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被人怼了?《300英雄》“葫芦娃”被告侵权,罚款50多万元!
而这个侵权无数却一直安然无恙的游戏,最近终于提到了铁板,被狠狠地怼了!
中青宝公司发行的游戏《300英雄》中,有出现过战士娃、猎人娃、牧师娃、骑士娃、术士娃、法师娃、盗贼娃这七个英雄,不仅英雄的角色外形与美影厂的动画形象葫芦娃相似,该游戏在进行推广宣传时,也是打着葫芦娃的概念,明示游戏中这七个英雄就是葫芦娃,因此构成了侵权。
美影厂并没有授权《300英雄》的开发商或发行商使用葫芦娃的形象,于是将这两个公司告上了法庭。最后,法院宣判中青宝与跳跃网络够成对葫芦娃作品改编权的侵犯,负责推广宣传的星游公司则是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以及构成了虚假宣传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300英雄》的开发商和发行商在侵权了这么多作品后,终于碰到了美影厂这个硬气点的,吃到了点苦头。据悉,国内已经有很多家游戏厂商因为侵权葫芦娃而被美影厂告到法院去,并支付赔偿金了。
《300英雄》此前未经授权就擅自使用了大量日本动漫里的角色形象,但因为侵权案件属于自诉案件,所以日本那边的商家们不知情也不上诉的话,该游戏也就还可以美滋滋地运营着。如今这游戏终于被怼了,大多数网友们的态度就是:大快人心!
明星投资成功学:周杰伦投资3千万开KTV,黄晓明卖红酒年赚1500万
一切伟大的创造都于学习和模仿。创业邦推出邦TOP栏目,摸索成功商业案例中的规律,寻找优秀企业家的共通点,自制或整理成为大小榜单,呈现给大家。栏目注重案例性、指导性、趣味性。希望为正在创业,心存疑虑的你答案。
9月16日23点,周杰伦最新单曲《说好不哭》上线。轰动在意料之中,热度却是前所未有——音乐热搜第一,知乎热榜指数过亿,热搜一次性上十几条,朋友圈大量刷屏,音乐的服务器一度崩溃。
粉丝更是用强大的购买力印证了这位华语乐坛“顶流”的影响力:截至9月17日18时20分,周杰伦的新单曲在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三个音乐平台销量突破695万张,销售额超2000万元。
周杰伦的流量大数据,更是牵扯出他背后的商业版图,实际上,作为音乐人的周杰伦还有另一种身份——投资人。在“杰”帝国的版图中,出现了越来越多餐饮、电竞、KTV等领域的投资。
如今的演艺圈里,除了周杰伦,还有黄晓明、任泉、黄渤等既是明星,又是创业者,也是投资人等等,在一系列斜杠后,最热的是投资人,他们通过演艺事业名利双收后,在投资领域也展现了出众的智慧和眼光,接下来,创业邦(ID:ichuangyebang)就来盘点下在创投圈的大明星。
TOP 5:“百亿票房演员”黄渤
投资影视出品以及商业投资
代表者:《一出好戏》
涉足商业,黄渤属于后来者。
从酒吧驻唱、钢材老板、片场龙套到如今的国民演员,从不断刷新票房记录的影帝到导演、出品人、投资人并全方位涉足商业,他都是后来者逆袭上位。
图片于图虫
与其他明星选择进军副业不同,黄渤将目光投向了影视出品以及商业投资。
截至目前,在企查查搜索黄渤的名字,有16家企业与之相关。其中北京7家,浙江4家,其他地方5家。以影视文化公司为主,投资公司有5家。
:企查查
2011年8月,黄渤宣布成立个人工作室。据悉,工作室除了打理黄渤的日常工作外,也会出品和承接影视项目。
《人再囧途之泰囧》是黄渤工作室参与投资的第一个项目,这部电影拿下当年的华语片票房冠军,投资人黄渤在接受采访时开玩笑道“作为投资方老板,投得太少了,我没有分到多少钱,看着票房一路高涨,我是越来越后悔......其实投资都是这样的,在挫折中不断总结经验。”
