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热门 > 新闻正文

3.3分,蒋欣和刘嘉玲拼一起,开播即群嘲

Sir打死也没想到今年“国剧第一”竞争这么激烈。

就看11月,起码4部要入围。

数不出来?

哦对,Sir忘说了。

“第一”说的是倒数那种。

情深缘起

3.3分,蒋欣和刘嘉玲拼一起,开播即群嘲(图1)

Sir本来真没打算写,卖相就基本能断定烂剧。

本剧改编自张爱玲作品《半生缘》

影视化之路命途多舛:

17年开拍,19年原本要在卫视播出,后突然撤档,今年9月宣布改名为《情深缘起》

知识点来了—这种反复跳票的,别管咖有多大,IP多强,绝对有水。

可Sir还是没想到,开播即群嘲。

刷屏吐槽,豆瓣开分3.3。

这下要看看了。

因为这种跟风骂,Sir总是第一时间质疑的。

当晚就回家连刷了几集。

越刷…越想抽自己。

Sir承认,实在是低估了国产烂剧年末这波清仓大甩卖。

3.3分,蒋欣和刘嘉玲拼一起,开播即群嘲(图2)

怎么办?不能白看啊。

Sir决定邀请你们一起,“奇剧共赏”

剧开始前,先请你们欣赏几张剧照。

3.3分,蒋欣和刘嘉玲拼一起,开播即群嘲(图3)

3.3分,蒋欣和刘嘉玲拼一起,开播即群嘲(图4)

半生缘你们都看过,还记得主角曼璐吗?

一个30岁出头,妖艳妩媚的上海滩交际花,欢场顶梁柱。

张爱玲当年仅用一句话就点出她独特气质:

“她那嗓子和无线电里的歌喉同样地尖锐刺耳,同样地娇滴滴的,同样地声震屋瓦。她大声说道:“你到底来不来?你不来你小心点儿!””

娇弱又带韧劲。

刘嘉玲版呢?

这坚毅的眼神,这霸气的气势。

3.3分,蒋欣和刘嘉玲拼一起,开播即群嘲(图5)

Sir内心BGM不知不觉就响起来了:卧似一张弓嘿!站似一棵松哈!不动不摇坐如钟~走路一阵风一阵风!…

更强悍的是另一位女主,曼桢。

原著什么样?

温婉典雅、纤细敏感的少女。

性格天真,但懂世故;想独立,又有点柔弱无助。

蒋欣版呢?

3.3分,蒋欣和刘嘉玲拼一起,开播即群嘲(图6)

Sir不是苛求女演员身材。

作品外放飞自我没问题,但既然接了戏,角色还有人物原型,就应该有相应的准备。

蒋欣这状态,包括妆发造型,显然是马虎的。

甚至连比自己大19岁的刘嘉玲都比不过。

难怪网友调侃—这版顾家姐妹花“看起来可以称霸上海滩”

但年龄、体态都不是《情深缘起》选角的真正硬伤。

最大硬伤,出在长相上。

原著用大量细节铺陈,曼璐曼桢是年龄不同、样貌相似的双生花。

张爱玲当年给夏志清写信,建议《半生缘》影视化“可由一人兼饰姊妹俩”

蒋欣和刘嘉玲拼一起?

哪哪都不像姐妹。

3.3分,蒋欣和刘嘉玲拼一起,开播即群嘲(图7)

半生缘说实话不好拍。

97吴倩莲版,03林心如版,都收获观众好评。

原因不仅在于选角,更因为故事本身有足够魅力。

3.3分,蒋欣和刘嘉玲拼一起,开播即群嘲(图8)

3.3分,蒋欣和刘嘉玲拼一起,开播即群嘲(图9)

它描述的是30年代旧上海。

家境贫寒的女主顾曼桢,原本与富家公子沈世钧相恋,却在姐姐曼璐的设计下,被姐夫祝鸿才,成了姐姐绑住男人的贡品。

王家卫曾谈及改编《半生缘》提醒要“多拍‘神’而不要拍‘形’”

