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热门 > 新闻正文

距离我们和林超贤导演的这番对话,慢慢积累自己的能量是重要的,是要驾驶直升机迅速飞往最危险的海域,慢

距离我们和林超贤导演的这番对话,慢慢积累自己的能量是重要的,是要驾驶直升机迅速飞往最危险的海域,慢(图1)

创作者特辑 · 好好拍的人

近几年来,他的名字一直都跟彭于晏、张涵予、张家辉这些男演员连在一起。而由他导演的《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也纷纷拿下了当时的票房冠军。

这位导演的名字是林超贤。

截止目前,由他累积创造的票房已经到达了 54.76 亿元。

可说实话,身为一名一直钟爱小众的观众,虽然我依旧深爱林超贤当年以 400 万成本拍摄的《江湖告急》但对于现在的他却是不解的。

成长于港产片黄金时代的你还准备回去拍戏吗?

新《紧急救援》要上映了,这次你又打算拿多少票房?

以上问题,我真的很想好好问问他。

带着这些疑惑又“埋怨”的情绪,我踏上了一趟北京的采访之旅。

点开看看,我们的交流片段。

尽管带着如此强烈的个人情绪,但在正式见到林超贤后,我的心情还是紧张了起来。

毕竟,我们很少有机会跟一位出生于 60 年代的前辈聊天

林超贤穿着一身利落的黑色。

在北京寒冷干燥的空气里听到这句广东话,看着杯樽里往外呼呼冒的气泡,我的心情舒缓了些。

我们先从他的新《紧急救援》聊了起来,当中最紧张刺激的拍摄,关于一架飞机。

这场很冒险的戏,一共拍了 10 多天。

距离我们和林超贤导演的这番对话,慢慢积累自己的能量是重要的,是要驾驶直升机迅速飞往最危险的海域,慢(图2)

他们的职责,是要驾驶直升机迅速飞往最危险的海域,在风浪中救起遇到危险的渔民和船员。

尽管这份职业并不为太多人知。但事实上,海上搜救队员执行任务时遭遇危险的概率,约为宇航员的 5 倍。

为了更直观地呈现自己所要讲述的海上救援故事,林超贤团队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买下了一架 Airbus A320。

害怕?

害怕是林超贤的朋友

飞机确定后,他还要想办法把它运至当年《泰坦尼克号》的摄影基地,位于墨西哥的 BAJA STUDIO。

这是 BAJA STUDIO 首次为一部而用完了所有影棚。

而拍摄当日,林超贤与 180 个人就在这架已被解体并放到海面的飞机里。

当时能逃生的,只有两个应急门。

事实上,他承认拍每部的时候,自己都会害怕。与我不同的是,害怕早已成为了他熟悉的朋友,并不会影响他艰巨的困难。

学习的我,从没干过一份跟有关的工作。而未学过的林超贤,结束学生生涯后便加入了剧组。

18 岁时,林超贤志愿投考警察,但因为体能不过关,他被筛掉了。

也许是命运使然,报纸上的一则暑期招聘广告,将有些迷茫的他带进了片场。从此,他成为了一名制片助理。

想转行进入一个新行业时,你怎么面对自己的压力?

没想到林超贤给我回答是:压力其实也没有什么可以解决的。

他认为,在这个过程中,慢慢积累自己的能量是重要的。现在的时代这么主张快,什么都马上要成绩,这是更难做到的事情了。

距离我们和林超贤导演的这番对话,慢慢积累自己的能量是重要的,是要驾驶直升机迅速飞往最危险的海域,慢(图3)

也想过做一辈子的副导演

能有这些经历,离不开林超贤所成长的那个年代。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正值香港行业的黄金时期。

回想起来,林超贤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当时每年都有几百部片子开拍的行业环境,让他有了可以接触各种的机会。

他跟在杜琪峰、林岭东这样资深导演后面一步步从制片助理做起。

在片场,每天应该先拍什么,拍什么戏份,跟剧组的不同部门要怎么沟通,都成了林超贤的工作。

这种满足感,在拍摄讲述飞虎队的《飞虎雄心》时达到了顶峰。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飞虎队,林超贤仔细搜寻着他们的资料,把报章杂志上的信息贴得满墙都是。

当时,他只想把工作做得完美,事事做到导演的心意,从而获得那份工作上的满足感。

期间,也有人两次邀请他去尝试做导演,但他都推掉了。

他的心愿甚至都是做一辈子最好的副导演。

这个故事,我未曾了解过。

距离我们和林超贤导演的这番对话,慢慢积累自己的能量是重要的,是要驾驶直升机迅速飞往最危险的海域,慢(图4)

但越了解,我便对他越有改观。

如果不是师傅陈嘉上的一再提携,他都没敢想过自己能当导演的那个时间点。

可比拍麻烦多了。

林超贤说

虽然拍好不容易,但要给观众留下难忘的观影体验,也离不开放映时各种设备的配合。

红海行动上映时,为了压低放映成本,一些影院曾在播放该影片时调低了屏幕亮度。

不合规的自私行为直接导致了大打折扣。因为亮度太低,部分观众甚至表示连开头的打斗戏都无法看清楚。

这位在商业上如此成功的导演,很在意自己的每一位观众。

距离我们和林超贤导演的这番对话,慢慢积累自己的能量是重要的,是要驾驶直升机迅速飞往最危险的海域,慢(图5)

一如多年之前,当他沉迷于塑造一个个类似于《证人》里那样太过边缘压抑角色时,师傅陈嘉上对他说过的话:你得在意观众到底想看什么,没人会想天天看那些压抑的东西。

不知道林导演现在是否还记得这句话,但我想他已经做到了。

鲜活的个体故事,

永远比个人英雄主义重要

心态的改变,也让我在重温《湄公河行动》时为自己的迷思找到了答案。

里有一场“娃娃兵”的戏份,原本天真无邪的孩童却玩弄着手枪。

其实,这很有可能是近几年来中国影史上尺度最大的场面之一。

在恍惚间我才反应过来:主旋律并没有限制他。

相反地,他一直都在所谓的边缘上大胆尝试,在限制中争取着极致。

新片《紧急救援》的背后,就有一群打动林超贤的海上搜救队员。在此之前,他亦从没想过人可以伟大到这种程度。

距离我们和林超贤导演的这番对话,已过去将近一年。

在工作无法正常展开的今年,不知林导在哪,又做着什么。

前几天,我们补充问了一下他对于新年的期待。

下一个时刻,我想已经开始了。

*林超贤的新《紧急救援》将会在 12 月 18 日上映。欢迎在评论区留下自己的记忆,我们想请 20 位朋友去看这部。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林超贤

林超贤,1965年5月11日出生于香港。香港导演。20世纪80年代末期,林超贤开始担任陈嘉上的副导演;1997年,执导了电影处女作《G4特工》;1998年,林超贤与陈嘉上联合执导了警匪片《野兽刑警》,因此获得第1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奖;2000年,执导了黑色幽默电影《江湖告急》,影片获得第2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等四项提名;2008年,拍摄了警匪片《证人》,该片在内地、香港、台湾都收获好评;2010年,执导了警匪片《线人》,该片获第3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提名;2013年,因拍摄的动作电影《激战》,获第3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最佳导演提名;2014年,执导了犯罪电影《魔警》,该片入围第6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全景单元。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