吸取教训后,在《厨子戏子痞子》《亲爱的》《心花路放》中,黄渤选择了以片酬入股,其中《亲爱的》总体毛利率达到83.7%,《心花路放》更是凭借3500万元制作成本拿下近12亿的票房,无疑让黄渤赚得钵满盆满。
从2013年开始,黄渤先后在海宁、上海、北京、霍尔果斯四地注册了以当地为名的瀚纳影视公司,形成了自己的瀚纳体系,这四家公司最大的投资方为黄渤。
2015年,黄渤商业之路开始全面开花。这一年,他瞄准资本市场,与章子怡同时加入黄晓明、任泉、李冰冰创立的Star VC。
从2017年开始,黄渤的瀚纳体系不断发力,接连出品了《记忆大师》《西游记女儿国》和《一出好戏》,其中黄渤导演处女作《一出好戏》,取得了口碑与票房的双丰收,最大的获利方都是黄渤。
黄渤旗下公司出品的电影
:影视投资人
同年,黄渤工作室还为黄渤量身推出了一个二次元形象——黄逗菌。“黄逗菌”是由黄渤配音的90秒动画短视频。主要内容为有处女座纠结性格的男主角“黄逗菌”从二次元来看三次元世界的种种奇遇。
这部二次元定格动画上线不足24小时播放量便突破千万,全网平台播放量破亿。
黄逗菌截图
黄渤还有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身份——阿里影业的股东。2012年文化中国收购了黄渤持股的北京逆光顺影公司,2014年阿里巴巴收购了文化中国,更名阿里影业,黄渤间接成了阿里影业的股东,只是在阿里影业中具体占有多少股份,没有公开资料可以查询。但可以明确的是,黄渤当初在逆光顺影的股份高达44%。
北京逆光顺影公司股权
:企查查
当然,在商业投资上,黄渤也不全是顺风顺水。比如,黄渤持股的西安曲江春天融和影视文化有限公司本可以被收购,但最终遭遇滑铁卢。原本可以坐收“1.7亿股份”巨额财产,最后却泡汤。
TOP 4:“音乐投资人”胡海泉
投资光电、新能源、股票等传统领域,也有手游、社交等手机应用
代表作:土曼科技、龙之召唤
在中国创投领域,有这样一位“被音乐耽误的企业家”。他是歌手、制作人、投资人、企业家;他还曾就读于长江商学院,是EMBA27期的一位校友——他就是胡海泉。
早在2006年,胡海泉就独自创办了EQ唱片,首任公司总裁,2010年与陈羽凡共同成立北京巨匠文化,黄健翔、李响等皆是旗下艺人,正是这些创业经历最终让胡海泉走上了投资之路。
公开资料显示,2009年开始胡海泉以个人天使身份参与投资,并投出一家独角兽公司纳恩博科技(Ninebot)。之后,纳恩博成功收购行业公认鼻祖Segway,成为全球最大的平衡车研制、销售企业,估值12亿美金,海泉基金也因此获得数10倍的账面回报。
“生意”越来越多的胡海泉2014年登上了《财富》杂志中文版公布的“中国40位40岁以下的商界精英”榜;2016年7月,胡海泉被评为“2016中国最佳跨界投资人”。他曾这样描述自己:“我不是一个著名投资人,我只是一个著名的投资人。”
2014年,他成立了海泉基金,目前管理着九支基金,规模近10亿元。其投资的九号机器人有限公司已经申请了科创板,这将是海泉基金的第一个IPO项目。从天使阶段就参与了九号机器人的海泉基金,也将在不久后迎来丰收时刻。
海泉基金主要专注于人工智能、消费升级、医疗、文化等领域,包括Ninebot平衡车、铜师傅、朗菲电器、宜洁科技等公司。据了解,目前在其投资的40个项目中有6家企业估值超过10亿元,其中一家估值超过100亿元。
截止时间:2017年2月
伴随着文创产业成为投资热点,2015年11月17日,海泉基金和老鹰基金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拟成立“海鹰基金”,重点投资产业链上的优质文创企业。老鹰基金作为一支同样年轻的基金,主要关注TMT投资与新媒体的投资,在价值主张上和海泉基金有许多不谋而合的部分。
同年12月,海泉基金与中科招商合作,将共同出资设立中科海泉影视文化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
