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训练场馆“冰坛”竣工
新华社照片,北京,2020年5月27日
5月27日,作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训练场馆之一的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综合训练馆“冰坛”竣工,成为北京市今年第一个竣工的北京冬奥会新建场馆。据介绍,“冰坛”交付后将成为国家体育总局在京唯一的冬季冰上训练比赛基地,承担国家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训练及科研任务。
图为5月27日拍摄的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综合训练馆“冰坛”外景。
新华社记者张晨霖摄
图为5月27日拍摄的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综合训练馆“冰坛”内部景观。
5月27日,保洁人员在“冰坛”内部进行保洁工作。
新华社照片,北京,2020年5月27日
5月27日,保洁人员在“冰坛”内部进行保洁工作。
当日,作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训练场馆之一的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综合训练馆“冰坛”竣工,成为北京市今年第一个竣工的北京冬奥会新建场馆。据介绍,“冰坛”交付后将成为国家体育总局在京唯一的冬季冰上训练比赛基地,承担国家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训练及科研任务。
北京冬奥会重要非竞赛场馆开工,预计10月交付
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从京能集团获悉,北京冬奥会场馆——注册中心和制服发放中心(UAC)项目落地京能石热文创园。项目已于近期开工,预计10月交付。
北京冬奥会注册中心和制服发放中心(UAC)项目选址于位于新首钢地区的京能集团石景山热电厂原余热泵房和库房,占地面积约23000平方米,改造后建筑面积11400平方米,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重要的非竞赛场馆。
据了解,注册中心和制服发放中心是历届奥运会组委会必须设置的一个非竞赛场馆,由组委会直接负责管理和运行,具有占地规模较大、业务内容较多、人员流量大、投入运行早、运行时间长、仓储物流要求高等特点,需要按照非竞赛场馆进行运行和封闭管理。UAC筹备、建设和运行工作,直接影响到一届奥运会的成功组织运行。
据了解,今年年初,该项目被列入北京市2022年冬奥会场馆和配套基础设施总体建设计划,同时被纳入新首钢地区工程建设攻坚重点项目目录。目前,项目正在进行结构加固施工和库房基础施工。
北京冬奥会场馆“冰丝带”屋面环桁架滑移
冰丝带”屋面环桁架今滑移
千龙-法晚联合报道( 陈斯) 今天(16日),2022年冬奥会北京赛区标志性场馆——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屋面环桁架开始滑移。在现场看到,东西两侧的钢制环桁架宛如一条钢铁巨龙盘旋在主体结构两侧,在滑移系统的控制下,稳步、有序地向主体结构滑移、靠拢。
国家速滑馆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李久林介绍说,国家速滑馆的屋面支撑为大跨度双曲马鞍形钢环桁架索网结构,南北长跨约200米,东西短跨约130米。
由于工期紧,任务重,需要钢结构环桁架施工、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预制板看台结构施工和索结构施工准备同步进行。经参建各方研究、论证,最终确定了采用屋面环桁架南北分区直接吊装和东西滑移安装”的施工方法,分两次将环桁架滑移到位。第一次滑移为下滑移轨道的低空滑移,第二次滑移为上滑移轨道的高空滑移,其中第二次滑移可将环桁架滑移至设计指定位置。
据城建集团国家速滑馆项目施工负责人王中录介绍,本次滑移采用的液压千斤顶,如同32个机器人”同时发力,将5500吨钢铁巨龙”从东、西两侧向内侧的主场馆上方平行推移,与南北侧吊装区约3000吨环桁架合为一体。经过就位、嵌补段安装、合拢等工序后,实现钢结构工程的完工,为今年编织天幕”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