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涌现了许多知名的才子才女,如徐志摩,张爱玲,林徽因等人都是人尽皆知。他们是那个时代最闪亮的名片,他们之中的每个都是各自领域的翘楚。而在民国时期的上海滩,也有这样一位大名鼎鼎的女演员,演艺事业极其出色人尽皆知;不过颇为有趣的是,她曾经因为名字的问题而被人看不起,而在她改掉自己的名字之后更是一炮而红,她就是有着上海滩十大美人之一之称的王人美。
她的身上,又有着怎么样的故事呢?
一,原名过于高雅,校长建议改名
上海滩赫赫有名的十大美人之一的王人美,原名王庶熙。其父是一位饱读诗书的教师,他为了女儿的取名,查阅了古籍最终选定了庶熙二字,此二字组合听来高雅无比,也展示了他对于女儿的爱。
虽然王庶熙的母亲早早离世,但她在父亲和呵护下长大,性格上并没有缺陷,天性活泼好动。父亲尚在,王庶熙这一家子的生活还算是稳定。可不幸的是她们兄妹的生活支柱,他们的父亲不幸离开了人世。
没有了经济,生活上的支柱,王庶熙兄妹的生活一度陷入了困境。为了生活,更是为了生存,他们辗转来到了上海,也就是在这里王庶熙第一次有了梦想。她看着舞台上女明星们光彩夺目的样子,她萌生了当女明星的想法。
王庶熙实现梦想的第一步,便是成为了中华歌舞团的一员。王庶熙天生丽质,气质优雅,是天生的明星胚子。时任校长的黎锦晖,觉得王庶熙是一个可造之材,并决定培养她。王庶熙在黎锦晖的眼里是一块欠打磨的璞玉,但这璞玉在他眼里有一处唯一的瑕疵。
这处瑕疵指的便是王庶熙的名字,黎锦晖觉得王庶熙这名字太书生气了,不适合当明星的名字,他建议孩子改名。王庶熙考虑再三,觉得校长的看法有道理,便改了名字为王人美。
校长之所以为她最后决定了这个名字,其中大有深意。这人美中“人”之一字,在王庶熙的家庭传统中,本来只能由男子继承。这让王庶熙继承这人字,便是寓意女能媲美男性的观点,这在思想还不太开明的民国,也算是一个壮举。
其实王人美之名,现在听来虽然落了俗套,但在当时可说形象鲜明,美之一字轻易便让观众有了记忆点。而王庶熙也是在改名之后,在上海滩才慢慢红了起来,这王人美之名对她来说也是一个吉祥的暗示。
二,不愧人美之名,成为了上海滩最棒的女演员
王人美主宰荧幕的时代到了,她爽朗的性格在一众女星中显得独特,清丽脱俗,因此她很受欢迎。他首先通过一部《野玫瑰》打响了自己的名声,后再通过《都会的早晨》走向了国际。尤其是后者,它不仅国内畅销,还远销罗马,它让王人美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叫做出名。
蔡楚生和王人美因为首次合作,成绩很漂亮,因此接着又力邀王人美参与自己作品《渔光曲》的制作。他们两人真是时来运转好运连连,这部作品同样也收获颇丰。
渔光曲成了王人美从影有史以来的最好作品,它让王人美登上了生涯的顶峰,她更因为荧幕角色收获观众昵称“野猫”
王人美就像一颗明星正在冉冉升起,除创造优异的成绩外,她在音乐上也建树颇丰。生平从影最好作品《渔光曲》的主题曲,便是由她本人亲自演唱的。她凄婉的歌声,完美演绎了的情境。渔光曲的大火,王人美功不可没。
三,王人美如刹那繁星般陨落了
王人美的一生是坎坷与幸运兼具。她在拍摄野玫瑰以后,和当时的影帝级男演员走进了婚姻殿堂。这金焰那时候在上海滩的圈子里,是炙手可热的人物。多少上海滩女人做梦都想和他在一起,视他为梦中男神。
和金焰在一起后,王人美的婚姻生活却并不顺利。金焰的野心不仅表现在自己的事业上,也同样表现为他对另一半的极强占有欲。他要求王人美做家庭主妇,不要在圈中工作了。
然而王人美就不是甘心做家庭主妇的人,对于她来说,拥有独立自主的事业是很重要的事情。而她的这种坚持便与金焰的要求矛盾了,王人美考虑起是否有必要继续婚姻。
后来因为时局动乱,两人被迫分离两地,过起了异地恋的生活。这长时间分开的生活,让双方对彼此的感情都淡了。后来是金焰主动提起了离婚,这第一次婚姻的惨淡收场,让王人美对爱情失去了信心。之后的十年,王人美再也没有对谁心动过,一直过着单身自由的生活。
王人美前半生顺风顺水,但后半生可谓是在水深火热中度过的。在反右运动中,她因为被人诬陷和军统特务有,深陷大众的攻击之中。这种攻击让王人美不堪其扰,压力过大患上了精神分裂症。
王人美好在还有亲人无微不至的关爱,来自于亲人的关爱,慢慢治愈了王人美的心理创伤。在精神状态逐渐好转以后,王人美重新回到了大众视野中,开始了自己的二次就业,她参演的《家》好评如潮。
然而,一场十年浩劫却让旧事重演,人们的焦点又转到了王人美的身上,她被人诬陷是一方的特务,凶猛的攻击,让脆弱的王人美病情复发,又成了精神病院的常客。
这以后再加上其他病痛的打击,王人美的身体和心灵状态,都已经是油尽灯枯的状态了。命运也没有再次眷顾她,从瘫痪到脑溢血再到植物人,王人美的人生“终于”在1987年彻底画上了句号。荣誉与批评也都烟消云散,因为世上也不再有王人美了。
总结
王人美的一生可谓是跌宕起伏,她是上海滩璀璨夺目的十大美人,也是陷入被攻击的可怜人。
一生中,她出演了多部经典影片,而在她的人生信条中不信命,不屈服的精神也值得我们学习。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王人美
王人美(1915~1987)电影表演艺术家。原名庶熙。原籍恻阳。1927年人上海美美女校就读。1931年后主演或参加演出《野玫瑰》、《芭蕉叶上诗》。所主演的《渔光曲》于1935年在苏联第一届国际电影节上获荣誉奖。1950年从香港回上海,在北京电影制片厂相继拍摄《两家春》、《青春之歌》等影片。197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名誉理事。著有《我的成名与不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