“我做投资不是刷人设。我只是觉得这件事情很有意义,很有价值,就会长期学习。”胡海泉说。
TOP 3:“投资界公孙策”任泉
投资互联网金融、AI、医疗科技等新兴领域
代表作:蜀地辣子鱼餐厅、StarVC基金。
2016年3月,任泉在上发了一条宣布息影,正式从明星转为了企业家。自此,娱乐圈里少了一个任泉,投资圈里却多了一个企业家。
任泉在博鳌亚洲论坛上
图片于图虫
1997年大学毕业后,任泉独立创业,在学校旁边开了第一家蜀地辣子鱼餐厅,赚得了第一桶金。如今这家餐馆,在北京、上海等地已经开了7家分店。有了“辣子鱼”的成功,任泉又陆续投资了“1969酒吧”、“蜀地传说”、“蜀地时代”等餐厅。
与黄晓明一样,作为华谊员工,任泉于2006年投入200万购买原始股,3年后华谊上市,200万变成3000多万的机会让他开始了商业探索。
为了提高自己的投资知识,2010年底任泉去商学院读书,学习管理和经营理念,并决定将自己名下的产业进行整合。把原来的餐厅从上海开到北京,整合资源,改变一人控股的小家庭、小作坊式的模式。
2013年底他与李冰冰和黄晓明合伙成立热辣壹号火锅店,把餐厅标准化和量化,并将这一标准和品牌快速复制。
2014年7月10日,任泉和李冰冰、黄晓明联手共同创立风投公司Star VC。据企查查最新资料显示,Star VC公司中文名为北京大咖联盟投资管理合伙企业,任振泉(任泉的本名)持股18%。
Star VC股权结构
2015年10月,黄渤和章子怡加入Star VC,名人效应加持,为Star VC的迅速成长巨大助推力。而且这个平台还会继续向明星开放。
任泉在《我是创始人》录制现场
为了专注投资,2015年11月27日,任泉解散了成立多年且运行良好的工作室;2016年3月17日,任泉在发出消息宣布自己将息影,并发长文称:“这件事,我思考过一阵子了,然后,我做了一个决定,不演戏了。”于此,任泉破釜沉舟,彻底成为一个投资人。
相较于许多明星爱好投资影视、娱乐、经纪领域公司,任泉却关注当今创投热点科创公司。任泉曾表示,看好互联网金融、AI、医疗科技等新兴领域,并在成立StarVC后陆续投资多家AI、科技相关公司。
两年多时间,StarVC就投资了秒拍、韩都衣舍、坚果电影院、明星衣橱、财加、融360、每日视界、乐逗游戏、量化派、宝大夫、商汤科技等众多项目,涉及短视频、女性时尚电商、互联网金融、人工智能等广泛领域。
秒拍是任泉作为天使投资的第一个项目,后来也是Star VC投资的第一个项目,这个项目获得了极大的成功。11月21日,秒拍母公司一下科技宣布完成E轮5亿美元的融资,一下科技估值达到了30亿美元。
2017年11月16日,互联网金融公司融360旗下简普科技在纽交所挂牌上市。作为投资方,任泉代表风投机构Star VC参与了此次敲钟仪式。
任泉代表风投机构Star VC参与融360敲钟仪式
在《2017中国顶级投资人排行榜TOP50排行榜》中,除了沈南鹏,熊晓鸽,李开复,徐小平这些顶级大佬之外,任泉居于第35位,比国民老公王思聪还要靠前两位。
任泉曾作为Star VC联合创始人参加了博鳌亚洲论坛,并在“青年领袖圆桌会议”上发言,“我不是演员任泉,我是创业者的投资人。”任泉掷地有声地说。
从“当红影视小生”,变成餐饮老板,再成为顶级投资人,曾被王思聪称为“明星里最懂投资的男人”,一路人生升级的任泉,他的成长之路,值得我们普通投资人借鉴。
TOP 2 :“商业霸道总裁”黄晓明
投资涉及餐饮、红酒、医疗、房产、高尔夫球等
代表作:StarVC基金
因为一句“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冲上热搜的黄晓明,可以算是演艺圈里有名的“疯”投了,什么股票、房产、医疗、影视、红酒、餐饮、高尔夫球等,只要能投资的领域,他几乎一个不落。
