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汽车 > 新闻正文

左手麦格纳右手富士康菲斯克强势复活

《经济观察报》记者高飞昌在沉寂多年后,让曾经与特斯拉并驾齐驱、在美国市场蓬勃发展的电动汽车公司菲斯克(Fisker)复活了。据外媒报道,今年2月底,菲斯克与富士康签署合作备忘录,富士康将为菲斯克生产第二辆电动车。新车型的目标市场覆盖北美、欧洲、中国和印度,预计2023年第四季度正式量产,年产量超过25万辆。

受此消息影响,菲斯克公司(NYSE : FSR)股价从2月24日的开盘价19.20美元上涨至3月2日的收盘价28.25美元,涨幅超过47%。截至3月3日,Fisk的股价为24.44美元,总市值为67.87亿美元。虽然这个市值比不上特斯拉、威来、小鹏、Ideal等美股造车公司,但人们已经看到了传奇公司菲斯克再次回归的势头。

自2020年以来,Fisk不断宣布其在制造汽车方面的新进展。首先,在2020年的CES上,菲斯克高调亮相其首款SUV车型Ocean,随后宣布从民间投资机构获得5000万美元融资,然后通过特殊目的公司(SPAC)成功上市。在与富士康达成合同合作之前,菲斯克已经在2020年10月与另一家著名的合同制造商麦格纳达(Magnada)合作,该公司将生产菲斯克的第一款车型海洋。

很少有人知道的是,菲斯克不是造车界的“菜鸟”,而是造车界的老资历。早在2007年,菲斯克在加州成立,特斯拉在2003年在加州成立。随后几年,同样位于加州的两家新电动车公司展开了激烈的争斗。菲斯克一直被认为是特斯拉最大的竞争对手。

不太为人知的是,2014年菲斯克破产,被万向集团从中国收购。万向收购了菲斯克的资产,组建了新的卡玛汽车。另一方面,2016年,菲斯克创始人亨里克费斯克(HenricFisker)成立了一家新公司,并继续开发菲斯克品牌的电动汽车。于是,菲斯克变成了因果报应和菲斯克,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

卡玛和菲斯克都是最新一轮造车热的参与者。而万能汽车制造的进展如何?菲斯克带着全新的车型归来会给行业带来怎样的全新故事?他们会对曾经的竞争对手特斯拉产生什么影响?

特斯拉的生死对手

特斯拉曾经是美国市场唯一的电动汽车公司。成立于2003年,2008年发布第一款Roadster(参数图)。Fisk在2007年也紧随其后,并在2008年推出了第一款coupe Karma。同样成立于美国加州,面对电动车市场,第一辆车是高端跑车,特斯拉和菲斯克很难不被视为针锋相对的竞争对手。

与特斯拉“外行”的造车背景不同,费利克斯创始人亨里克菲斯克是汽车行业的大玩家。在菲斯克成立之前,他已经在宝马和福特工作了十几年。他的单手设计包括宝马Z8、阿斯顿马丁DB9和V8Vantage等经典产品,曾参与特斯拉ModelS的早期设计。

2008年,特斯拉和菲斯克因为双方的关系发生了纠纷,菲斯克曾经是主机厂和设计供应商。特斯拉起诉菲斯克窃取特斯拉的技术,并利用其开发自己的混合动力汽车FiskerKarma。特斯拉认为fiskercahbuild为ModelS做的设计工作不合格,fiskercahbuild将其最好的想法应用到自己的Karma模型上。最终,诉讼以特斯拉向菲斯克支付110万美元诉讼费而告终。

2010年左右,菲斯克其实比特斯拉更受欢迎。得益于亨里克菲斯克(Henrik Fisk)在汽车行业的声誉和投资者的乐观态度,2009年获得了5.29亿美元的政府贷款支持,售价超过10万美元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卡玛(Karma)也引起了美国众多名人的追捧。

