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银行下架智能存款产品,调整负债结构提上日程
一度被视为揽储利器的智能存款正在降温。近日,张家口银行发布消息称停售并清盘所有活期智能存款产品,廊坊银行则调整了存量智能存款的利率,使其高收益不再。
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的多位银行业人士表示,此举主要是受央行此前下发的《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存款利率管理的通知》(下称《通知》)影响,该《通知》要求,各存款类金融机构应严格执行央行存款利率和计结息管理有关规定,按规定要求整改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档计息等不规范存款“创新”产品。
由此,一向以“高息灵活”自居的智能存款再遭严查。事实上,自2018年末以来,对于智能存款的监管就逐渐趋严,多次出现窗口指导,多家银行也对相关产品进行了整改,比如调整存入期限或利率水平等。而在市场利率水平下行态势下,目前已有银行开始优化负债结构,降低负债成本。
多款智能存款产品下架或调整
所谓智能存款,主要于互联网银行推出的一种“活期存款”产品,但与传统活期存款业务不同的是,智能存款可以随存随取,靠档计息。此类产品的“智能”之处在于,就算是提前支取,也可按照最近一档的定存利率计算,而非活期存款利率,这也是监管关注的重点。
近日,记者获悉,张家口银行的智能存款将于5月15日清盘并停售,清盘后,存量产品利率将按照活期挂牌利率0.42%上限执行。该行客服人员还对记者称,对于具体执行的方式,不同地区的分支行可能也不太一样,投资者需咨询当地银行。
无独有偶,廊坊银行此前也发布公告称,将从4月29日对“生活无忧3号”(已经停售)存量存款产品利率按照活期存款基准利率0.35%执行。据了解,这款产品就是靠档计息的智能存款产品。尽管目前该公告已被删除,但利率调整一事确在进行中。
该行客服人士向记者介绍,此产品是按季付息,主要按照客户每季度活期存款日均余额来匹配收益率。根据公告要求,4月29日之前,已签约存款仍按原有利息结算,但在7月1日后,将按照活期利率计算;另外,在季度结息后,不满季度期限的也根据活期利率计算。
廊坊银行的公告还称,这是根据央行发布的《通知》及河北省市场利率定价自律委员会关于存款利率自律管理的行业规范进行的调整。
今年3月,央行曾下发《通知》,要求应严格执行存款利率和计结息管理有关规定,按规定要求整改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档计息等不规范存款“创新”产品;指导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加强存款利率自律管理,并将结构性存款保底收益率纳入自律管理范围等。
作为典型的提前支取靠档计息产品,智能存款受到影响。实际上,对于此类产品的监管已经持续多时。2019年末,多家银行就收到通知称要立即暂停新增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档计息的产品余额和新增客户,部分地区还要求在2020年底之前,压降靠档计息定存产品余额至0,提前支取按照活期利率计息。
一般而言,提前支取靠档计息定存产品包括两种,分别是大额存单和智能存款,前者在今年以来已很少出现,新发行的大额存单在提前支取时基本均按照活期存款利率计息;而后者,仍存少量。
如今,在严监管下,已有多家银行下架或调整了此类产品。记者查询发现,微众银行的“智能存款+”在去年已暂停发行;蓝海银行相关产品也进行了整改,根据客服向记者介绍,“蓝贝贝7-360天”仅支持一次性全额提前支取,如提前支取时持有不满7-360天,需按蓝海银行挂牌活期利率计息;如持有时间超过7-360天或7-360天的整数倍,超出的天数亦将按活期利率计息。
同样,网商银行的“定活宝”利率计算也有所改变。该行表示,在2019年12月27日(含)后存入/到期转存的定活宝存款,根据加急支取时的实际存期,按照活期存款利率计算利息。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对记者表示,智能存款相当于变相高息揽储,从市场规范的角度来讲,哪怕只是少数银行在利用高收益进行揽储,但仍将影响整个市场,进而使得银行负债端利率下行受阻,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他还称,监管对诸如智能存款、结构性存款等产品的管理,核心在于规范存款市场竞争的秩序,引导整个负债端成本下行,让定价更为理性,从而匹配资产端利率的下行,这也将更有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同时减少套利机会。
优化负债结构提上日程
“智能存款类产品的存在反映了部分中小银行在揽储方面的压力和灵活性,特别是民营银行,由于营业网点少、揽储渠道有限,较难吸引客户,因此进行产品创新较为迫切。”华北某民营银行金融市场部人士对记者说。
