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专访吴尊友:冷冻类食物要特别注意!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席流行病学家吴尊友表示,“北京疫情已得到控制”,他表示,总体而言,由于及时采取强制措施,北京疫情得到了迅速遏制。传染源被切断,新增感染病例大幅减少,不会造成更广泛的传播和蔓延。
从11日至18日,北京新增新冠肺炎肺炎确诊病例183例。18日,在北京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席流行病学家吴尊友表示,“北京疫情已得到控制”,引起关注。北京这次疫情是什么趋势?央视新闻《相对论》节目独家专访吴尊友。
您说“北京的疫情已经控制住了”,依据是什么?
吴尊友:总体来说,北京疫情通过及时采取强制措施,得到了较快的遏制。传染源被切断,新增感染病例大幅减少,不会造成更广泛的传播和蔓延。这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分析:
首先是对现有案例的分析。根据发病曲线,患者发病时间滞后于感染时间。最近几天新感染者中,大多数患者感染时间是采取措施前,少数患者是采取措施后。
二是对北京采取措施的分析。这些措施迅速而有力,“准”、“快”、“狠”这几个词非常准确地描述了北京对这场疫情的反应,包括:
快速关闭新市场。新发地市场是北京这次疫情的主要源头,早期病例都指向在这里工作或者在这里进货的客户。北京采取果断措施关闭市场,切断源头。
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快速分析感染者,找到其密切接触者。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调查、隔离和采样,观察其感染情况。
找到关系密切的人,关系密切的人,或者去过周围环境的人,告诉他们主动接受检查。
限制有感染风险的人离开北京。
在如此严格全面的防控措施下,病毒很难再扩散,所以我说“北京疫情基本得到控制”。然而,我们绝不能被这样一个信息所麻痹。现在防控工作还很艰巨,大量的调查筛查工作还在进行中。稍微放松一下,疫情很快就会反弹。
疫情为何首现农贸市场?
吴尊友:最早的情况下需要把平均潜伏期往前推,那段时间市场的重大变化。有没有进口案区的人回市场上班或者去市场购物?这些人是我们调查的重点,了解他们是否与以前的感染者有过接触,并检查他们是否感染过SARS-CoV-2。
此外,有必要在新的地方调查货物。从采样结果来看,地面和灭菌物品的污染,包括一些冷冻海产品,都是由环境污染造成的。在进入新的地方之前,有必要进一步整理这些物品是否受到了污染。搞清楚病毒是被商品带入新的地方还是被人带入新的地方。
这种可追溯性非常困难。新发地这样的超大型一流批发市场,人员复杂,人流量大,工作量复杂。
天津负责清洗冷冻海鲜的病例对溯源有帮助吗?
吴尊友:首先,我们需要更多地了解这个案件的具体情况,有些细节需要进一步调查。既然是在北京疫情反弹期间发生的,那么这个案件和北京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吗?我们还可以对这个病人的病毒株进行基因分型和氨基酸测序,看看他的基因序列是否与北京流行的相同。
如果相同或者非常相似,可能是北京的相关案例;如果有所不同,这个案例,再加上北京和湖北武汉的一系列案例,会给我们一些新的线索和新的研究方向。
造成北京此次疫情的新冠病毒传染性和严重性如何?
吴尊友:衡量传染性有两个指标,一个叫传播系数,就是一个人可以感染几个健康人;第二种叫做第二代复发率,即每100人接触感染环境会有多少人被感染。这两个指标从今年1月到5月没有明显变化。从北京有限的数据来看,没有确凿的数据支持病毒比1、2月份更具传染性。
致病性和严重性。我们观察到,目前的病例主要是轻度和常见的,重症病例的比例较低。这个结果似乎比1月和2月的疫情要轻。但这并不是因为发病率弱,而是因为人口构成不同。
1月和2月,患病者年龄较大,而新冠肺炎老年肺炎患者中重症和危重病例比例较高。新开发地区集中病例以工人为主,均为年轻人和成年人,病后症状相对较轻。如果和同年龄段相比,其严重程度基本相同,不能说这次疫情的严重程度和发病率更轻。
有必要维持对来自北京的人员管控吗?