但在短暂领先后,Fisk陷入了困境。因为Karma主要从事跑车领域,不能带来量产。此外,电池组和技术也经常出现故障。2012年,政府贷款和市场融资受到影响,菲斯克陷入金融危机。最终,Fisk被困在资金里,无法继续。亨里克菲斯克(Henrik Fisk)于2013年离开公司,公司于2014年宣布破产。

另一方面,特斯拉第一款车型Roadster也在一场大火后跑不动,也给特斯拉带来了巨大的财务压力。但特斯拉除了整车外还研发了电池系统和动力控制系统,马斯克旗下其他公司的现金流可以供血,让特斯拉一路跌跌撞撞,支撑不下去了。随着2014年特斯拉ModelS开始量产,特斯拉终于进入了一个相对良性的发展阶段。

破产后的菲斯克被多方竞购,包括中国零部件公司万向集团和李泽楷的混合技术公司。经过几次竞争,菲斯克于2014年被万向集团以1.492亿美元收购。至此,菲斯克和特斯拉的第一场较量结束。

宇宙奥秘的运作

万向赢了Fisk,成为当时轰动一时的事件。据业内评论,这是中国企业又一次成功收购海外汽车公司。真心诚意地

造车的万向集团而言,收购菲克斯意味着它正式完成了从汽车零部件到整车制造的闭环。早在收购菲斯克之前,万向集团就在2013年以2.57亿美元收购了A123电池公司,这家电池公司也是菲斯克的电池供应商,加上菲斯克这个整车品牌,万向相当于拥有了零部件、电池、整车等电动车生产的全产业链。

2014年,还是中国电动乘用进入爆发期的前夜,当时蔚来、威马、小鹏等新造车公司也才刚刚进入成立阶段。与众多新造车企业相比,万向集团一出道就站在了高点。当时所有人都盯着万向,认为它可以一举重振菲斯克,继续与特斯拉正面掰手腕。

起初万向的动作的确很快,2015年,菲斯克汽车技术集团(FiskerAutomotiveandTechnologyGroup)宣布更名为卡玛汽车公司(KarmaAutomotive),公司名字也随后改为karma电动车公司,并在2016年6月基于Karma推出了一款车KarmaRevero,在美国南加州下线。此后万向又着手在中国建厂的计划,其申报的年产5万辆纯电动乘用车项目通过审批,获得了全国第六家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

不过令人意外的是,在热闹了两年后,Karma的发展却陷入了低潮,KarmaRevero一时间没了动静。而同时期,特斯拉Model3已经准备量产。蔚来、小鹏、威马、理想等企业也纷纷量产第一款车,但万向的Karma却只是在2016年象征性地向中国进口过几十辆,用作测试。2017年10月,万向集团前董事长鲁冠球逝世,进一步让万向造车的前景变得飘忽不定。

2018年11月,工信部的第1批《特别公示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公告中,万向电动汽车由于在12个月以上的时间里没有生产新能源汽车产品,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被暂停。

直到2019年,万向集团才有了新动作。万向集团总投资2000亿元的创新聚能城在杭州开工,这个工程包含锂离子动力电池、新能源乘用车、国际金融科技社区、智慧城市CBD社区、研究院等12个重点项目,将年产80Gwh的锂电池和年产5万辆增程式电动乘用车。后在2019年的上海车展上,Karma汽车带着 KarmaReveroGT、KarmaPininfarinaGT、KarmaSC1VisionConcept三款全新设计的豪华电动车首次参展,向外界传递品牌“重启”的信号。广州车展上,KARMAREVEROGT/GTS正式公布预售价,预售价区间为178万元-218万元。

根据Karma汽车此前的规划,在现有的增程式平台K11.0、K12.0加大投入,并计划在2021年打造全新的K3.0纯电动车平台,作为萧山5万辆增程式纯电动乘用车项目的基础。此外,卡玛还将基于K3.0平台打造全新的V-平台,以中国主力市场向全球扩张。KarmaCEO周亮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2021年公司将会通过全球组装的方式,使全球销量达到3000台。

