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长城没想到坦克300(参数图)上市后会如此火爆,开始把坦克拆分成独立品牌。
如你所见,长城汽车最近申请了一个全新的LOGO。形状印有字母“tank”,中文意思是TANK。但是,到目前为止,长城并没有被官方宣布或否认,这让猜测坦克的独立性更有可能。
众所周知,坦克300的市场表现确实不错,但作者要让坦克独立还为时过早。即使对于长城来说,也不可避免的会取得一些伟大的成就,利大于弊。
300号坦克是破坏者
可以说,在WEY的产品序列中,坦克300是WEY品牌崛起的重要推动者。今年1月,WEY品牌销量突破万,坦克300的贡献不可或缺。然后我们来分析一下坦克300是怎么着火的。
长期以来,硬核越野车因为起步价40多万一直是小市场。坦克300的出现颠覆了越野车的格局,是个小市场。起步价17.58万,大大降低了硬核越野车的门槛。
除了车身外观的复古趋势,坦克300这个名字本身就比较出圈。
各种因素的结合,使得坦克300上市后的第一个整月就有了不错的成绩单,1月份销量达到6018辆,这是连丰田普拉多都没有得到的成绩。
这么说吧,就算是我以前不喜欢越野的朋友,也能因为坦克300而喜欢越野。你觉得这是什么魔法?
不同于WEY对城市SUV定位的偏好,坦克系列未来将专注于硬越野路线。根据之前发布的产品计划,中型SUV坦克600、中型SUV坦克900以及更大尺寸的全尺寸皮卡将在坦克平台上推出。
但是从WEY最近发布的摩卡机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长城未来会在WEY大力发展智能,会配备非常先进的处理器、雷达、摄像头等等。这是WEY品牌未来的发展路线。
虽然坦克300也是一款非常智能的硬核SUV,但坦克系列将继续保持高发挥的属性,强调驾驶体验和越野通过能力,这与WEY品牌未来的发展有一定的冲突。
但不得不说,长城真的是有折腾能力的,WEY品牌已经设法扬名,现在要把自己最香的车型Tanks 300给独立了。
但是在我看来,逃离坦克对于长城和WEY来说都不是一个优秀的策略。
为了独立和独立
众所周知,WEY是长城董事长魏建军打着姓氏的旗号,立志成为国际高端品牌。但是从WEY目前的表现来看,还是有些不尽人意的。
数据显示,2020年WEY销量为7.8万台,同比下降21.53%,是长城四大板块中跌幅最大的。相比之下,吉利的高端品牌柯灵去年销量为17.5万辆,同比增长约37%,是西屋的两倍多。
这几乎是同一时期,共同发展并被用来比较两个品牌。短短几年,差距这么大。
WEY品牌首席营销官李瑞峰曾说:“坦克300太强,导致WEY品牌的弱化。就像我知道哈佛不知道长城汽车一样,单个产品足够强大的时候,人们往往会忽略母品牌。”这被很多人认为是坦克独立的原因。
但问题是,WEY的忽视是300坦克造成的吗?
= "502.05333333333" src="http://dfzximg01.dftoutiao.com/news/20210305/20210305161728_5d5d1b4e650cbe856db3b1adda23a653_5.jpeg">并不是。
WEY近两年销量逐渐下滑,主要原因是没有在产品方面和哈弗品牌做到有效区隔,VV5的指导价和 哈弗H6 、F7大差不差,技术层面也没有明显高低。
同时,WEY品牌核心技术竞争性也不足以支撑高端豪华品牌的定位,正因如此,让WEY品牌无论内外都形成了严重内耗,也让外界无论对品牌还是产品都没能产生清晰认知。
归根结底,这是长城和WEY自己的原因。
坦克300并没有影响WEY的品牌形象,反而给WEY带来了形象、定位和定价复原的好处,让WEY品牌能够回归该有的位置。
坦克300的17.58-21.38万元指导价,和哈弗产品拉开了价格区隔。又不同于WEY的明确定位,不混入其中让定位再次重合。且吸引顾客到店后,VV系列三款车型的关注度也得到了提升。
可以说,坦克300的出现不但让WEY品牌再次走进了消费者视野,高品牌定位更加鲜明,也让WEY后续产品向更高级别市场迈升的道路有了势头。
相反,如果没有强势车型的注入,坦克300一旦离开,WEY的市场地位只会越来越边缘化。
坦克系列目前仅有一款车型,讨论热烈、订单火爆,固然和产品力息息相关,但也跟破局者先锋效应的成分在其中有关。长城如何保证后续车型能重现坦克300的火爆?
此外,对于长城而言,坦克独立也也是种负担。
越野市场说到底是个相对较小的细分市场,倘若成为独立品牌,渠道、服务体系等等是否会彻底分开?这背后的资金投入与沉没成本,仅依靠当前我国越野市场的体量收益可以覆盖吗?
目前为止,长城汽车旗下运营哈弗、欧拉、WEY和长城皮卡共四大品牌。如果坦克独立之后,将成为第五个品牌。这也意味着,未来长城汽车将同时运营至少五大品牌,更别忘了还有不久前在上海成立,定位高端新能源的沙龙智行。
对于目前体量在每年110万辆左右的长城而言,同时运营五大甚至六大品牌这难道不是给自己增加负担?
再者,不是每进入一个细分市场,就要独立一个专门的品牌。品牌下设产品过于单调,这个细分市场和车型受欢迎的时候还好说,一旦市场欢迎度和影响力不在,整个品牌都将受到较大影响。
为了独立而独立,没有必要。 奔驰G级 车并未影响到奔驰品牌形象和定位,反而还让奔驰品牌更有魅力;宝马M Power也没影响3系、5系的产品形象,进一步深化了宝马品牌的运动形象;铃木越野车 吉姆尼 人气和口碑俱佳的同时,反而还让人们看到铃木在家用车的地位。
再举例,2009年的奇瑞可以说是当时自主品牌一哥,但也正是从那一年开始,奇瑞一口气发布了瑞麒、威麟、开瑞三个全新子品牌。后来但故事我们也知道,在奇瑞力不从心之下,销量逐渐下滑,不得以在2013年将旗下子品牌叫停,开启回归“一个奇瑞”的战略。
这期间浪费的资源、金钱以及时间机会,已经无法估量。
所以,已有先例摆在那里。长城何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