一位银行业资深从业者也对记者称,相较国有大行,部分中小行对存款的需求较大,比如民营银行等,愿意以靠档计息的方式揽储。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在发展初期银行资金相对较少;另一方面,有的银行依靠线上优势拥有较大的长尾客户,在资产端有较强的溢价能力,能覆盖更高的负债成本。
但在曾刚看来,这类产品不太可能长期存在。他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从市场发展趋势而言,整个市场利率处于下行态势,而央行也要带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降,因此负债成本下行存在必要性。
“基于利率传导机制来看,负债成本不下去,资产端的收益率也难下行,那么给企业的贷款也就很难下降。”曾刚说,“目前也有银行意识到过高成本的存款并不划算,已经开始逐步优化负债结构,降低存款成本。”
前述资深从业者也称,在同业负债受限制、结构性存款被规范、智能存款被叫停等背景下,中小行的负债管理能力面临挑战,如何优化负债结构、加强产品创新,成为不少银行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据了解,银行负债端主要由存款、同业负债、应付债券和向央行借款四部分构成,其中存款和同业负债是主体。
华泰证券分析师沈娟称,在存款方面,大行网点多且密集,存款占比高、定价低优势明显,农商行基础也较好,但较大行而言活期存款占比更低;同业负债方面,股份行和城商行同业负债占比相比较高,负债端配置更为灵活,因此计息负债成本率较高,其中城商行尤为突出。
据此,沈娟进一步建议,参考国外银行业负债结构,如美国,存在不计息存款;存款种类较多且以市场化低息产品为主;另外相比同业负债,更青睐长期应付债券。因而国内银行业在降低存款成本的可行路径中,除调整存款基准利率外,还可改变银行的存款结构,比如继续强力监管高息产品、创设新的存款品种、将市场利率保持在较低水平并引导存款成本向市场利率并轨等。
段思宇
四部超人气动漫下架,理由各不相同,一部自愿下架,两部强行下架
随着90后和00后的长大,动漫不再只是小孩子的专属,喜欢看动漫的群体越来越大,年龄范围也越来越广,所以动漫的内容与形式也越来越丰富,但由于种种原因,有些动漫虽然题材新颖,内容看点十足,却不得不下架。例如以下这四部超动漫被下架,理由各不相同,其中一部是自愿下架,两部被强行下架。
1.《魔道祖师》
说到被下架的动漫,就不得不提到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魔道祖师》了,作为一位动漫爱好者,平心而论,《魔道祖师》无疑是一部很精彩、看点十足的国漫,无论是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有其过人之处,所以前段时间《魔道祖师》被禁才会引起很多二次元爱好者的不满。至于被禁的理由,无非是作为国内首部基腐番,《魔道祖师》里的CP不受主流价值的认可,很多成年人觉得会带偏小孩子,从而形成“非主流”的价值观。不过我觉得如今早已是21世纪,应该多点包容,尊重多元化和个性化。
2.《喜羊羊与灰太狼》
说起《喜羊羊与灰太狼》,很多90后和00后并不陌生吧,虽然很多人并不愿意承认自己喜欢看《喜羊羊与灰太狼》,因为如今我们长大了,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一部比较幼稚的动漫,但不可否认的是它超高的,当年它可是霸屏的动漫,论可以甩《魔道祖师》十条街。但是同为优秀国漫,《喜羊羊与灰太狼》被禁时并没有引起任何关注,至于《喜羊羊与灰太狼》被禁的理由就更夸张了,居然是剧里的逻辑不符合科学和常识,拜托,这是动漫好吗,居然还要讲科学,那这样的话还说什么二次元。
3.《CONCEPTION》
看过这部动漫的漫迷应该很少,这是一部雷番,上架不久就自动下架了,所以看过的人不多。这部剧的中文名字也很中二,叫做《为我而生》,听到这个名字就可以感受到剧里中二的气息。它的剧情很简单,就是主角为了拯救世界,需要与各种人发生不可描述的关系,从而孕育拯救世界的“星之子”,没错,就这么简单,生孩子就行了。剧里的内容算不上很污,但某些情节和台词却充满着赤裸裸的暗示,最终可能制作组自己都看不下去,在被点名前自己主动下架了,还算有点觉悟。
4.《虹猫蓝兔七侠传》
对于90后来说,其实真正陪伴我们长大的国漫应该是《虹猫蓝兔七侠传》,它是第一部将中国的特色和传统文化与动漫相结合的国漫。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国漫的奠基之作,之后才有《秦时明月》和画江湖之不良人等系列作品,它们都是采用将中国古典文化和动漫相结合的方式来创作的。至于《虹猫蓝兔七侠传》被下架的原因也很离谱,居然是因为剧里有太多血腥暴力的内容,比起奥特曼一死死一城,《虹猫蓝兔七侠传》简直太温和了好吗,而且里面也没有任何扭曲的价值观,被下架简直太冤了。
产品下架 海升果汁陷信誉危机
10月31日,针对旗下青岛工厂日前被曝使用腐烂苹果进行加工事件,中国海升果汁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升集团”)在官网发布了《海升集团质量内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但只涉及对工厂设施方面的检查,并未对集团其他分公司关于原料情况进行具体说明。涉事视频流出后,海升集团旗下品牌清谷田园产品销售几近停滞。疑似受此影响,在盒马鲜生、清谷田园京东旗舰店中,海升集团旗下的清谷田园果汁已下架。业内人士表示,海升集团如果不严把质量关,不仅将失去消费者的信赖和国内市场,也将失去它依赖的国际市场。
