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热门 > 新闻正文

微信被上海消保委点名究竟什么情况?微信被上海消保委点名背后的真相

APP广告关不掉!消保委点名微信、汽车之家等

中新经纬客户端12月16日电 号“上海市消保委”16日发布《APP广告消费者权益保护评价报告(2020)》(下称《报告》)称,APP广告“关不掉”问题仍严重,通过对600款APP广告行为分析发现,58%的APP含有广告,其中69.7%的内容广告不能一键关闭。、汽车之家、快看视频、36氪等APP没有发现关闭键。

《报告》显示,APP广告的投放后台向头部交易平台集中马太效应显现。通过技术手段进行12000次抓取数据显示,由大广告交易平台推送的广告数量呈两波上升趋势,中小广告交易平台呈持续下降趋势。此外,有关弹窗干扰、强制推送、信息窃取和涉黄涉毒等问题广告数量呈快速下降趋势。

需要注意的是,《报告》提到,消费者反映强烈的APP广告“关不掉”问题仍然严重。《广告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利用互联网发布、发送广告,不得影响用户正常使用网络。在互联网页面以弹出等形式发布的广告,应当显著标明关闭标志,确保一键关闭。”

《报告》称,消费者也普遍希望APP广告可以自主点击关闭,但通过对600款APP广告行为分析发现,58%的APP含有广告,其中69.7%的内容广告不能一键关闭。没有发现关闭键APP如、汽车之家、快看视频、36氪等。

同时,个性化广告推荐“不可选择”问题突出。上海市消保委认为,消费者有权利拒绝个性化广告推荐。但测试发现,仅有14.5%的APP可以找到个性化广告推荐关闭入口。APP隐私政策规则冗长复杂,个性化广告推荐关闭入口极其隐蔽,关闭流程设置繁琐,还利用技术手段限制消费者永久关闭个性化广告推荐的权利,消费者仅能进行为期六个月的关闭且仍旧会看到广告。

上海市消保委质疑,APP关于个性化服务设置条款还标明“个性化广告推荐技术不会使用用户聊天内容”,那是否意味着用户在里除了“聊天”之外的内容都可能被收集和使用?

《报告》还指出,APP广告内容真实性审核亟待引起重视。《广告法》第三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依据法律、行政法规查验有关证明文件,核对广告内容。对内容不符或者证明文件不全的广告,广告经营者不得设计、制作、代理服务,广告发布者不得发布。”

经上海市消保委法律部团队检索和分析,发现这些广告内容十分杂乱。如在朋友圈推送的广告中就存在涉嫌虚假宣传、隐匿广告(销售)主体等诸多问题。此类情况在APP广告中并不少见,须引起各方高度重视,以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中新经纬APP)

浙江消保委点名!美团网络住宿退订难,飞猪大数据“杀熟”

据浙江消费维权网消息,浙江省消保委近日发布2020年第三季度受理投诉情况分析。其中提到,当前,在线预订住宿已成为主流消费方式,网络住宿为消费者便利的同时也较易引发消费纠纷,浙江省消保委提醒消费者,在线订房需谨慎。

2020年三季度,浙江全省消保委共受理网络住宿消费投诉247件,消费者投诉反映的问题主要有:

一是网络住宿退订难。

多数商家将线上平台订单设置为不可取消更改,且部分平台“不可取消更改”的提醒标识设置较为隐蔽,容易误导消费者。同时遭遇台风、疫情等不可抗力因素时,部分商家仍拒绝消费者退房要求,退订则房费不退或需收取高额违约金。如消费者韩女士投诉称,其通过美团APP预定了普陀区东极镇某民宿 9月6日客房1间,支付房费428元,由于前往东极镇时因受台风影响导致船班全部停航,韩女士要求退房,但商家表示如要退房需要扣除50%的房费,遂投诉至消保委。经普陀区消保委工作人员调解,商家同意全额退款。

二是大数据杀熟区别对待。

如酒店房间价格混乱,同样酒店产品在同一平台有不同报价;新老用户标价不同,优惠也不同;平台对新老用户的酒店推送信息不一致等。如今年暑假期间,消费者王女士和朋友同一时间在飞猪平台上预订房间,王女士是老用户,而她朋友是新用户,结果在付款时发现同一房间王女士的房费是229元,而她朋友的房费是220元,另享受5元买立减优惠,实际付款房费215元。

