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汽车 > 新闻正文

一个时代的终结?奥迪宣布了这个.

“从尴尬的涡轮时代转向安静的纯电时代也是大势所趋。”

正文|傅

修订|罗琨

对于发动机爱好者来说,一个时代可能即将结束。据央视财经援引德国媒体报道,奥迪将停止研发汽油或柴油发动机,10至15年内将完全转向电动车研发生产。

中信经纬(微信号:jwview)观察到,大众、宝马MINI、沃尔沃、通用等汽车品牌也在近期推出了“全面电气化”的时间表。燃油车的时代会一去不复返吗?中国的情况呢?

奥迪停止开发内燃机。网友:时代结束了

针对上述消息,奥迪CEO马库斯杜斯曼(Marcus duesman)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做出这一决定是因为欧盟实施了更严格的环境要求和碳税限制。对于使用汽油和柴油发动机的现有车型,未来将逐步转换为电动汽车。

奥迪车型数据图

据悉,奥迪5年内将推出20款电动车。数据显示,去年上半年奥迪电动系列运动型多功能车全球销量数据约为1.8万辆,主要市场在欧洲。

一些分析师指出,奥迪的决定是为了配合其母公司大众的电气化决定。此前,大众汽车推出了未来10年的电气化计划,包括在欧洲建立6家电池厂、回收原材料和建造充电桩的计划。2021年底,欧盟将实施欧7排放标准。业内人士指出,内燃机车的时代将在这个标准下结束。

针对这一消息,网友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长清67718:从澎湃的涡轮时代向安静的纯电时代转变是大势所趋。

@青春是旧校服88:哎,我从来没开过6.0T V12发动机,内燃机时代这么快就要结束了。

@ 13:都是为了环保,但是北方电动车的问题总是有影响的。

@养羊之火之星:停止研发是因为目前的燃油发动机研究基本成熟,技术储备完全可以满足燃油发动机升级换代的需要。说实话,作为一个电动车从业者,我并不看好在可预见的未来电动车能取代燃油车。

@左手大头右手长发:坐看传统车企和新能源、新能源车企。

跨国汽车公司正在推动全面电气化

中信经纬指出,近日,大众、宝马MINI、通用、沃尔沃等品牌均宣布将加快全面电气化步伐,并定下时间表。

比如奥迪母公司奥迪ag在第一个Power Day上公布了未来十年的电池和充电技术路线图,加快了电气化进程,并提出2021年全球交付电动车将翻一番以上,达到100万辆;最迟在2025年成为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领导者;到2030年,欧洲市场纯电动汽车的销量将上升到总销量的60%。

3月17日,宝马集团董事长祁浦策在年度财报会上表示,MINI品牌将于2025年发布最后一款内燃机车型,到2030年MINI品牌全面电气化,停止销售燃油车;通用汽车宣布,计划到2035年停止在全球销售传统燃料汽车,并努力到204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3月2日,沃尔沃汽车(Volvo Cars)宣布,将逐步淘汰包括混合动力汽车在内的所有内燃机产品,实现到2030年只销售纯电动汽车的目标,所有车型都将在网上销售。

沃尔沃数据图

除了德国和美国品牌,在日本品牌中,日产汽车也在1月份宣布,其在全球主要市场的所有新车产品将在20世纪30年代初实现电气化。英国豪车品牌捷豹路虎也在春节期间宣布,未来十年,捷豹和路虎品牌的所有车型都将提供纯电动产品。

中国的情况如何?

我们会告别加油车吗?中国的情况呢?早在2020年10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编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以下简称路线图)就发布了。根据路线图,到2035年,新能源汽车将逐渐成为主流产品,汽车行业将基本实现电动化转型。

值得注意的是,参与制定路线图的专家之一、国家新能源汽车创新项目专家组组长王炳刚在论坛上公开表示,技术路线的重要主张之一不是建议制定禁止销售燃油汽车的时间表。“专家组不建议摆脱传统汽车,也不建议设置禁烧,也不提倡中国禁烧的口号。”他说作为一个能源消费大国,

,中国的交通能源仅靠电是不安全的。此外,中国地域广阔,地理、气候、道路、使用环境很复杂,需要多元化的汽车技术和多元化的能源结构。

“燃油车要把能耗降下来,而降能耗最重要的、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油电)混合动力。现在很多研究机构或者企业在努力的提高内燃机的效率,但这更多的是学术上的价值,工程价值并不是那么显著。”王秉刚称,今后15年中国的传统汽车要全面向混合动力转变,实现新能源车与节能车的并举发展。根据新技术路线图预测,到2035年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的比例各占一半。

事实上,中国品牌车企无一不在加速推进电动化的转型。吉利汽车2月就曾发布两个蓝色吉利行动计划,一为主攻节能与新能源汽车,90%是新能源混合动力汽车,10%左右是传统节能小排量汽车;二为主攻纯电动智能汽车,吉利将组建全新的纯电动汽车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15年,吉利就表示到2020年实现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整体销量的90%以上,其中纯电动汽车占比达35%,最终这一目标未实现。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回应称:“这不是战略方向错误,也不是战略执行失败,而是历史时机没有成熟,外部战略条件没有形成,这样的失败例子比比皆是,在中国车企中有,在欧、美、日、韩车企中也有,我们不必为此沮丧。”

其它品牌中,北汽集团旗下自主品牌BEIJING也在去年宣布,将通过全面电动化战略,在2025年后实现全面电动化;广汽集团则表示,在2025年自主板块全面实现电气化,其旗下新能源汽车品牌埃安也实现了独立运营等。

从目前整体的市场份额来看,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汽车销量2月达到145.5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11.0万辆,占比为7.6%,2020年全年这个占比数为5.4%。有分析人士向中新经纬指出,要在2025年实现新能源汽车占比20%的目标,还需要作很多努力。

作为碳排放大户之一,车企进行电动化转型也与全球碳减排目标相关。2020年,中国明确要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今年全国两会上,“碳达峰、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代表委员们讨论的“热词”。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1)上指出,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是重要战略新兴产业,对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希望汽车行业能够顺应绿色低碳发展的大方向,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深入推进产业变革,坚定不移地大力发展电动汽车,加大投入力度。”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