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公安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深化“管理服务发布”、“我为群众办实事”等12项便民措施,进一步提升交通管制服务便利性。本次会议的亮点是电子机动车驾驶证将在试点基础上实施。
三个城市的电子驾照与纸质驾照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10日,记者从公安部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为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减牌便民,提高网上政务服务水平,公安部决定从2021年6月1日起在天津、成都、苏州试点电子驾驶证,为驾驶员提供网上“亮证”、“亮码”服务,更好地方便人们的商务出行。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副局长刘表示,电子驾驶证具有统一性、实时性和安全性三大特点:通过“交通管理12123”App发放,电子驾驶证样式全国统一,与纸质驾驶证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电子驾驶证通过国家公安交管电子驾驶证系统生成,动态显示驾驶证状态,便于实时查询、实时展示和实时验证;采用数字签名防伪技术,有效防止篡改和伪造,保证电子驾驶证的真实性、唯一性、安全性和可靠性。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保证电子驾驶证的申请效果,三个试点城市发放的电子驾驶证在全国范围内有效。
据了解,公安部将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扩大”的原则,在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信息系统,完善配套系统,拓展应用场景,下半年选择部分地方扩大试点,2022年在全国全面推广。
小型自动汽车测试:减少项目,速度更快
据了解,从2021年6月1日起,驾照考试的内容和程序将进行优化。小型自动车复试取消了“坡道定点停车起步”项目,考试次数从5次减少到4次,更接近实际驾驶操作要求,减轻了考生的考试负担。小型自动挡汽车考试科目3考试间隔由科目1考试合格后的30天调整为20天;大中型客车驾驶证,科目三考试间隔由40天调整为30天,减少了考试等待时间。申请异地小汽车分科考试,申请变更考试地点的次数由1次调整为不超过3次。据估计,新措施实施后,每年将有2000多万新驾照受益。
老小区停车难吗?允许支路临时停车
据报道,为了缓解旧城区“停车难”的问题,我们将充分利用旧城区周边的道路资源,选择合格的支路,允许居民在夜间、周末、法定节假日等有较大的基本停车需求。临时停车;方便老人享受交通管制服务。60岁以上老年人可以使用亲友的“交管12123”App账号,亲友可以办理网上机动车牌照和驾驶证,提高老年人享受智能服务的便利性。这项措施将使2000多万司机受益。
此外,为了帮助提高货运物流和运输效率,将出台进一步便利卡车进城的措施,当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将全面调查禁止卡车24小时通过城市的“一刀切”政策。清理和调整公安机关制定的禁酒政策
与商务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合作,在天津、太原、沈阳、上海等20个城市开展试点。小型非营运客车二手车登记“跨省”,车辆交易登记一地办理,档案网上电子化传输。
办理交管业务的网上委托
申请人在现场办理机动车登记、更换驾驶证、车辆牌照等交通管制业务不方便的,可以通过“交通管制12123”APP委托他人代为办理,无需出具纸质委托书,减少证明材料数量。
帮助退役军人兑换驾照
推动与军队相关部门建立驾驶证信息网络核查机制,方便军队和武警部队地方驾驶证换发,实现信息自动核查比对,避免往返核查,提高工作效率。
促进海外(边境)人员驾照的更新
因新冠肺炎疫情出国(境)不能回国(境)的,可及时申请换发驾驶证、合格证和提交身体状况证明,并可委托国(境)内人员申请延期。
在线核实机动车抵押信息
积极推进公安交管部门和银保监管部门、金融机构信息网络化,简化抵押登记手续。汽车金融公司、财务公司等金融机构的营业执照和公章统一留存在国家信息系统的,机动车抵押登记时可提交加盖公章的营业执照复印件,无需提交营业执照原件和主合同。
机动车交通保险信息在线核查
全面推进公安交管部门与银行保险监管部门机动车交强险信息共享,实现在全国范围内办理交强险业务时交强险信息的网上核查,使群众无需提交纸质交强险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