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六级“翻车”现场!
前两天,2019年下半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开考,同学们可于明年2月查询成绩。(注意保存准考证号,2月份查分不等待!)而“四级答案”等多个和四六级有关的话题冲上热搜:
每年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翻译题,都堪称“年度DIY单词大赛”!
每一年的四六级考试,也是一次大型的翻车现场,这次翻了吗?
翻译:翻车现场
姓和名怎么翻译?
四世同堂该咋说?
六级你开的又是什么花?
听力:Ta在说啥?
网友:还是明年再来一次吧!
除了以上这些,今天,#四六级考试过时了吗#的话题同样位列热搜,引发讨论。
据中新网报道,为了不断适应学生学习英语的需求,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也一直走在改革的路上。
比如采取多题多卷、取消完型填空、增加汉译英分值、快速阅读理解改为长篇阅读理解等多种改革方案,均在四六级考试中实施。
未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到底会不会取消,究竟该如何进行英语能力等级评价,都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看到这个,还没考的或者“打酱油”的小伙伴们可能抱有侥幸的心里,觉得不用害怕四六级了,反正以后可能再也不用考了。但学姐想唠叨的是,用心学习,才能摆脱被四六级支配的恐惧,以及,且考且珍惜。
孙俪新剧《安家》要重蹈Angelababy覆辙?翻车预警
孙俪、罗晋主演的新剧《卖房子的人》将于2月21日接档《新世界》在东方卫视和北京卫视双平台联播。看到这部剧的名字小编不禁暗自捏了把冷汗。同样是销售房子的主题让小编自然联想起来去年Angelababy,邓伦,朱一龙主演的电视剧《我的真朋友》。很担心这部剧因为同样的问题翻车,那么《我的真朋友》暴露出的问题有哪些呢?请听听小编想法。
1.演技问题
《我的真朋友》中Angelababy的演技确实令人诟病,这部剧甚至还留下了不少表情包,有的up主为其配上了聊斋的背景音乐,看到这个表情还真的有点恐怖片的意思。加之《孤芳不自赏》中假吃,抠图,替身等行为更让大众留下了一个不敬业的印象,“数罪并罚”观众很是不买账,邓伦和朱一龙在这部剧中也没有发挥出《香蜜沉沉烬如霜》和《镇魂》的实力,中规中矩,没有太大的惊喜。
再来看看孙俪,很多人都看过《甄嬛传》,娘娘的演技基本无可挑剔,不过很多人都不知道《甄嬛传》其实涉及抄袭了,因为演绎的太精彩有很多人就忽略了这一点,可见孙俪的演技还是非常精湛的。至于罗晋台词功底也比较深,关于演技这部分小编就不太担心了。虽然演技不担心,《甄嬛传》却也暴露出第二个问题,抄袭。
2.抄袭问题
在《我的真朋友》里有一段剧情是有间房子里总发出怪声,结果发现是下水管道里的鲶鱼作祟。这个剧情我在好几年前陈冠希主演的《探灵档案》里就看过,而且这个都不是最早的,在十七八年前小编就在一本类似《意林》这样的杂志上看过了,就算不归为抄袭那也太过时了。期望孙俪的新剧不要出现这样的问题,现今网络如此发达,再想像《甄嬛传》一样躲过谴责可就难了。
3.剧本设定问题
《我的真朋友》人设不是太出彩,女主圣母,感情拎不清,男主在女主恋爱时还暧昧,男二是妈宝男。三个人设就缺少魅力。
除了人设,还有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剧本设定是否接地气,符合本国的社会环境。发出这样的质疑是因为之前的一部改编剧《深夜食堂》,这部改编自日本的同名电视剧,因为中日生活环境的差距,偏日化的故事就显得与上海这个城市格格不入,不真实没有代入感。
《买房子的人》改编自日剧《卖房子的女人》,据了解已经做了本土化改编。只不过至今几乎零宣传,离开播也只有几天时间,电视剧又临时改名《安家》,究竟是什么原因呢?疑点重重还是不免让小编有些担忧。当然孙俪挑剧本的眼光还是很高的,但愿能够不负众望。是翻车还是缔造经典,能否超越《我的真朋友》请2月21日见分晓。