图片于图虫
由于演员的身份,黄晓明开始成立起个人工作室,在电影上大施拳脚起来。
2009年3月份,黄晓明以10万元注册资本成立了北京泰耀文化工作室,先后投资拍摄了《中国合伙人》 《一场风花雪月的事》《撒娇女人最好命》《何以笙箫默》等多部影视作品。
当然最后票房都不尽相同,从两千多万到五亿多不等。口碑上既有夺得第29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中国合伙人》这样的质量影片,也有获得第七届中国电影“金扫帚奖”最令人失望女演员的《何以笙箫默》。
对比这些影视剧制作上的投资,黄晓明购买华谊兄弟股份股份也被人当成重点案例。2007年,黄晓明签约华谊兄弟,第二年,他就以每股3元的价格购入了180万股华谊兄弟股份,到了2009年华谊兄弟上市的时候,他又增持到360万股。
随着2010年华谊兄弟原始股解禁,黄晓明的股份市值一度增长到1.1亿元,获得了近20倍的收益。此时,黄晓明又前后卖掉了手上华谊兄弟的股票带着上亿的现金完全开始了自己的商业打拼。
初尝投资甜头,独创事业的黄晓明也不再仅仅只是局限于影视投资,还涉足了红酒和高尔夫等领域。
2010年的时候,黄晓明和好友合伙筹了6000万,引进法国拉菲等5大酒庄的红酒来到大陆拍卖,一年就收回了投资资金。尝到了甜头,黄晓明又自己花了107万元再进了一批红酒,8个月后卖掉,净赚1500万元。
红酒生意的合作赚到钱后,几个合伙人又马不停蹄的投资起高尔夫俱乐部来,同年又成立了北京金帝国际高尔夫俱乐部。合伙人之一的曾志伟曾透露,在高尔夫项目上,他们几个合伙人获益颇丰。
而谈论起黄晓明的生意经,不得不提的是其在投资圈的建树。2014年黄晓明与投资管理顾问张晓婷开始运作明嘉资本,并在2015年出资1000万元人民币将其正式注册为北京明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由黄晓明担任董事长。
该公司成立之后动作频频,先后投资了星座KOL同道大叔、火辣健身、野马现场、火乐科技(坚果)、芭比辣妈、第1车贷、寻拍、一下科技等众多项目,且还参入过多家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项目,投资规模达1.5亿。
在明嘉之后,黄晓明还成立并主控了厦门明嘉天成股权投资合伙企业、上海雄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宁波星鎏股权投资中心等多家投资公司,且又投资了网鱼网咖、鱼泡泡(现在的比心)、住百家、和聚网络等多个项目。
一边运作明嘉资本之时,另一边他也开始和“志同道合”的圈内好友抱团。2014年5月28日,与任泉、李冰冰共同出资组建明星风险投资机构Star VC 。因为Star VC的项目投资确实战绩斐然,最终成功了10个之多。如此计算黄晓明直接或间接投资的公司有数十家。
翻看黄晓明的投资领域,从影视到文娱,从金融到科技,从商贸到餐饮,跨领域广,且最终成绩似乎都还可以。不少人开始调侃:比起投资,演员更像是黄晓明的副业。就连黄晓明自己都曾说过:自己对投资比较感兴趣,多年前和做生意的人聊天时,发现了自己的商业天赋。
据福布斯中国名人榜显示,黄晓明已经连续十多年登上这个榜单,在2018年8月最新一期的名人榜上面,黄晓明以1.7亿元的收入排名第16名。
TOP1 :创投大咖“周董”周杰伦
投资涉及音乐、时尚电商、数码电竞、餐饮等
代表作:魔杰电竞馆
周杰伦曾经在演唱会上对歌迷开玩笑说:“即将上市的新专辑,我写了12首歌,听就好,可以不用买,因为我不是靠这个挣钱。”
图片于图虫
早就不靠唱歌赚钱的周杰伦,独具创投财商——在过去十几年间,小至餐饮店大到上市公司,“周董”没有停下他的投资步伐。
邦哥发现,围绕文创这条主线,周杰伦的投资触角已经延伸至音乐、电竞、综艺等多个赛道,其中不乏与IDG等知名投资机构的合作。