三是实际入住和宣传不符。

如酒店宣传图片、文案等与实际不相符,住宿设施、卫生条件差;经营者未按约定收取房价,到店住宿时要求消费者另加费用;经营者以客满为由,擅自将消费者预定的房间进行变更,安排在条件较差的房间等。如舟山市嵊泗县消保委接到消费者侯先生投诉,称其通过飞猪预订了嵊泗嵊山镇某民宿5月1日至5月4日三间房,并通过电话与客服确认有房。5月1日到达后老板告知房已满,其另外一家宾馆的房间,与其预订的民宿环境和房间设施相差甚远,便要求老板条件与原先预订相同的房间或退相应费用,一直沟通无果,逐于6月底寻求嵊泗县消保委帮助。经消保委工作人员多次与店家沟通,店家同意退还全款,并确认到账。

四是承诺优惠不兑现。不少酒店为吸引更多消费者,往往推出住宿套餐,套餐内容包含如亲子活动、附赠礼物、额外服务等,价格也往往更高。但在实际消费过程中,却存在夸大、虚假宣传之嫌,前期承诺的优惠条件不兑现。如今年9月,温岭市消费者江先生通过网络订房,订单显示套餐价为499元,套餐内容除住宿外还享受亲子体验活动和海鲜礼包。但江先生在入住期间并没有享受到亲子体验活动,在退房时也未拿到海鲜礼包。在咨询商家时,商家表示只住房服务,没有海鲜礼包。

浙江省消保委建议消费者:

一是详细了解住宿信息。订房前要事先掌握住宿的基本信息,了解商家是否有经营资质、退订规则如何设定、地理位置、房型等是否符合自己要求。多了解房源的信誉度和其他住客评价,入住前注意检查住宿安全、卫生条件,如发现与宣传不符及时与商家进行沟通。

二是关注页面宣传和合同条款是否相一致。消费者应仔细阅读合同条款,重点关注房间是否可取消以及违约,核实相关条款内容与商家宣传、承诺是否一致。如发现有出入,要事先与商家进行,了解真实情况。

三是及时保留相关凭证。一般而言,网络订房会在网上留下订房记录、支付凭证等痕迹,但为了避免意外,建议消费者截图保留相关凭证。同时,在退房时要求商家开具发票并注意保留。

微信被上海消保委点名究竟什么情况?微信被上海消保委点名背后的真相(图1)

微信发布违规公示,腾讯朋友、钉钉等APP被点名

新京报讯(记者 白金蕾 )3月4日,发布近期平台违规公示,部分第三方应用程序通过等行为,涉嫌拉取关系链、涉嫌诱导下载,对用户隐私安全造成了威胁,已根据平台规则进行“强提示”,需要跳转访问。这其中涉及腾讯朋友、钉钉等应用。同时,健康码”的访问不受影响。

此前,和钉钉曾因健康码中夹带“吱口令”发生分歧。3月2日,多个城市的健康码出现无法在端打开的情况。健康码技术方阿里方面称,“原因是全面封杀钉钉的域名,造成浙江等24个省份的健康码在端无法正常访问。”

对此,回应称,3月2日晚杭州健康码出现无法直接跳转,是因为该码标记了口令类信息“吱口令”,触发了《外部链接管理规范》中的第17条“特殊识别码、口令类信息”。方面已在3月3日上午并建议服务方调整,目前对方已在指引下完成整改,已恢复其外链的正常跳转。

上述事件再次出现在本公告的案例中。公告称,某健康码对正常域名进行“变种”,调整为“拉群”、“拉人头”的链接,与其主动沟通,对方并无调整,目前用户仍可复制该链接在浏览器中打开。

还在公告中称,对于此类违规链接,内依然可以进行正常的展示和发送,但出于安全原因不再做直接跳转,用户可通过“复制链接在浏览器中打开”的形式进行访问。一位腾讯内部人士告诉新京报记者,这并不意味着拦截任何应用,而是做了强化提醒。

此次主要公示的有两类违规行为,违规外链和违规小程序。

关于违规外链,近期,经用户投诉和平台主动发现,有第三方APP通过拉群、等涉嫌获取关系链的方式,来“串门”。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用户隐私信息可能会泄露。

通过邀请链接、邀请口令、邀请二维码等方式、涉嫌诱导用户下载应用程序的外链也在违规之列。实际上,平台一向“一视同仁”,腾讯朋友、腾讯新闻、读书等产品都曾接受过类似的违规处理。

此外,公告还显示,“假红包”骗局在网上流传多年,疫情期间又出现了新花样,一些假红包在“提现”时要求必须填写个人信息。而随着小程序生态的繁茂,小程序违规也日渐增多。近期,少量借疫情防控工作名义涉嫌违规收集用户隐私的行为出现,也进行了主动排查及处理。2020年以来截至目前,在代码审核侧拦截3252次,涉及2392个小程序。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