选角,只是“形”的基本盘。

制作不用心,才是出戏的根源。

一部聚焦在旧上海的年代剧,汇集了港普(刘嘉玲)台湾腔(郑元畅)普通话(蒋欣)上海话(顾曼桢妈妈)至少四种口音。

五湖四海大乱炖。

妈妈用上海话训斥姐姐,姐姐则操着港普反驳。

真·鸡同鸭讲。

3.3分,蒋欣和刘嘉玲拼一起,开播即群嘲(图10)

更让人出戏的是魔幻剪辑。

曼璐和舞女吵架,曼桢勇猛护姐。

注意这一帧,蒙太奇堪称意识流:

上一秒,曼桢拿着花篮冲上前欲打人,拉都拉不住。

下一秒,手上的花篮没了,整个人神情恍惚,当场呆滞。

3.3分,蒋欣和刘嘉玲拼一起,开播即群嘲(图11)

屏幕前的Sir也呆滞了。

难道这真的是中华有神功吗?

Sir实在是多少年没见过如此恐怖的国剧灾难现场了。

更可怕是,它并非个例。

剧中随处可见。

曼桢过生日,祝鸿才带人来,沈世钧替曼桢出头。

只见混混们围住他,人群一阵骚动,屏幕黑了。

再下一个镜头,沈世钧就躺在了医院里,脸上带着伤。

3.3分,蒋欣和刘嘉玲拼一起,开播即群嘲(图12)

3.3分,蒋欣和刘嘉玲拼一起,开播即群嘲(图13)

直到曼桢问起他伤了哪里,他一副痛苦、欲言又止的样子。

Sir才算看明白,这是被混混们踢伤了。

3.3分,蒋欣和刘嘉玲拼一起,开播即群嘲(图14)

呵呵。

Sir是看懂了。

这哪是拍《半生缘》啊,这就是只拍了一半啊!

更更更灾难的是,剧作风格也飘忽不定。

按说男人伤到这个部位,不是开玩笑的。

可配乐轻松愉快,似乎有意营造喜剧氛围。

正当你准备嘿嘿嘿时…

她。哭。了。

悲情背景乐,起。

3.3分,蒋欣和刘嘉玲拼一起,开播即群嘲(图15)

Sir的脑袋已经彻底宕机了。

编剧给个痛快话,到底想走啥风格?

一会儿鬼马一会儿苦情,以至于观众刚要进入某种情绪,就被迫出戏了。

上被删减,本不该成为戏份前后不连贯、风格反复切换的借口。

另外,细节不用心,再好的演员背书也无用。

可能你要说了。

这么一部连剪辑都捋不顺的剧,要求细节,太苛刻了。

但Sir认为,细节上合乎常理(不求多有深意)是一部剧对观众最起码的尊重。

两个舞女打架,撕扯半天,头发纹丝不乱,妆容完好如初。

打了个塑料架?

3.3分,蒋欣和刘嘉玲拼一起,开播即群嘲(图16)

3.3分,蒋欣和刘嘉玲拼一起,开播即群嘲(图17)

目睹祝鸿才对妹妹动手动脚,曼璐暴怒。

抄一块板砖,就要拼命。

3.3分,蒋欣和刘嘉玲拼一起,开播即群嘲(图18)

要不说姐妹情深呢。

这家伙,直接把板砖都给捏弯了。

3.3分,蒋欣和刘嘉玲拼一起,开播即群嘲(图19)

如此穿帮,任演员演出花来,剧作也是立不住的。

“形”说完了,再来说“神”

这部剧整体给Sir一种感觉—它除了人物名、时代背景和《半生缘》一样,其它哪里都不像《半生缘》

舞女打架,强抢民女,少了原著的悲凉,取而代之的是闹剧感。

这还不是它最大槽点。

更不能忍的是,女性题材的滥用,让立意大打折扣。

原著中曼桢是有理想有追求,但也会软弱、无奈的女性。

这部剧里,曼桢独立自主,思想前卫。

俨然像个新新人类。

她屡次劝姐姐“改邪归正”嫁个好人家。

要么撮合曼璐和初恋情人复合;要么就苦口婆心劝她放弃做舞女,光明正大赚钱。

3.3分,蒋欣和刘嘉玲拼一起,开播即群嘲(图20)

3.3分,蒋欣和刘嘉玲拼一起,开播即群嘲(图21)

可家人劝她嫁人,她什么反应?