吴尊友:目前北京已经划分为高风险区和低风险区,很多省份也相应调整了等级,从而隔离了来北京旅游的人。其实没必要过度防范。
健康代码和大数据可以总结每个人的行为,评估风险。这些工具可以用来指导疫情防控,而不是一刀切。一旦北京出现病例和高危区域,就要防止对整个北京市强制隔离措施的过度反应。
有没有必要进行大规模核酸检测?
吴尊友:有必要进行大规模的核酸检测,但必须限于高危人群和容易被感染的人群。没必要这么大规模筛选城市几千万人。
新冠肺炎肺炎在北京的爆发是很早发现的,所以没有大规模传播。其他区虽然也有病例,但也是零星的相关病例,不需要全民检测核酸。
新冠病毒活性随着气温升高而降低的判断成立吗?
吴尊友:一般来说,夏天气温高了,呼吸道传染病的患病率会降低。但是新冠肺炎的肺炎给这种传统的认识带来了很大的冲击,高温的地方也发生了严重的疫情。
还有一个方面是低温更适合病毒的生存和传播。以北京疫情为例,局部爆发点集中在周边环境潮湿、气温较低的地方。所以并不是完全违背了我们的理解,而是在原来理解的基础上,让我们学到了更多。新冠肺炎肺炎病毒不仅在冬天流行,而且在温度高的夏天也流行。
如何清洗生肉?如何处理高风险市场买的食品?点外卖有感染风险吗?
吴尊友:生肉可以用器皿洗。洗完之后,应该清洗餐具。清洁用具可以用盐水或碱粉,也可以用洗涤剂,都可以起到清洁的作用。
高危地区的食物不一定被污染,要看具体问题。水果基本上不可能通过长途运输接触传播,所以冷冻水果要特别注意。
点外卖几乎没有感染的风险。因为外卖来自于开着的餐厅或者熟食,不会因为点外卖的过程或者外卖包装造成的污染而传播。
END
后疫情时代,医院和诊所如何在市场中运营,突破困境?如何拓展线上线下市场,打造品牌?7月25-26日,由医疗媒体主办、上海何新医院、上海浦南医院、百会医疗、张强医生集团支持的第二届市场运营训练营将在上海举行,邀请众多大咖干货,实地走访众多品牌医疗机构,名额有限。
10月24日至25日,规模超过1000人的年度全国医疗盛会:“2020上海医疗博览会——第三届全国医疗博览会,第三届中国共享医疗大会,2020中国医师群体技术合作大会,2020中国医院门诊赋能大会”将在上海举行。会议将开放品牌医生群体、医疗机构、共享医疗|医疗赋权、智能医疗|设备a等展区
截至北京时间8月22日零时48分,新冠肺炎已确诊肺炎病例22536278例,死亡789197例。关于国内外新冠肺炎肺炎疫情,中国境外输入的风险会增加吗?北京疫情溯源进展如何?新冠肺炎痊愈的肺炎患者有传染性吗?疫情会在秋冬季节卷土重来吗?新冠肺炎疫苗对控制疫情真的有用吗?《新闻1+1》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席流行病学家吴尊友联系,解释新冠肺炎发生肺炎的风险。
境外输入病例是常态化防控中的最大风险
截至20日,我国连续51天新增境外输入性确诊病例。首起输入病例引起的高峰出现在3、4月,5、6月有所缓解,7月后输入病例增多。从全球疫情来看,从3月份开始一路上涨,对我国“国防费进口”构成巨大威胁。吴尊友认为,国内疫情控制后,最大的风险点来自海外进口。
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国家逐渐放开了国家之间的人员流动,中国也面临着新的学年、国际学生的流动、商业需求等。人们担心人口流动会增加防疫风险,导致从国外输入病例增加,导致倍增效应。
对此,吴尊友认为,由于中国在对外国防投入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尤其是在限制人员流动方面,很好地控制了海外投入的风险。只要输入病例数和需要隔离的人数在可控范围内,就可以保证少量输入病例不造成局部传播。
吴尊友还表示,随着生产和航行的恢复,可能会有更多的海外人员流入中国,将疫情控制在可控范围内。
北京新发地疫情溯源基本排除由感染者带入
北京新发地市场8月15日重新开放,完全取消零售功能,不再向个人消费者开放。吴尊友认为,有必要采取这一措施,停止零售,减少人员流动,降低呼吸道传染病等传染病的风险。
