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汽车 > 新闻正文

我们采访了三位特斯拉新老车主,发现里程焦虑可能是个伪命题

【TechWeb】11月,Model 3以21604辆再次荣登国内新能源销量前三。同时,就在几天前,从未收到任何广告的权威杂志《消费者报告》评选出美国最佳豪华车为Model 3和Model S。

随着特斯拉用户数量的持续增长,车主的声音更加多样化。知乎等平台也出现。“为什么很多人说特斯拉很差,但销量还是那么好?”问题。最近TechWeb采访了三位特斯拉车主,带着他们的顾虑,问了他们一些为什么选择油电,是否真的有里程焦虑,自动驾驶是否可靠的问题。

魏老师:多收的金额已经6000公里了,全家打算开车去三亚

魏先生从事汽车行业,对传统油罐车的优缺点了如指掌。

但魏先生第一次体验S型时,就被特斯拉的产品理念深深打动,在3型国产化6个月后下单。在购买这款车型3之前,魏先生有些里程疑虑,但在产品使用过程中亲身感受特斯拉的密集充电网络后,这种焦虑完全消除了。

问:作为一个多年的油罐车车主,有哪些巧合让你决定换电动车?

w:首先,体验过Model 3之后感觉很好。第一次去华茂店试驾的时候,特斯拉的自动驾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另一方面,电动汽车比燃油汽车便宜,所以他们下了订单。

市场上也有一种说法,——“6秒俱乐部”,也就是很多106秒内的车都有百万级,而特斯拉的车却很容易达到最低水平,花一点小钱做大事是很爽的。

而且买车后的成本很小。以前是改装车,对燃油车的成本有很好的概念。燃油车的日常维护费时费力,电动车只需要换玻璃水和雨刮片,仅此而已。

问:自动驾驶和主动安全的体验如何?

W:我很想买W:FSD,但是家里人反对。尤其是我老婆,她觉得你停不下来。你觉得这能是一回事吗?不过后来想想,因为FSD可以算几万的东西,现在涨了8000,理性购买就更有必要了,不能一下子决定。现在想想,我老婆当时是理智的。

要是有折扣就好了,希望特斯拉能团购,再来个FSD,哈哈哈。

虽然没有装FSD,但是有一次送孩子上学的时候,一辆车突然从一条比较窄的路右边出来。我当时以为可以到,但是有点快,特斯拉就帮我停了下来。这是我拿起车后第一次特斯拉主动停车,帮助我避免了一次事故。

当时孩子的书包和一些其他的东西都乱七八糟的散落在车上,但是孩子坐的很安全,所以问题不大。

网上说有个“鬼闸”问题,我还没遇到。

当被问及是否会把特斯拉介绍给身边的朋友或亲戚时,魏老师无声地笑了。“我多收的里程已经达到6000公里了,已经推荐给四个车主了。天津不需要摇新能源号。后来我推荐了同事和领导,他们的接受度还是很高的。”

问:你怎么看待马斯克?你平时看他的新闻吗?

女:我一定会看到的。我觉得他是一个真正能改变人类历史的人,这种人对人类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买了特斯拉,大家都说是韭菜什么的,但我真正的想法是,我愿意给他钱去开发新的东西,造福全人类。

这个很有意义,哪怕贵一点,我都会做。

最后,魏先生还表示,很期待和全家人一起开特斯拉从天津到三亚。全线有完善的多收网络,一路行驶不会出现里程焦虑。

利昂:我非常同意马斯克的“第一原则”能找到工程师文化的共鸣

2020年夏初,里昂买了这款蓝色Model 3。

早些时候,特斯拉开始依附于SpaceX的术语翻译。在理解了马斯克所倡导的企业文化之后,他认为自己对工程师文化的理解也与马斯克产生了共鸣,对“第一原则”有了自己深刻的理解。

问:你是什么时候决定买特斯拉的?

利昂:可能是今年夏天。但其实国内第一家特斯拉店(芳草地店)开张就种草了,只是当时预算有限,没有买。后来型号3从31万降到27万左右,我就一心买了

···不过,下单前还是焦虑了一晚上。

Q:为什么焦虑?

Leon:如果买了发现不行怎么和家里交代?充电问题怎么解决?

好在我家和超充站很近,大概4、5公里,如果家充搞不定就去那边充。又看了B站上的一些评测,最后下定了决心。

Q:您对Model 3的操控性有什么印象?

Leon:一个词概括的话就是——平顺。我买车前后试过小鹏、比亚迪,最早还试过腾势,Model 3是操控性最好最平顺的。

Q:您选择了特斯拉的产品,是否同样也认可创始人马斯克的愿景和理念?