盒饭财经制图
1、音乐帝国
在音乐商业化的道路上,周杰伦音乐版权收入,是其商业路径中的关键一环,但除售卖专辑外,周杰伦也在尝试进行IP剧。
2016年底,周杰伦、方文山分别以最强创意顾问和首席文化官身份加盟爱尚传媒,并将《蒲公英的约定》《爱在西元前》《说好的幸福呢》等十个经典音乐IP影视改编权授予爱尚传媒,进行网剧或大电影的拍摄,完成音乐IP影视化计划。
行业人士分析,凭借这10首音乐IP影视化及周董的电影计划,号称有望给爱尚传媒带动50亿的产值。而这无疑也是周杰伦与其音乐“时代符号性”的情怀价值变现商业价值的一次尝试。
音乐商业的版图外,周杰伦涉足线下业态进行一系列线下投资和商业布局。
2、初探商业
周杰伦最早试水商业是在2005年,和导演邝盛合资在台北开设古董店“Omni by JFK”。不幸的是,古董店并没有经营多久就散伙了。连周杰伦自己调侃说:“老实讲,我做的很多品牌都是倒的,谁会买古董?但就是为了兴趣。”
2005年,周杰伦投资200万新台币与同学开办潮店 PHANTACi,以经营限量版潮流服装、鞋帽为主。PHANTACi首月试营业的时候,先行试卖JORDAN第5代雷射限量球鞋,每双售价6000元新台币的球鞋,开门仅十几分钟就被抢购一空。
如果说投资古董店和潮牌有点玩票性质,那餐饮等行业的投资极具周杰伦个人色彩。
3、个性餐饮
2006年,周杰伦正式进军餐饮业。他投资125万元人民币开了一间意大利餐厅,取名为“mr.j义法厨房”,风格是学院路线,与他拍的第一部电影《不能说的秘密》电影情节类似。
走电影场景路线的餐厅成功让周杰伦大胆复制。2012年,在台北师大商圈开张自己新的餐厅,并以自己在电影处女作《头文字D》中开的“藤原豆腐店”命名;而在电影《天台》上映之后2013年,周杰伦开业“天台食堂”。但无一例外的是,这两家餐厅都于2015年歇业。(2013年“mr.j义法厨房”宣布歇业)
不但自己玩餐饮,还要拉着圈内朋友一起玩。2011年7月27日,周杰伦、刘谦与刘畊宏合作投资DejaVu音乐魔术餐厅。
餐厅的初次试水,有成功也有失败,而这也开启了周杰伦“MR.J”品牌的征程。
4、跨界投资
2011年,周杰伦入股香港上市公司文化传信,成为旗下游戏社交平台Ucan的股东,正式进军社交网站。
2012年初,出资3000多万元人民币与西安真爱投资集团合作,在西安开了一家以自己特有符号“范特西”命名的 KTV“真爱范特西”。
2016年,周杰伦将自己创办的耳机品牌“TiinLab耳一号”,并入“1MORE万魔”耳机,并以股东身份加盟万魔,担任创意官。
Tech星球在万魔的官方网站查询数据显示,作为小米的生态链企业,万魔已累计卖出6500万只耳机。
今年5月,共达电声发布公告表示,将收购万魔声学100%股权,交易价格为33.6亿元。根据重组草案,截至2018年12月31日,万魔声学100%股权账面价值为10.3亿元,预评估值约30.1亿元。
周杰伦在文创领域另外备受瞩目的一票,就是入股中国数码文化集团,他还授予中国数码文化在电竞领域使用其肖像和姓名6年的独家权,并成立巨室文创。而夹带着IDG和中国数码文化有商业合作关系,也促成了IDG与周杰伦合作开设“魔杰电竞馆”品牌。
据艾瑞资本称,周杰伦更是豪掷1800万在深圳开设品牌旗下第一家旗舰店——网咖“魔杰电竞馆”,占地面积达到1700平方米。此前,有媒体报道了魔杰电竞“VIP席位300元一小时的报价”一时成为热门话题。
图片于图虫
而且,巨室文创还作为联合出品人与多方媒体联合出品,打造了《这,就是灌篮!》新型综艺。
目前,MR.J将品牌延伸经营潮牌服饰、生活用品、文创、动漫产品。随着事业的发展,周杰伦联手其他艺人,将MR.J朝产业化发展,希望把MR.J打造成明星艺人品牌界里的“阿里巴巴”。
界面新闻和今日头条发布的一份基于收入的中国明星排行榜,2016年周杰伦以1.8亿元的年收入位居第三。就在1个月之前,福布斯发布2019年中国名人榜,周杰伦位列第五。