整顿工厂
10月10日,海升集团青岛工厂将腐烂苹果加工成果汁的视频在网络流传,引起极大关注。
面对此次质量危机,海升集团给出的调查结果一是因为原料短缺收购时间过长;二是高温天气暂存时间过长。同时,海升集团在公告中表示,青岛工厂处于试机期间,拣选员工操作不熟练,已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理。此外,海升集团责令青岛工厂继续停业整顿,于10月14日开始对旗下所有浓缩汁工厂进行内部审查,并于10月31日给出审查结果。
海升集团发布的《报告》并未对集团其他分公司关于原料情况进行具体说明。此外,海升集团也一再宣称,涉事的青岛海升果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果汁是销往国外的。而清谷田园系列产品则全部由大连海升果业有限公司生产。
对同一集团下的两家子公司,消费者无法放心,集团标准”是否在两家均适用。在超市发超市内,一位正在选购饮料的消费者对北京商报表示,将不会再购买清谷田园果汁产品,对其他果汁类产品也暂时不会购买。
疑似受此影响,此后盒马鲜生宣布下架清谷田园的全部产品。目前,海升集团旗下产品分为鲜果系列和果汁系列,其中果汁加工品牌为清谷田园。北京商报登录清谷田园京东旗舰店,选择果汁购买时,均显示该商品已下架。北京商报试图与网站客服,但在正常工作时间里,对话框一直显示暂无客服在线,如需帮助请留言”的信息。留言后,一直未收到回复。
盈利难题入口食品质量不合格,带来的是信誉坍塌。”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表示,此次事件给海升集团及行业带来巨大的负面冲击,海升集团的品牌形象或将一落千丈”。
海升集团于2005年11月以红筹形式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是陕西第一家在香港主板市场上市的企业。海升集团90%以上的产品用于出口,销往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目前,海升集团在国内主要分为农业板块和加工板块,其中,农业板块包括清谷田园、枝纯等鲜果产销;加工板块则是此次质量事件主角——清谷田园果汁系列产品。数据显示,2011年,海升集团营收突破21亿元,之后销量持续下滑,2016年降至11.27亿元;2017年业绩略有回升,实现营业收入13.82亿元,同比增长22.6%;净利润为1.76亿元,同比增长267.7%。
但北京商报注意到,过去几年,海升集团一直得到政府补贴,2015-2017年,海升集团获得的补贴分别为1.39亿元、1.43亿元和2.33亿元。2018年上半年,海升集团利润再次下滑,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8.14亿元,同比增长43.18%,利润却转为亏损3297.8万元,较上年下滑206.58%。
造成海升集团业绩下滑的原因,是分销成本的增加和种植产业的扩张。2017年,海升集团的分销及销售成本增加41.1%至1.81亿元;今年上半年,分销成本增加约111.7%至约1.44亿元。
在宋清辉分析看来,过山车似的业绩反映出海升集团的生产结构和战略发展必须尽快进行调整。单纯依靠政府补贴只能让公司陷入更加被动的境地,这种模式并不可持续。目前摆在海升集团面前的是如何挽回公众信任的问题。面对出口质量更加严苛的环境,如果海升集团不严把质量关,将失去赖以生存的国际市场。”
并非个案
一位不愿具名的从业人士称,一般好的水果都作为鲜果在市场超市销售,剩下品相不好的或不新鲜的水果基本都会被用在果汁生产中。同时,控制原料成本已经成为果汁加工企业心照不宣的秘密,而企业也在想方设法通过不同方法节省成本支出。
针对以上问题,我国频出重拳加强监管。原国家卫计委和原国家食药监总局于2017年联合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料生产卫生规范》中,明确规定了饮料生产过程中原料采购、加工、包装、贮存和运输等环节场所、设施、人员的基本要求和管理准则。此外,我国《饮料厂卫生规范》中也明确规定,以果汁为原料生产饮料的工厂,采购的原料必须符合国家有关食品卫生标准的规定。
令人遗憾的是,在监管趋严的当下,一些企业仍然顶风作案”。近日,有媒体报道三门峡缘分多果汁同样收购烂苹果进行加工果汁,每天大概需要1200吨左右。
其实,这也不是海升集团第一次出现用腐烂水果进行加工生产。早在2013年9月就有媒体报道海升集团向果农收购没有成熟就跌落的水果,甚至是腐烂变质的水果,用来制作果汁及浓缩果汁产品。
对此次清谷田园的质量事件,食品专家朱丹蓬表示,整个品牌销量、利润、股价肯定都会受到影响,食品安全质量对于一个食品企业来说是极为重要、也是极其敏感的。可以预见,国家未来会进一步加大质量监管力度,把一些违规失信企业清理出果汁行业。
北京商报就此事海升集团进行采访,但终始未果。北京商报 钱瑜 于海/文 张彬/制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