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海南省委书记职务调整,曾是从北大引进的博士后
据海南儋州广电网14日消息: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盖文启主持召开市委政法委全体(扩大)会议,集体学习《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
在集体学习《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后,盖文启要求,在政法系统掀起学习热潮,不断提升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同时结合实际、狠抓落实,确保《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在儋州基层落地见效。政法各成员单位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形成合力,将《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贯彻到政治、思想、组织各个方面,落实到决策、执行、监督各个环节。
上述消息意味着,原任共青团海南省委书记的盖文启,已出任儋州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
16年前,即2003年,海南自清华、北大等高校,引进了20位博士后,盖文启是其中之一。对于盖文启来说,此番负责政法委工作,是其入琼16年来的第五次转型。
据官方简历,盖文启是名“70后”,出生于1973年12月,山东费县人,北京大学理学博士学位、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先后两次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分别从事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研究工作,是2002年度共青团中央机关先进个人,2002年、2005年两次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二等奖。
可见,盖文启是名学者出身的官员,2001年7月参加工作,两年后,2003年8月17日,他带着档案直奔海南,成为海南同批引进博士后中最先走上岗位的一个,当时接受采访时,他表示:“既然过来了,就要给海南做点事,哪怕做一天,也要做好。”
到海南后,盖文启的第一个职务是海口市委副秘书长。担任海口市委副秘书长一个多月,就迎来了进入海南后的第一次转型——区县工作,挂任琼山区副区长,分管经济工作。这之后,他又来到海口市龙华区,先后担任区委副书记、副区长、区长。
在区县干了四年后,大约在2007年,盖文启转任海口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党组书记,这是他在海南的第三次转型。
担任海口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一年后,2008年,盖文启进入共青团系统,出任共青团海南省委副书记,5年后,2013年,当选共青团海南省委书记。
此番盖文启离开工作了11年的共青团系统,履新儋州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对于学者出身的他而言,政法工作是一个新领域。
6月13日上午,主持召开儋州市委政法委全体(扩大)会议之后,他先后到儋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东风派出所、市局指挥中心、市扫黑办实地调研。
调研中,盖文启要求:凝心聚力全面打赢扫黑除恶、禁毒三年大会战、打击治理电信诈骗犯罪等专项斗争,维护儋州的社会治安大局稳定;要加强学习,推动工作机制创新发展,持续推进科技强警,提升我市各级公安机关的办案水平;要加强公安队伍的管理力度,打造一支干净担当、群众满意的公安队伍;要加大宣传力度,强大的舆论氛围,不仅对违法犯罪形成强力震慑,也对儋州公安工作起到良好的宣传效果,让广大群众对公安工作更加了解,更有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盖文启曾任北大博士后联谊会副理事长、山东财政学院兼职教授。担任共青团海南省委副书记之后,他还在高校担任兼任教授。据山东财经大学官网发布的硕士研究生校外指导教师一览表显示,至2013年1月,他一直是政治经济学专业的指导教师。
盖文启简历
盖文启,男,1973年12月出生,山东费县人,汉族,研究生学历,理学博士学位,研究员,2001年7月参加工作,1993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历任共青团中央组织部正科级干事,海南省海口市委副秘书长(正处级),海口市琼山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挂职锻炼),海口市龙华区委副书记、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区长,海口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党组书记,共青团海南省委副书记、省青年联合会副主席、主席,共青团海南省委书记、党组书记、省青年联合会名誉主席。
现任儋州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
团十七大代表,团省委五届、六届常委,全国青联常委,十四届海口市人大代表,中共十届海口市委委员,省五届人大常委,2002年团中央先进个人,2002、2005年两次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二等奖。
海南省委书记带头,20位省领导逛集市买东西
海南疫情防控组长韩英伟:海南部分人员可以不戴口罩
据《海南日报》报道,4月2日下午,海南省消费扶贫“春风大行动”走进海南广场,省委书记刘赐贵、省政协主席毛万春、省委副书记李军等20位省级领导干部在现场带头认购扶贫农产品,号召广大干部群众以实际行动为贫困户“带货”。
“这个波罗蜜有多重?”“地瓜多少钱一斤?”“小黄牛养殖产业带动了多少贫困户?”