“周杰伦商业头脑很清楚,虽然有时候很天马行空,但他会点醒我们这些在旁边做事的人,他其实很有商业创意,提出的点都很有商机,但一般是有经验的人去帮他完成。”周杰伦的合伙人雪糕评价说。
写在最后
由于娱乐圈与资本圈的触点越来越多,很多明星都走上了投资人之路,明星带来的品牌效应是他们的优势。
当然,也有专业投资人对明星转型做投资人持保留意见。投资人徐小平就指出,明星投资人的优势是“出名”,这不仅是最大的优势,也是唯一的优势。
一个客观事实是,相对于专业的投资机构,明星在投资和财务领域的知识储备方面或略有欠缺,如何“取长补短”,如何定位自己在团队中的角色,是明星投资人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所以明星投资人们也成了众多商学院的学员,胡海泉、任泉、黄晓明等都有商学院读书的经历,不仅仅是为了提升专业能力,也为了“找补”商业感觉。
最后,对于明星投资,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提出建议,一是不要把代言费折抵股份,不要在投资企业的时候打折,一定要按照企业的要价投钱进去。反之,一定要让明星的“劳动”量化。否则企业就会无休止地用明星资源。
KTV下架6000余首歌,网友说:谁还去KTV唱歌啊?
小刀马
一度时间,KTV是人们休闲娱乐的一个重要场所。无论是年轻人还是中年人都喜欢在茶余饭后到KTV去吼几下”来释放一下。不过,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种习俗”就慢慢地淡化了,年轻人已经不再愿意到KTV嗨歌”了,只是一些中年人还保留着这种回忆”的习惯了,甚至一些地方的KTV已经沦为老年人”团购去练歌的场所了。
年轻人说了,KTV很多新歌都没有,对老歌又不会唱,或者不屑”唱,还有什么值得去的?再说了,现在即使想嗨歌”的话,渠道也有很多,何必非去KTV?我们看到在很多大型综超,卖场、商超,甚至一些公共场所,也能看到很多迷你唱吧”,共享KTV”模式也得到了一些年轻人的喜欢,或者情侣之间逗留的一个场所,不用担心自己唱不好,不用担心吵了别人,甚至还可以小小地秀一下”彼此的甜蜜。更多唱得好”的人已经开始在网上直播求打赏”了,这何尝不是对KTV的一种冲击?
版权意识,KTV终于意识到了?
近日,我们看到多家媒体报道称,中国音像著作权集体管理协会发出《关于停止使用部分涉诉歌曲的公告》,要求KTV终端生产管理商和卡拉OK经营者在10月31号前,删除或者不向消费者6000多部音乐电视作品。
其中的歌曲包括《十年》《K歌之王》《我可以抱你吗》《死了都要爱》等等。在公告中,音像著作权集体管理协会表示,为了降低已经获得该协会许可的各使用者的法律风险,要求卡拉OK终端生产商、向音集协”缴费的卡拉OK经营者,在10月31号前,将公告附件中列出的音乐电视作品删除。从11月1号起,如因为没有删除所列音乐电视作品、而遭权利人主张权利,使用者需要自行承担法律后果。
众所周知,KTV等场所使用音乐作品,有向著作权人支付版权费的义务。但海量KTV经营者与海量音乐著作权人,如何进行一一对接授权?为解决这个问题,经国家版权局批准,音集协”于2008年应运而生。KTV经营者向音集协”缴纳著作权许可使用费,并依照曲库管理使用合法作品,才有可能一揽子解决全部的法律风险。
可以说,音集协”的功能,就是把那些散落在全国各地的使用者和版权方通过这个组织链接起来。版权方把权利给音集协”,其再授权给分散的使用者。这种著作权集体管理的方式,有助于提高版权管理效率。不过,一些词曲对此也颇有微词”,因为不能按照客户点歌”的真正受欢迎程度给予必要的等量”回报,于是一些权利人选择退出音集协”,而进行单独维权,寻找回报最大化。
权利人退出音集协”为哪般?
