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舅介绍丁真走红经过:因为一个美丽的巧合,摄影师拍下丁真
四川20岁小伙丁真这回是彻彻底底火了!从普通的放牧小伙到签约国企推动家乡旅游业发展,丁真的身份俨然不再是简单的网红,在短短半个多月时间里他实实在在地火了,还接受了央视的采访,更是登上了日本电视台,还将新闻的主题定为“因为太帅而成了观光大使、在社交网络上爆棚的19岁少年”。靠美颜走出国门,在新媒体时代的草根造星运动大获成功。
12月1日,“前村草”丁真的舅舅四郎罗布讲述了丁真走红的全过程。舅舅称:摄影师胡波是过来住旅社的,住他们家,刚好碰到他,就把他拍下来了,之后他就火起来了,但也就是偶尔拍一下,因另一短视频项目需求,后来胡波要拍摄一些微笑的年轻人,原计划是拍摄丁真的弟弟尼玛,但尼玛临时有事。他就把丁真叫过来,然后拍了丁真,然后就火了。
舅舅还称:丁真火起来了,他很高兴,为家乡也好,为所有的东西也好,很开心!舅舅还透露,如果丁真没有走红,那么会和其他人一样平静生活,丁真在家里比较听话,特别老实的一个孩子,特别开朗那种,他如果没有这样成为网红的话,前途也不是很大,他也会平平淡淡地生活,和一般人一样,他家也有牧场、牛场,放放牛。”看了丁真的走红经历,网友们的“戏精”本质发作了。
有人看了视频之后,感叹丁真舅舅很像郑伊健,也很帅气呢,还有一种文艺风,更有人模仿丁真弟弟:我错过了一个亿!还有人看了舅舅上火的样子,觉得他比丁真还激动,网友留言不能看,一看可能笑到嘴裂,如果丁真不曾走红,那么他或许会去放牛,过着普通人的生活,但他走红了,带红了整个四川,整个村子,未来如果这里构建风景区,那么将会给村民们带来很大的收益,从这一点来说,丁真走红也挺好的,处处呈现了正能量,让人心情澎湃。:企鹅号《言之爱说事》
丁真手写信声明原产地四川,各省为拐走丁真绞尽脑汁,头笑掉了!
杀疯了杀疯了,
新的一天新的热搜打架有↓
四川:坚决捍卫丁真!
其他各省:坚决捍卫丁真旅游自由!
翻译:蹭到就是赚到。
看热闹的我↓
走向过于好笑以至于橘要连写两天丁真。
昨晚睡得早的姐妹,
一定错过了这场掰头最精彩的部分↓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好家伙顶流网红连夜补习中文有。
(看你们P图给孩子逼的)
这次连大熊猫也抱上了,
有点向以西藏为代表的的其他省示威的意思:
哎~我们不仅有丁真,我们还有大熊猫!
羡不羡慕嫉不嫉妒?
陕西冷冷一笑,
呵,不就是熊猫嘛,谁没有似的↓
我们这还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没墨大熊猫呢。
真真快来!
(各位官博都不睡觉的吗)
大西北的另一位好邻居青海打算从源头解决问题:
帅小伙在选了在选了莫催。
就是这最后选出来的结果吧……
你确定这是“少年”?
青海的少年输没输我不知道,
看起来马是赢很大。
珍珠:仿佛有人在内涵我。
你说你们打架就打架,
总带我们小马干什么!
我们珍珠忙着干饭啊勿cue。
这边有马的蹭马,有熊猫的蹭熊猫,
那边既没马又没熊猫的省份:
不行,也得蹭,绞尽脑汁也要蹭。
湖北:蹭不到丁真可以蹭丁真的耳钉啊!
耳坠绿松石的主产地,真真快来!给你打一车耳坠!天天换着戴!
辽宁:听说采访丁真的四川观察记者杨东昊是辽宁人?
那还等啥,蹭他!
争取把小丁真拐回辽宁哈!
江苏:真真小马主持人都被蹭了,那我就……
蹭蹭丁真的老板吧!
(丁真一己之力促成江苏大团结)
等一下,这老板,
这么浪漫的吗?