直接怼回去:

我还年轻 我现在不想嫁人

你们供我念书

就是为了让我嫁人吗

3.3分,蒋欣和刘嘉玲拼一起,开播即群嘲(图22)

3.3分,蒋欣和刘嘉玲拼一起,开播即群嘲(图23)

3.3分,蒋欣和刘嘉玲拼一起,开播即群嘲(图24)

给姐姐牵线,反手就标榜自己不靠男人。

啧啧,老双标了。

我要是姐姐,我也翻白眼瞪她。

3.3分,蒋欣和刘嘉玲拼一起,开播即群嘲(图25)

原著中,姐妹二人都是“吃人”礼教的受害者,最后才酿成了姐姐将妹妹献给老公、借腹生子的悲剧。

曼桢正是因服从于三纲五常,才委身于自己不爱的人,日渐麻木,成了另一个“姐姐”

现在倒好。

将现代女性的“皮”硬是披在民国女子身上。

既然顾家姐妹强大、独立至此,Sir很好奇,接下来的剧情将如何推进。

1968年10月9日,张爱玲致信宋淇写的一段话,送给这部剧再合适不过:

“写小说我总想不让自己的观点obtrude【强行介入】写散文也像谈话一样,不能牵涉太多,不然一句句都要辩驳起来还行?”

拍影视作品也一样。

话说得太刻意,价值观植入得太直白,反倒落了下乘。

以上说了这么多,还不是最让Sir上火的。

本剧改编自《半生缘》可无论是海报,还是片头片尾,都没有出现半个“张爱玲”或“半生缘”相关字样。

同样的现象,也存在于新《鹿鼎记》

3.3分,蒋欣和刘嘉玲拼一起,开播即群嘲(图26)

3.3分,蒋欣和刘嘉玲拼一起,开播即群嘲(图27)

很抱歉。

这般掩耳盗铃,非但无法让观众放弃用原著的水准去衡量、评判它。

还露了主创对作品不自信的“怯”

继去江湖化的《鹿鼎记》和去悲凉化的《半生缘》之后。

我们还会看到什么?

不敢想啊。

但Sir敢说。

这样的作品,你出一部,Sir必骂一部。

没跑的。

3.3分,蒋欣和刘嘉玲拼一起,开播即群嘲(图28)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刘嘉玲

刘嘉玲(CarinaLau),1965年12月8日生于中国江苏苏州,1980年随父母移居香港。中国香港影视演员。1984年,毕业于香港无线电视台第12期艺员训练班,1989年,主演TVB电视剧《上海大风暴》一人分饰两角。1991年,凭借《阿飞正传》获得法国南特三大洲电影节最佳女主角;1998年参演电影《自梳》获得第3届香港电影金紫荆奖最佳女主角;2007年,主演《好奇害死猫》获得第16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最佳女主角;2011年,凭借《狄仁杰之通天帝国》获得3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2014年,凭借《过界男女》荣获第9届大阪亚洲影展最佳女主角。2015年6月,刘嘉玲在法国玫瑰山庄被授勋左岸名庄骑士荣誉会员;2016年4月,刘嘉玲入驻杜莎夫人蜡像馆;2016年7月参与录制《我们来了》。2017年6月,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正式宣布刘嘉玲成为“2017年奥斯卡”新成员。8月,宣布主演喜剧片《我的情敌女婿》。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