但目前看来,万向造车的进度仍旧是一个谜团。一方面,万向创新聚能城的建设推进并不顺利,频频传出停工的消息。另一方面,Karma汽车的量产一直未有进展。外界分析指出,这或许与万向集团的资金支持不力有关。

根据万向集团旗下零部件上市公司万向钱潮的财务数据,2019年,万向钱潮实现营收为105.8亿元,同比下滑6.87%,出现近20年来的首次下滑;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36亿元,同比下滑25.82%。2020年前三季度,万向钱潮实现营业收入74.9亿元,同比下降2.1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6亿元,同比下降28.86%。

菲斯克二次创业

虽然经历了破产和被万向收购的波折,亨利克·菲斯克并没有失去继续造车的希望。2014年万向收购菲斯克时,收购了技术、团队和工厂等资产,但并不包括菲斯克的品牌,这为日后菲斯克的卷土重来提供了可能。在2016年,亨利克·菲斯克创立了新的菲斯克汽车公司,开启二度创业。

有了第一次创业失败的教训,菲斯克这一次作出了诸多改变。在产品上,从过去的高端小众跑车切换为更贴合大众消费的产品,其第一款车Ocean定位中型电动SUV,起售价在4万美元左右,略低于特斯拉ModelY。在资金支持上,菲斯克抓住资本市场看好新能源汽车的风口,在2020通过特殊收购目的公司借壳上市,并获得了10亿美元的融资资金。从2016年到2020年,短短四年时间,菲斯克完成了华丽一跃。

有了资金扶持,菲斯克开始加快布局生产和销售领域,而不同于特斯拉等公司开设独立工厂的模式,菲斯克决定代工生产。菲斯克分别在去年10月和今年2月,先后与两大国际代工界的巨头企业麦格纳和富士康达成合作,二者将分别代工生产菲斯克的两款车型。

2020年10月,菲克斯与麦格纳达成合作,这是麦格纳首次为电动车初创企业代工。按照双方签署的协议,麦格纳还可以最多收购菲斯克6%的股份。据了解,OceanSUV预计将会在2022年11月正式投产,新车续航将超过300英里(约483公里),预计起售价37,499美元。按照麦格纳总裁斯瓦埃米·卡特吉利(SwamyKotagiri)透露的信息,双方的目标是在2022年销售8,000辆 OceanSUV,2023年销售51,000辆,2024年销售175,000辆。而今年2月24日,菲斯克与富士康达成代工合作,富士康将生产菲斯克第二款车,年产能目标是25万辆。

值得一提的是,在菲斯克之前,富士康已与拜腾汽车、FaradayFuture等新造车公司商讨了代工方面的合作,不过目前富士康与这两家公司的代工合作还没有完全敲定。对于想要在汽车行业开辟全新代工业务的富士康而言,菲斯克也将是它第一家落地的客户。

历经十多年,从第一次创业到第二次创业,菲斯克又杀了回来。当前,电动车的赛道上已经有了很多的玩家,菲斯克另辟蹊径的反向收购上市和代工生产模式,均在行业中走出了一条全新的道路。不过,菲斯克未来还有更长的路要走,目前电动车的大市场在中国,而菲斯克是否在中国投产没有明确的信息。

与年销量已经突破50万辆的特斯拉相比,重生后的菲斯克似乎无意再与特斯拉正面对抗。“我们不想再做一个特斯拉模仿者。这就是其他电动车企或老牌车企正在做的事情。这很好,但我们真的想做一个另类的产品。”亨利克·菲斯克2月25日在接受CNBC(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财经频道)《疯狂的钱》(MadMoney)节目采访时表示,他把Ocean宣传为一款真正的SUV。“这将是我们与其他汽车公司的区别,他们大部分是在制造掀背车或轿车。”他补充说。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