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的,
橘还以为只有丁真的各位“老婆”们呢。
咳咳咳嗯,说正经的哈。
了解了一下老板杜冬的经历,
才发现有人真的可以将浪漫贯彻终生。
在时差岛的采访中,杜冬称丁真的走红是
“一场冒险”
而杜冬的“冒险”,开始于2007年的一场朝圣之旅。
13年前,还是上海宝钢集团英文翻译的杜冬,
以一名背包客的身份踏上川藏线的旅途。
在理塘的赛马节上,遇到了那个改变他人生轨迹的康巴少女——
曲西。
他在书里这样描写他的惊鸿一瞥:
文笔太好了,我都快爱上曲西了。
更别提杜冬了,简直可以说是一眼万年。
“周围的一切都远去了”
“我像螟蛉一般飘飞着,沉了进去”
第二天,一见钟情的杜冬拿着曲西的照片一家家问过去,
认识的人会给他指个方向,不认识的人家请他喝一杯青稞酒。
喝到第五杯时,他找到了她。
热情的康巴家族以最友好的姿态接待了他,
这是他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到康巴人真实的生活。
然而过客终究是过客,
杜冬没有停留,仍旧按计划踏上了前往拉萨的旅途。
可脑海中的康巴少女一直挥之不去,
10天后,杜冬又一次出现在理塘,
并以“写作度假”为由在曲西家租住了下来。
从那时开始,2007到2010年,
他6次奔波于上海和理塘之间,
最长的一次停留了三个月,最短的一次只有两天。
从火车换汽车,
孤身一人辗转四天,
跨越三千公里的距离,只为追求梦中的少女。
他用尽一切笨拙的、痴情的方式向曲西示爱↓
甚至在她生日那天,拜托一位在理塘有过一面之缘的花店老板,飞车数小时,
只为送她一束新鲜的玫瑰。
这四年里,曲西为他打开了一扇窗,
让他窥见藏族同胞古典的家庭关系和社会结构,杜冬爱上了西藏的一切。
2011年,他终于辞掉了上海的工作,
定居拉萨,供职于西藏旅游杂志社。
(没错就是那个丁真争夺战的主力之一)
(是它↓)
现在依然能找到一些杜冬曾在这里任职的“证据”↓
(又一次自家人打自家人了)
2013年,他为曲西写的14万字情书被出版,
(蓝衣服的是年轻的杜总)
(还挺帅)
出版后,杜冬第一时间把这本厚厚的情书送给曲西,
然而害羞又传统的康巴少女却没能因为这些美丽的文字爱上他,
却始终没能成为爱人。
这段极度理想与浪漫的故事最终还是没能走向一个大众期望的结局,
2017年,曲西找到了自己真正的爱人,步入幸福的婚姻。
(婚礼上的曲西)
(是我看到也要一眼万年的颜值了)
而杜冬也在当地找到了自己的良人,组成了家庭。
这段旷日持久的单恋虽然最后无疾而终,
但却让杜冬彻彻底底地爱上了藏文化,爱上了理塘。
大概是18-19年期间,杜冬又一次回到了梦开始的地方。
他成为了理塘文旅体的负责人,
发展自己所热爱的理塘文化。
还记得丁真现在就职的工作单位理塘仓央嘉措微型博物馆吗?
这是杜冬建立的一系列微型博物馆之一,
这栋由百年藏屋改造而成的博物馆,
有点中国版克罗地亚失恋博物馆的意思,
里面没有古董,只有318国道上背包客们一件件代表旅行记忆的物品。
杜冬希望这些微型博物馆成为吸引游客驻足的理由,
也能利用起荒废多年的藏屋。
之前大家就各种猜测,
又是第一时间签下丁真又是知道去豆瓣潜伏的,
怎么看也不像是一个今年二月才脱贫的贫困县本地工作人员能有的意识。
(没有看不起贫困县的意思)
(你们懂的)
原来真真能有如此喜大普奔的后续,
还要多亏了这位将浪漫刻进DNA的老板杜冬。
理塘的故事开始于少年,
被大家看到于少年,
杜总,什么时候出本《少年与理塘》呗~
最后一句
不P图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
复制丁真可以成功吗?
光明时评【复制丁真可以成功吗?】作家张丰:在理塘,像丁真这样长相的青年一定有很多,但是,如果哪个公司想再接着推出另一个,一定不会再红了。因为现代人如此这般的心动,注定有且只能有一次。丁真不只是那个在理塘蓝天白云下骑马的少年,也是一个人们创造的形象。真正的创造只能有一次,接下来模仿他的,只能算是“复制”。其中最重要的区别,就在于这个形象是否被“商业化”。人们关注他,恰恰是因为他是商业化的反面。人们发现丁真,也就是“捕获”了他。这是一个悖论。当人们想了解他,把他纳入一个体系(网红)的时候,其实也是在“消灭他”。当下,可能是丁真最具魅力和“价值”的时候。随着他熟练掌握城市的商业语言系统,当他再到成都,安心地吃火锅、看熊猫、到KTV玩耍的时候,那个单纯的丁真还能存在吗?对我们而言,在丁真闯入商业社会的一瞬,也就是此刻,可能正是我们反思商业文化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