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汽车 > 新闻正文

小米的智能驾驶舱可能比车出来的早

距离雷老板宣布“赌上所有荣誉,开始人生最后一次创业”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

和业内朋友聊起用小米造车,总会提到一个共同的观点。感觉有点意思,就想了想,分析了一下,这就是今天写这篇文章的原因。

我们相信,小米造车的诸多优势中,智能驾驶舱最有可能发光。

那么,小米汽车的智能驾驶舱有什么区别呢?

在思考小米汽车的智能驾驶舱之前,首先要考虑一个问题:什么是智能驾驶舱?

看完今天的课文,你可以告诉我们你是否同意我的观点,或者可以一起交流更多有趣的想法。

驾驶舱里有什么?

对于智能联网汽车的解读,我们引用中国工程院院士孙逢春主编的《电动汽车工程手册》中的一段描述:

“智能网络化车辆是指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设备,融合现代通信和网络技术,实现车辆与X(人、车、路、云等)之间的智能信息交换和共享。).具有复杂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等功能。它可以实现“安全、高效、舒适、节能”的驾驶,最终实现可以代替人操作的新一代汽车。」

在这个解释中,我们认为最重要的词是“信息交流”。试想一下,如果环境信息和人的驾驶意图能够与车辆充分交换信息,就意味着真正实现了无人驾驶。作为智能联网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交换”也是重点。

无论是功能手机升级为智能手机,还是传统驾驶舱升级为智能驾驶舱。本质上是信息交流效率的大幅提高。

多模式交互和多屏联动的改进,使得人与车之间的信息交流更加便捷和准确。

从3G(音视频、移动互联网)到4G(高清视频、游戏服务),再到5G,不仅网络传输速度提高,多终端信息交互也越来越多样化。

例如:

语音识别、手势识别、组合指令等。允许用户保存多层次、多步骤的交互操作,提高信息传递效率,增强便捷性;

多屏带来的信息多显示,让驾驶员和乘客在不同的场景中获得所需的信息,会让驾驶和乘坐体验更有乐趣。

这里我们把智能驾驶舱定义为“在电子化、智能化的前提下,通过大幅提高信息交流效率,创造舒适、便捷、安全的驾驶空间”。

小米有什么?

我们认为小米制造汽车有三个核心优势:

一是小米运营智能手机和生态商务多年,营销客户获取能力成熟,渠道管控能力成熟;

第二,雄厚的资本储备使其有能力持续投入研发;

第三,小米运营AIoT生态系统多年,对用户需求的了解相对较深。

而第三点是,我们认为小米汽车和其他汽车厂商的智能驾驶舱中的重要护城河是不一样的。

我们可以看到,打开小米电商App,产品齐全,几乎涵盖了生活的所有场景:

从便携式手机,手表,手环,耳机等。家用电视、电脑办公、厨房和浴室电器等。更智能的安全,智能控制等等。

这些设备绝大部分已经接入了小米的生态网络,而小米的AI能力意味着这些设备可以实现高度的智能互联,大大提高了人与设备、设备与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换”效率。

把它放在我们自己身上,这些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我们举一两个简单的场景为例。

早上:

森林的黎明从小爱心音箱里慢慢走出来,窗帘慢慢拉开,屋里迎来了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咖啡机发出的香味充满了整个房间,提醒你在一天开始的时候吃一顿像样的早餐。

最后一个出门的人顺手拉上带智能门锁的防盗门,空调自动关闭,扫地机器人慢慢驶出充电站清扫地面。

晚上:

推开门的那一刻,玄关的灯自动亮起,家里的窗帘也慢慢拉上。室内温湿度已经很舒适了。

你坐在沙发上,电视是你最喜欢的频道,灯光是舒适的色温。不管外面的世界有多吵,进了房间都会觉得很舒服。

这些都可以通过成熟的物联网生态系统带给用户。

小米的优势如何应用到驾驶舱?

“汽车家庭互联”是前几年提出的概念

。在车上开启家里的空调,在车上和家人视频通话,通过家里的设备,查看汽车的状态,等等。

但很可惜的是,截至目前,「车家互联」并没有哪个车厂真正的落地。主要有两个较为大的阻碍:

第一 ,车与家居平台之间的信息交换障碍

为了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车企需要对接不同的智能家居平台,例如京东家居、百度家居、小米家居等。而多平台的加入,必定造成在功能层面、交互体验上的取舍,大大降低了用户的可用性。

第二 ,家居平台与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换障碍

用户的家中的家电大多数品牌不一致,多数设备也无法联网,即使是可以联网的设备,可接入的平台也不同。

小米几年前就宣称,小米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物联网平台之一。依此推算,小米汽车可以完美解决这两个问题:

一方面,车对于用户来说,是仅次于房子的大额商品。相对于一台车,千百元的家电并不昂贵。为了生态闭环体验,在购车后购买相应的家居设备,用户的消费心理门槛会相对较低。

另一方面,我们认为小米汽车的车主,很可能在购车之前就已经是小米智能产品的用户。这样人—车—家之间的无缝衔接会很容易实现。

我们认为, 小米汽车是最有潜力率先将「车家互联 」落地的品牌 。

除了「车家互联」外,小米汽车的座舱,也可实现智能设备上车。例如:

小米的蓝牙耳机,小米的 K 歌麦克风、小米的摄像机、小米手表、小米摄像头等交互的出入口。

拿小米的 K 歌麦克风举例,传统车厂、新势力车厂要实现该功能,需要寻找麦克风厂商和 K 歌软件供应商合作,麦克风本身价格昂贵,向 K 歌软件也要支付一定的费用。而小米汽车还未制造,就提前解决了这个问题。

小米的手持摄像机,用作车载 Vlog 拍摄器;小米的手表,用作驾驶员健康状态监测器;小米摄像头,用作远距离车辆监控。

另外,我们注意到,小米有一个神奇的小米碰碰贴,已经出到了第二代。产品的商详页是这么介绍的:

「将小爱音箱相关信息写入小米碰碰贴,只要用手机碰一下,就可以将手机正在播放的音乐转到小爱音箱上,再次触碰可以接力回到手机播放。」

「将小米电视相关信息写入小米碰碰贴,只要用手机碰一下,就可以将手机正在播放的视频投到电视上继续播放。」

另外还有碰一下,启动起床模式、离家模式、回家模式、观影模式、晚安模式等。

如果小米碰碰贴的技术移植到车上,碰一下手机上规划好的导航路线传递到车机,碰一下手机上的音乐用整车扬声器播放,碰一下手机上的视频在车内屏幕续播……

总之,具备智慧互联的小米生态,在「信息交换」便捷和高效的前提下,可以在智能座舱里幻化出各种前所未有玩法和体验。

以上都是我们对小米汽车的一些猜想,壮士断腕般悲壮的雷老板会给年轻人带来什么样的汽车呢?我们拭目以待。

当小米汽车在市场上成功完成「惊险一跃」之后,意味着小米的 AIoT 生态又下一城。彼时,我会觉得一句 slogan 特别适合小米汽车:

「小米生态网,捕捉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

(车云网)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