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传统汽车监督检查结果,通报了近期组织的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结果。包括一汽大众、江淮汽车和奇瑞汽车在内的乘用车制造商被工业和信息化部命名。
据悉,在卡车、专用车、拖车、乘用车等四大类传统汽车产品的监督检查中,24家企业的24款存在生产一致性问题。
其中传统乘用车涉及3家公司3款,涉及车内后视镜、座椅头枕、液压刹车软管的厂家名称与《公告》备案参数不符,不符合《公告》的管理要求。三家车企分别是江淮汽车、一汽大众、奇瑞汽车,三家产品分别是2019年JAC锐锋至尊车型、2019年大众宋探索豪华版、奇瑞捷途。
具体来说,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HFC6480E1CTS多用途乘用车,即江淮锐锋S7,车内后视镜生产厂家名称与备案参数不一致;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的FV7149LCDD轿车为歌曲探索,其他乘员座椅头枕生产厂家名称与备案参数不符;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生产SQR6471F01T9多用途乘用车,即捷威X70。然而,液压制动软管制造商和侧转向信号灯制造商的名称与归档参数不一致。
在传统货车方面,命名了11家企业的11款车型,制动系统、侧后保护装置、(OBD)系统故障指示灯、标志等项目不符合国家标准或管理规定;传统特种车辆方面,五家企业五款产品存在反光标识、产品标识内容、标志等不符合国家标准或管理规定的项目;传统拖车方面,五家企业的五款产品,包括仓门结构、刹车系统测试部件、标志等项目,不符合国家标准或管理规定。
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对上述检查中发现的生产问题一致的车辆,将按照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此前,2020年11月,工信部组织了乘用车、客车、专用车三大类新能源汽车产品的监督检查,北汽集团、广汽集团、广汽本田、比亚迪汽车、吉利汽车等25家汽车企业均发现产品不符合标准。
2020年12月,工信部对上述25家汽车公司进行了约谈,并做出了处理决定。工信部根据违规情节轻重,依法撤销或暂停违规产品《公告》、暂停新能源汽车及新产品申报,并将违规信息纳入企业信用记录,并纳入后续重点监管对象。
(本文来自《The Paper》,更多原创信息请下载《The Paper》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