平台,延展性更高。由于其去除了横向、前置发动机、前轮驱动布局,将电池及轮毂电机融入架构中,让车辆的轴距的变化更加灵活,座舱内的空间更大。也就足以覆盖从小型、紧凑型、中型到中大型纯电动轿车,以及与各级别对应的SUV、轿跑SUV车型,对不同细分市场进行填充的同时,也让消费者充分享受多样性的选择权。
高延展性之外,MEB平台还具备了可以提供不同功率的电机,提供不同续航里程的优势。甚至,作为专门用来生产纯电动汽车的MEB平台,集成度比MQB平台更高,降成本的效果也更加明显。
如果参照之前上汽大众推出的新能源产品市场表现,可以发现在11月份,上汽大众两款插电式混合动力产品帕萨特PHEV和途观L PHEV,以及朗逸纯电共计销售3275辆,环比增长23.1%,同比增长37.6%,继续保持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车销量冠军地位。
那么,通过前序新能源产品的优异表现或许可以推断,生产自更优MEB平台的上汽大众纯电动车型,市场前景将更为乐观。
也就是说,大众通过“供给侧改革”,在提高了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的同时,也更好地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
当新能源工厂保证了纯电动车型的生产质量,MEB平台保障了纯电动车型的推出速率,上汽大众在新能源赛道竞争中的致胜关键,将体现到对于细节的掌握上。
尤其是相较于消费者过去只是购买一款产品,现在却是购买一款产品的同时,更期望买到一种服务,一种体验,一种生活方式的消费意识正在升级;随着汽车主力消费人群的年轻化趋势,消费结构也在发生变化。
面对新的消费市场特征,要求汽车厂商同样做出优化用户体验的数字化转型,以及面向年轻化消费市场的举措跟进。
为此,上汽大众围绕中国消费者,优化并完善了本土开发能力,重资金投入了包含造型中心、试制中心、零部件及整车试验室、试车场在内的上汽大众技术中心。
产品前期开发阶段,上汽大众通过建立符合产品特性定义的中国人体数据库和中国车内常用物品数据库,根据模拟用户驾车习惯,尽可能地消除用户在使用中不方便的地方。
为了更精准地洞悉中国消费者的审美偏好,造型设计师每年联合市场部一同前往国内不同的区域,通过入户调查、专家访谈、举办Workshop等形式开展市场调研,最终将消费者喜爱的中国元素融入到设计中。
产品道路测试阶段,上汽大众对整车进行包括试验场内试验、冬季/夏季试验、高原试验、以及全国道路适应性试验等路况在内的道路耐久试验,确保消费者在中国较为复杂的道路环境下使用车辆不会存在隐患。
尤其是针对中国用户对车辆静谧性要求更高的现象,上汽大众通过建立中国常见特色道路,如水泥刻痕路,石块路,以及粗糙沥青路等,有针对性地面向中国用户需求进行底盘舒适NVH调校。
产品投入市场前期,上汽大众将对每一款全新车型进行至少50次以上的整车碰撞试验和数百次的零部件试验,并由试车小组负责组织安排涉及极寒,极热,高原,丘陵,城市,乡村等各种环境和工况的各项专业试车活动, 通过体验者的口碑反馈,对车辆进一步调试。
另一方面,通过上汽大众针对年轻化消费群体的举措来看。途观X、威然等车型都陆续搭载了MOS智慧互联系统,车辆不断提升的智能网联水平将极大地迎合年轻人的用车需求。
目前,上汽大众对于下一代在线车联系统的开发,从营销端到车机端的布局都已经基本完成。
明年的中期改款车型也将有两个最大改变,一个是更为年轻化的产品造型,另一个就是全线产品都会搭载新的车联系统,从内到外紧随汽车消费潮流。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根据上汽大众明年将要交付的纯电动车型ID.4 X,了解到上汽大众未来将把“X”加入到ID系列产品的命名中。此前,上汽大众销售公司总经理贾鸣镝就曾对“X”进行释义:创变的勇气、无限的可能以及上汽大众与未来接轨的决心与信念,而在我们的解读中,“X”更像是一个“四相”交互,将品牌、品质、产品、用户链接到了一起,展现出大众“供给侧改革”的最大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