吴尊友通过参与北京疫情追踪工作表示,排除了从动物跳到人的可能性,基本排除了将感染者带入新的地方。
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席流行病学专家 吴尊友:,我们在新发地检测了几个环境样品和一些进口产品后,推测各种进口水产品和外包装继续受到污染,接触这些污染物的工人造成了手污染,即接触感染。首先是接触感染,从业者患病后污染环境,形成人传人的综合传播模式。
做好防控,秋冬季节也能防止疫情再生
目前全球疫情处于高流行状态,平均每天新增病例20多万例。吴尊友判断,这种高疫情会持续一段时间,随着冬季的到来,其他呼吸系统疾病会增多,这将使新冠肺炎的鉴别诊断和治疗更加复杂和困难。那么,今年秋冬全球会不会出现第二波疫情?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席流行病学专家 吴尊友:有早期控制新冠肺炎肺炎的成功经验。即使出现上述情况,新冠肺炎肺炎复发,也不会出现像武汉前期那样严重的疫情。原因有二。第一,1月和2月海归返省时,30个省成功控制疫情,没有一个省超过2000例;第二,疫情再次发生时,每个城市都能及时发现,短时间内控制住。
新冠肺炎愈后复阳患者无传染性
根据北京疾控中心的相关信息,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牛羊肉大厅一名工作人员6月26日核酸检测呈阳性,6月17日出院集中隔离观察,6月26日核酸检测呈阴性后解除集中隔离。但出院随访28天,8月9日核酸检测呈阳性,所有密切接触者核酸检测均呈阴性。
对此,吴尊友回应:其实在1月和2月疫情爆发的时候,也有核酸检测长期死灰复燃的情况,很少见,也研究过这种现象。我们试图用阳性核酸培养这种情况下的病毒,但我们不能培养活病毒,也就是说,它没有传染性。观察到再次阳性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并采集了核酸样本,但未发现他们被感染。因此,长期阳性的人不会传染,也不需要作为感染者来管理。
新冠疫苗能够有效控制疫情
现在疫苗研发整体进入第三阶段。一方面,人们非常渴望期待它。另一方面,他们担心一些患者治愈后会产生抗体,可能每隔几个月就会再次感染。显然,如果人类抗体不能长久存在,疫苗就不能完全解决问题。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席流行病学专家 吴尊友:人感染的病毒不同,免疫力的持久性也不同。有的会对生命有保护作用,有的免疫力非常有限。目前对新型冠状病毒的免疫尚无明确结果,但对其他冠状病毒的免疫观察一般可维持6个月至12个月。只要疫苗有保护作用,哪怕是6个月到12月,也很重要。能有效控制疫情,抑制疫情高峰。使用新冠肺炎疫苗可以抑制高峰,将病例数控制在可控范围内,这对于控制疫情特别有帮助。
(原标题:《境外输入风险如何?疫苗对控制疫情有用吗?中疾控专家吴尊友详解新冠肺炎疫情风险》)
境外输入风险如何?疫苗对控制疫情有用吗?吴尊友详解
7月29日晚,央视新闻连线中国疾控中心首席流行病学家吴尊友,解读当前大连疫情。
吴尊友介绍,上图右侧是诊断报告日期的疫情曲线,左侧是临床症状的发病时间统计,高峰在24日。这说明大连疫情发现的比较早。发现很多病例没有临床症状,说明大连疫情规模基本锁定,不会再有病例。
吴尊友介绍,大连7月22日报告首例,发现3例确诊病例,12例无症状感染者,所以很大比例的无症状感染者表示疫情刚发生就被抓了。随后,进行核酸检测,发现更多的无症状感染。后续新确诊病例均由无症状感染者转化而来,向社会传播的风险不大。
吴尊友说,应该说这和当地卫生部门的应对能力以及对有症状患者的及时治疗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一些早期的非严重病例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就不会被捕获,从而延误疫情的发现,带来严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