公知为三文鱼“洗地”的“大型翻车现场”
中国疫情严重的时候,公知把疫情说得要多严重有多严重,是为了给中国抗疫添乱,给疫情中的中国人添堵,很多人应该都还对公知炒作“粪口传播”“气溶胶传播”带来的恐慌感记忆犹新吧?而公知现在炒作“过度抗疫”,不过是在英国、美国等“民主国家”疫情失控后想拖中国下水罢了。炒作的对象不同,思路不同,但对中国的敌意丝毫未变。
最近几年,很多公知从网络销声匿迹,让吃瓜群众感慨少了很多乐趣,以至于有人强烈呼吁“善待公知”,对此,个人严重同意——至少公知能极大程度的满足吃瓜群众智商上的优越感。
这不,自从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董事长张玉玺介绍,相关部门针对商品及相关设施的抽检中,在切割进口三文鱼的案板中检测到了新冠病毒后,马上就有公知跳出来为三文鱼“洗地”,而且角度还很奇特。例如,有人说“三文鱼连肺都没有,哪来感染?”此言一出,网络上一下子又充满了快乐的空气。
有网友马上质疑:“门把手有肺吗?”“案板上检测出病毒看不懂?”同样,还有人反唇相讥“粪便也没有肺,为什么会有‘粪口传播’呢?”当然,我并不认为这么简单的道理此人会不知道,而极有可能是“日本料理店顾客瞬间锐减”让这位知名的“知日派”坐不住了,才会方寸大乱胡言乱语吧。
与三四个月前公知把新冠病毒描述得极其恐怖不同,这两天公知都在极力淡化病毒的危害,理由则是经济同样重要,何其冠冕堂皇?
看看几个月前公知是如何描述新冠病毒的吧:“疫情比先前预计得严重。传染速度更是比人们想象得快。而其诡谲神秘的状态,让有经验的医生都捉摸不透。”“有些人明明已经好转,突然间又急转直下生命垂危。而有些人分明感染了,却又什么事都没有。这个幽灵一样的冠性病毒,就是这样四处流窜,随时随地让人猝不及防。”
那个时候,公知几乎用着写恐怖小说的心态描写新冠病毒,将新冠病毒说得简直无处不在、无孔不入,让人听了头皮发麻、脊背发凉。诚然,此一时,彼一时,现在国家对疫情的控制更有心得更有把握,民众对疫情的心态更为平和更为理智,可这并不能作为我们掉以轻心的借口,特别是在疫情可能出现局部反复的情况下。
道理就是这么个简单的道理,可为何公知却突然“豁达”起来,异口同声说不可“过度抗疫”了呢?这变化的是不是太大太快了?是几个月前经济不重要,还是现在新冠病毒危害减轻了?当初,有些地方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提前复工复产,公知说的诸如为了GDP不顾老百姓死活之类的屁话,很多人应该都还记得吧,怎么现在到了公知嘴里又成了“牺牲民生经济太愚蠢了”?合着在公知眼里,别人怎么做都是错的,只有公知永远是对的?
防控措施越严,防控效果越好,经济损伤越大,反之,防控措施越松,防控效果越差,经济损伤(暂时)越小,这是再浅显不过的道理,而在没有两全其美的方法之前,我们只能选择经济为生命和健康让步,这是两害相权取其轻。这种小孩子都懂的道理,一向脸皮厚出天际自诩身怀经天纬地之才,通晓治国安邦之道的公知反而会不知道?
不知道是不可能的,装疯卖傻才是真的。几个月前,死一个人公知就呼天抢地,说什么死者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活生生的人,甚至脑洞大开要建什么“哭墙”的,怎么现在一下子画风突变又觉得死些人无所谓了?
中国人讲万变不离其宗,尽管画风突变,不过,公知的变还是有迹可循的。中国疫情严重的时候,公知把疫情说得要多严重有多严重,是为了给中国抗疫添乱,给疫情中的中国人添堵,很多人应该都还对公知炒作“粪口传播”“气溶胶传播”带来的恐慌感记忆犹新吧?而公知现在炒作“过度抗疫”,不过是在英国、美国等“民主国家”疫情失控后想拖中国下水罢了。炒作的对象不同,思路不同,但对中国的敌意丝毫未变。
一定要对公知炒作“过度防疫”这个伪命题提高警惕。防疫只有够不够好不好之说,而绝没有“过度”的说法,特别是在人类对新冠病毒的认识还不够深,对付新冠病毒的方式还不够多的情况下,更应该严阵以待严防死守,将各种可能有效的措施都用上才是,否则,无论因任何意外导致疫情失控都是不可承受更是不能原谅的——是我们自己无法原谅自己。
跪安吧,一切丑陋却依旧活着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