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汽车 > 新闻正文

唐卫国:从过渡消费感知到标准体验再定义汽车品质

2020年,汽车行业的质量问题集中在四个维度:驱动系统、发动机、智能车、变速箱。智能车问题数量增加78%,负性能增加107%,主要涉及自主、美欧品牌;行业十大问题中,换挡受挫,变速箱异常,发动机抖动异常;其中全行业换挡挫败问题的选择比例提高了94%,多在美、德、韩品牌车型。

“目前汽车市场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这就要求企业从‘标杆思维’过渡到‘体验思维’,即放弃与竞争产品的对比,转而更加注重用户体验,根据用户需求开拓新的市场,从而突破品牌竞争的约束,增加自身溢价。”唐卫国说道。

“在中国市场,汽车生产和消费端产品质量评价的‘话语权’正在发生变化,消费者对汽车产品质量感知的锚定水平重新定义了汽车质量。“这是卡里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唐卫国在昨天(3月25日)举行的“2020中国汽车产品质量性能研究成果发布暨颁奖仪式”上,阐述了当前汽车市场产品质量研究的整体背景。

为什么消费者的意见越来越重要?唐卫国告诉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目前的汽车市场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这要求企业从‘标杆思维’向‘体验思维’转变,即放弃与竞争产品的比较,更加注重用户体验,根据用户需求开拓新的市场,从而突破品牌竞争的约束,增加自身溢价。”

唐卫国,汽车质量网和凯瑞赛驰咨询董事长兼总裁

关于《2020中国汽车产品质量性能研究成果》的实用性,唐伟国表示:“实际上,一些汽车企业认为,很多机构的质量评价研究与实际需求之间存在扭曲。在其他机构的研究中,有的投诉低,排名高,但都是冷门的模式。这说明这些产品必然受到用户体验差等各种因素的制约,未能赢得大部分用户的青睐,造成了机构高评分无人购买的困境。因此,我们的研究突出了用户的实际体验和汽车体验的维度。”

目前,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生态系统正在重构汽车产业链。在汽车产品质量领域,传统设计和评价体系中的产品甚至与消费者体验相矛盾。在这种情况下,根据具体标准进行的故障次数和其他技术测试都不能充分考虑消费者的感知维度。

基于以上研究判断,凯瑞赛驰咨询依托汽车质量网十年的数据积累,包括2万个样本,覆盖268个城市,对消费者投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坚持问题导向,把消费者的关注放在首位,打破汽车产品质量研究领域僵化扭曲的现状,做出如下判断:

总体而言,与2019年相比,汽车行业产品的整体质量表现有所恶化。行业质量问题的数量集中在四个维度:驱动系统、发动机、智能车、变速箱。智能车问题数量增长78%,负性能增长107%,主要涉及自主、美欧品牌;

行业十大问题中,换挡受挫,变速箱异常,发动机抖动异常;其中,换挡在整个行业中所占比重提高了94%,多为美国、德国、韩国品牌车型;汽车的负性能好于行业平均水平;SUV问题数量超过平均水平;MPV投诉高;自主品牌的负面表现不如合资、奢侈品牌,但投诉程度最低。

每个市场中产品质量表现的第一个模型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