Leon:我很认可马斯克“推动可持续能源发展”的愿景,尤其是在我们这类能源消费大国,非常有必要。

而且,我最早关注到他的是“第一性原理”,这是希腊亚里士多德提出来的思考方式。什么意思呢?简单地说,就是你做事情要抓住最核心的东西,避免臃肿。

包括SpaceX、Tesla,马斯克认为这些产品的核心是“软件控制机械”,将传感器细分到各个底层,集中用软件检测、控制。所以,我们看到它和传统油车不在一个层面,无论是主动安全还是辅助驾驶。

Q:自动辅助驾驶有没有给您留下深刻印象?

Leon:有两次。第一次是刚买车那段时间,我在快速路上行驶,已经打了转向灯准备向右变道,我觉得后面那台货车会让我,但其实没有。这时车突然反向打轮,轻轻地摆了一下就回正,躲过了后面那台正在加速的货车。

我当时很震惊,如果晚一点就撞上了。

第二次是下午六点钟左右,天刚刚黑,但路灯还没亮。我下辅路的时候前车突然变道,也不知道是什么触发了特斯拉警报,我下意识打了方向后才看到辅路上一个逆行的行人。那次如果它没提醒我,出事的概率非常大。

传感器能看到比人更多的信息。油车不可能给你这么多成本空间装传感器,特斯拉把这么多钱花在了主动安全的硬件上,这让我很有安全感。如果不是亲身经历,别人是无法理解的。

Max:4年开了10万公里,特斯拉是正确的选择

就职于一家头部互联网公司的Max,思维活跃且乐于接受新事物,在成为第一批Model S车主前,曾换过5、6辆燃油车做代步工具。

然而就在几年前,纯电汽车的接受度还远未达到今天的水平,Max的家人对于特斯拉也心存顾虑。直到2016年,妻子送给他一本《硅谷钢铁侠》,Max才发现自己被马斯克精神和特斯拉产品双重感召,并在金港的一次试驾活动后,和妻子双双下定了购买决心。

Q:作为第一批Model S车主,当时买车时心情如何?

Max:我记得是16年的4月份下订单,选了颜色、内饰,选装了FSD,大约等了2个月。

当时Tesla告诉我生产完成之后,给了我一个船号,每天都可以查海运进度,发出到哪了,几月几号行驶到什么位置。

看着它一点点跑到中国,到达天津港,然后陆运到北京亦庄交付中心,这个过程只有老车主能享受到,现在回忆真是很愉悦的过程。

Q:四年下来,您这台Model S开了多少公里,电池衰减明显么?

Max:已经开了10万公里。我刚提车的时候,充满电可以跑425公里,这是实测过的;现在满打满算能到400公里。4年相当于衰减了25公里左右的续航,我觉得还是可以接受的。

到冬天会明显下滑一点,因为需要更大的空调和座椅加热,但是够用。以前一周充一回,现在还是。

四年前,特斯拉不像奔驰、宝马、奥迪一类百年汽车老牌名声在外,大家对这个品牌是陌生的,新能源的概念也刚起步。

后来我给同事介绍这台Model S,会听到许多顾虑,担心性能、担心漏电、担心它有辐射…这几年好多了。

伴随特斯拉在中国的成长,Max目睹了特斯拉充电网络的密集扩张,以及这台Model S的所有重大OTA升级。

Q:这四年来,您觉得特斯拉有哪些变化,或是说这台车有什么变化?

Max:4年前充电站没有这么普及,现在北京任何一个角落,5公里内都能找到超充桩,所以不会有太强的里程焦虑。

现在来看,4年前选择特斯拉是正确的。

我们的手机更新是非常快的,能一直维持用户的关注和兴趣。特斯拉也一样,每次OTA升级都像开新车,都能带来惊喜。一般它会两个月更新一次,我印象最深刻一次,是V8.0版本,提升了界面响应,不再延迟,可以折叠,有多浮窗;座椅记忆功能也加了进去,我一米八多的身高上下车就显得非常方便。

很多人喜欢把电动车比作手机,一年一换代,但特斯拉不一样,我觉得它确实是早买早享受,不会因后来的车型更先进而显得落后。

结语:

特斯拉从定义汽车OTA开始,就不断为车主带来意想不到的智能体验,这一切都让特斯拉车主有种“常开常新”的满足感。随着更多功能通过云端释放,这个大型“数码产品”也切实让用户体验到了伴随品牌成长的快乐。

另外,特斯拉在同级别新能源车中,操控性和续航能力表现突出,随着这家公司V3超充网络的建设,国内多数地域的购车者都能享受到油车一般的补能体验。尽管冬日里,电池续航会略有缩减,但其实车主们也在学习特斯拉的续航与便捷的“平衡术”——找到补能节奏,减少里程焦虑。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