音集协”模式无疑减少了麻烦”,但是,有一些权利人并不热衷”加入到音集协。据悉,目前已加入音集协”的版权方包括环球、索尼、华纳、滚石、福茂等唱片公司;曲库包含十五万首以上的歌曲。但是,这次被要求下架的6000多首作品中,原先有超过一半的作品确实属于音集协”管理。只是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这些作品的权利人退出了协会。那么,权利人退出音集协”就值得深思了。
其中最大的原因之一就是:权利人觉得分的钱少,我拿这个去打官司反而挣钱挣得多。比如说,我一个案子,告了100首歌,可能得到10万块赔偿。在利益上,权利人会有不同的选择,有的人会觉得我还不如退出你协会,我就打官司。”有人如是说。前不久,叶佳修针对海南16家KTV擅自使用自己的《外婆的澎湖湾》等44首歌曲提起诉讼,16家KTV被判赔24万。
事实上,此前KTV因为音乐作品侵权被起诉的案例还有不少。2017年,四川某地有22家KTV被诉侵权,最后判决每首音乐赔偿260元。可以看出,音集协”也需要改变了,尤其是对于权利人的诉求能不能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据音集协”表示,下一步将依靠平台建立更透明的授权收费和分配体系,让作品权利人获得跟作品的流行度相匹配的收益,从而刺激更多的优秀作品进入音集协”管理的曲库系统,拉动消费者在KTV的消费热情。
对于KTV影响大不大?
对于KTV的经营者来说,这次删除对自身还是有一些影响的,毕竟其中的一些歌曲还是客户比较爱点”的歌曲。一旦很多歌曲都不在曲库中,那么用户的消费体验将大打折扣,这无疑会使这种娱乐方式的吸引度再次下滑。对于经营者而言,显然是不愿意看到这种境况的。事实上,相对于十年前年轻人聚会必去KTV的火爆场景,KTV市场近年来正逐渐走向衰落。部分城市的KTV,下午时段上座率即使能达到六成,消费超过一半也是平均年龄65岁的老年人。团购后,人均消费不超过10元。
事实上,KTV曾一度被音乐人视做侵权重灾区”。随着侵权必究的案例逐渐增多,行业协会、业内从业者依法维权的案例也为数不少。这都促成了这次删除”事件的推行,这样对于KTV等经营场所来说,需要进行一次内部的整顿”,进而规范自己,避免被诉讼。但是一些用户喜闻乐见的歌曲找不到”之后,体验度下滑,那么如何吸引到更多的用户光顾?
更何况,当这次删除”事件出现之后,有网友也表示:现在聚会没人再去KTV了吧?”以前在学校的时候,总和舍友去KTV唱歌,经常一唱就是一个通宵,现在回想真是神奇!”有网友也表示,歌不全,在KTV里找不到自己喜欢的,真希望各个KTV能普及手机连线点歌。”下架6000多首歌什么的好像对我影响也不是太大,因为真的很久没去过啦。”有年轻网友也表示,聚会的时候,可以玩玩密室逃脱,或者线下桌游、狼人杀,有时还偶尔组织集体出游”。他们觉得:相比于KTV,密室、桌游更加新颖,娱乐性更高,社交程度也更高,需要团队配合进行,而KTV就显得略有些老土”。
再说了,想K歌,也有了新的方式。手机上有各类K歌软件,这些软件满足了我随时随地唱K的需要,不用再跟一群人抢麦,还能给更多的人听。”有分析数据显示,2018年1季度,移动K歌行业用户规模实现稳定增长,较2017年4季度的2.01亿增加至2.27亿,环比增长13%。当用户的选择余地越来越宽泛的时候,原有的一种模式已经成为年老人”回忆的去处了,这不能不说,KTV的经营模式也需要尝试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