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汽车 > 新闻正文

徐志军:华为投资10多亿美元投资智能汽车研发

外界的声音再大,资本市场再动荡,在“不造车”这件事上,你也不能忽视华为的战略决心。

4月12日,在2021年华为分析师大会上,华为依然没有放开造车。

在经历了风雨飘摇的2020年后,华为通过增强软件能力、加大对先进技术和薄弱相关行业以及智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投资,显示出了巨大的弹性。

“2021年仍然是充满挑战的一年,但这也是华为未来发展战略的开始。”华为轮值主席徐志军坦率地表示:“因为去年,我们有相当多的时间来应对持续的制裁。这一年,我们应该有一些时间来逐步讨论如何去,将来去哪里?”

不过外界更关心的是华为能不能造汽车。在面向全球分析师和媒体的60分钟问答环节中,徐志军花了25分钟回答与华为汽车制造相关的问题。

“这是一个古老的问题。我已经回答过很多次了。我理解大家都认为华为应该造一辆车。华为有品牌有技术,就连小米也开始造车了。”徐志军表达了他对外界声音的理解。“但是,这个决定讨论了很多年,最后还是慎重决定。”

与小米今年1月才开始研究的突发奇想不同,徐志军透露,华为从2012年开始研究汽车行业。

当初华为看到了电动车的机会。“当时,我们想成为一个三权系统。当时还没有自动驾驶的概念。”

随着时代的进步,从电动汽车到智能驾驶汽车,面向未来的汽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在人工智能概念兴起后,智能电动汽车正成为业界公认的未来方向。

在这个过程中,华为也开始发现自己在ICT领域积累的技术和能力在汽车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ICT技术和零部件在未来的汽车上将会越来越有价值。

“这几年来,我和包括中国和外国在内的所有汽车行业的主席和总裁都进行了沟通。大家都说,行业需要的不是华为品牌汽车,而是华为在ICT方面的技术能力,帮助他们打造面向未来的汽车。”

这说明行业需要华为,但不欢迎华为直接造车。

2018年,在华为三亚发布会上,公司最高领导层做出决定,称华为应该帮助汽车公司“造”车,造“好车”,而不是造汽车。

“这个决定至今没有改变!”徐志军强调。“中国现在每年增加近3000万辆汽车。每年每辆车给我们拿一万块就够了。”

但是,华为的志向不仅仅是做一个零部件供应商。华为希望成为汽车必不可少的品牌,让华为定义汽车。

"我们希望与汽车行业一起创造一些新的商业模式."徐志军认为,只有选择一些汽车公司作为合作伙伴,进行深入合作,用华为内部模式打造一些子品牌汽车,真正赋予汽车公司权力,打造面向未来的汽车,华为的价值才能最大化。

华为强大的品牌号召力显然受到汽车公司的欢迎。华为也有很多热门品牌,但徐志军表示,“这种合作不会太多。”

目前,华为公开承认的合作伙伴只有BAIC、长安汽车和广汽三家。

华为正在与BAIC蓝谷合作打造ARCFOX品牌,并将在第四季度与华为合作推出一系列机型。代表华为智能车解决方案华为inside(HI)的标志也将首次出现在生产车辆上。

“我们将结合华为和BAIC的所有能力,为消费者提供不同的体验。”徐志军说。“但并不是华为提供零部件的所有汽车都可以标上这个标志。只有使用华为自动驾驶全栈解决方案的车才能标上这个logo。”

目前,华为的自动驾驶技术已经搭载在极限福克斯阿尔法S上,这是全球第一款搭载华为自动驾驶技术的量产车。4月17日发布的ARCFOX Extreme Fox Alpha S华为HI版,将为人们提供上海人口密集城区的体验。“这辆车可以在市区实现1000公里的无干扰自动驾驶”,徐志军自豪地说,“这比特斯拉的好得多。”

10亿美元用于自动驾驶

徐志军宣布,他将继续加大对智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投资,尤其是自动驾驶软件。今年,华为将在智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研发上投资超过10亿美元。

华为希望通过大力投资自主驱动软件,推动汽车行业的网络化、智能化、电气化、共享化,推动汽车行业与ICT行业的融合,为华为带来长期、可持续的战略机遇。

徐志军直言华为的目标是实现无人驾驶汽车。“一旦实现,将颠覆几乎所有与汽车相关的产业,这也是10年来最具颠覆性的可见产业变革。”显然,徐志军对智能汽车和无人驾驶汽车寄予厚望。

在徐志军提到的华为面向未来的五项举措中,几乎每一项都与汽车密切相关。

在主动定义5.5G的时候,有一个机器应用到了汽车场景

会。

在HCS(通信感知融合)场景中,华为期望5.5G能够支持通信和感知融合,提供厘米级的高精度、低功耗室内定位服务。徐直军举例说,“很多人可能有感觉,一旦开车开到室内停车场导航就不行了,但是,如果用5.5G覆盖,就可以享受更好的定位服务,因而更好的停车场导航。”

在打造全场景无缝的智慧体验的举措中。徐直军提到了华为HarmonyOS,这是一个面向全场景的分布式操作系统,目前,该操作系统已经在华为智慧屏、智能穿戴、车机设备已经开始应用。接下来,Harmony OS将会在手机上应用,目前已经有20家硬件厂商、280家应用厂商共同参与生态建设,预计2021年会有40+主流品牌、1亿台设备成为HarmonyOS体验的新入口。

在通过技术创新,降低能源消耗的举措中,徐直军强调,华为最大的价值是通过技术创新,帮助各行各业持续降低能源消耗,着力实现低碳社会。他用汽车三电系统举例,“我们一直在做电动车的三电系统,华为通过为电动汽车提供多合一电驱动,将电驱动系统的能效从86%提升到了89%,提高了3个点。这意味着电动车的续航可以增加4.5%。”

在努力解决供应连续的第五个举措中。徐直军谈到了芯片短缺的问题。目前,芯片短缺也困扰着整个汽车行业。

他认为,由于美国对华为的制裁,造成全球企业对于芯片的恐慌性备货。这种恐慌性的备货,是造成今年全球半导体供应紧张和供应短缺的核心因素。

徐直军呼吁,“要让半导体产业回归正常的秩序,避免更大的危机,根本的答案是共同重建全球信任,尽快恢复全球产业链的合作。”

(车云网)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