据报道,刘赐贵边走边看,与贫困户、驻村第一书记、返乡大学生、带贫农业企业负责人、各市县供销社工作人员、海南爱心扶贫网工作人员等一一交流,深入了解各类扶贫农产品的品质、价格和扶贫效益等,并掏出手机扫码支付,选购了地瓜、阉鸡、咸鱼等特色农产品。
刘赐贵说,开展消费扶贫“春风大行动”,是对我省优质扶贫农产品一次很好的宣传创新,希望大家踊跃参与,共同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
在与海南爱心扶贫网工作人员交流时,刘赐贵要求擦亮品牌、加强推广、架好产销高效对接的重要桥梁,确保贫困户的农产品不愁没销路、卖个好价钱,也确保这些农产品不以次充好、不哄抬价格。
毛万春、李军也在现场以手机扫码支付的形式,购买了黄牛肉、文昌鸡、豆角、萝卜等产品,并要求做好扶贫农产品的售后服务。
海南省领导肖莺子、彭金辉、何清凤、许俊、何西庆、胡光辉、康耀红、林北川、关进平、路志强、马勇霞、李国梁、史贻云、吴岩峻、陈马林、蒙晓灵、侯茂丰等分别到现场认购了扶贫农产品。
据报道,从3月下旬开始、为期100天的海南省消费扶贫“春风大行动”由省委、省政府批准,省打赢脱贫攻坚战指挥部组织开展。此次现场认购活动共设25个摊位,现场销售额达18万元。此外,近两天,省直机关单位的干部职工还通过网上订购的形式,已经购买了价值45万元的扶贫农产品。
省委书记专程进京汇报后,中央政治局常委南下 “提高工作效率” 两位政治局常委先后赴海南 “想办法形成一种合力”
撰文 | 蔡迩一
时隔仅两个月,韩正再次关注海南自贸港。
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注意到,这两天,韩正在海口召开了两场重要会议——专家座谈会和领导小组全体会议。
根据《新闻联播》的说法,这两场会议是“研究讨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政策和制度体系,部署下一步重点工作”。
就在8月22日,韩正在北京听取了“有关方面关于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制度体系阶段性研究成果的汇报”。
当时的新闻画面显示,海南省委书记刘赐贵、省长沈晓明在现场。
“提高工作效率”
在海南召开的会议上,除了韩正外,还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以及:
- 国务院副秘书长丁学东
- 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周祖翼
- 自然资源部部长陆昊
- 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
- 海关总署署长倪岳峰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马建堂
- 中宣部副部长孙志军
与八月的那次会议相比,高层这次的要求更明确——海南自由贸易港的政策和制度体系设计,必须突出以贸易自由和投资自由为重点。
△8月会议
△11月会议
点几个点。
其一,再次强调以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
其二,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构建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体系。
其三,建立以自由贸易港法为基础,以地方性法规和商事纠纷解决机制为重要组成的自由贸易港法治体系。
其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殊税收制度。
韩正在最后强调,“要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提高工作效率,有力有序有效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
两位政治局常委先后赴海南
去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
当年7月,韩正就以“推进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领导小组组长”身份赴海南调研了3天。
按照中央文件要求,到2025年,自由贸易港制度要“初步建立”。
之后,有关自贸港的政策和制度体系便一直备受关注。
去年12月,海南省常务副省长毛超峰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提到,“到一定的时候,自由贸易港的实施政策会以一定的方式向各位公布。”
政知君注意到,这段时间,高层有不少人先后赴海南调研,调研的主题各不相同,但不少都提到了自贸港建设。
仅举两例。
其一,10月17日至19日,赵乐际曾到海南调研了3天。
赵乐际强调,“自觉把廉洁建设贯穿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之中,从规划开始就要加强监督,全过程都要跟踪监督,重点项目还要重点监督,特别要监督‘关键少数’,确保每一项工程建设质量过关、干干净净。”
背后的指向是政治生态。
就在赵乐际赴海南的前一个多月(9月7日),海南曾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传达中央对张琦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进行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的决定。
会议要求,决不允许把建设工程搞成“人情”工程,决不允许领导干部插手工程、打招呼,要“为海南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其二,9月18日至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晨在海南调研,调研的一个重点是“海南自由贸易港法”。
王晨说,海南省要与有关部门通力配合,结合省情及时提出有关立法方面的建议,通过高质量立法引领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开放层次更高、营商环境更优、辐射作用更强的开放新高地。
“想办法形成一种合力”
在8月的会议上,韩正要求,海南省和各有关部门要自觉站在党和国家大局上想问题、办事情,加强对重大政策、重大问题的研究,共同把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制度体系设计工作抓紧抓好。
关键词,“共同”。
今年3月,央行原行长周小川曾在央视《对话》栏目中提到,海南在做好设计时,一方面要求中央部委确实支持海南自贸区,“要想办法形成一种合力。如果大家都相互不理解,反而这个事不是那么特别好解决。”
“自由港的建设,包括自贸试验区的建设,特别是探索自由港的过程中,需要中央让渡一些事权。”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顾学明在《对话》栏目中这样表示:
- “怎么让渡?如果仅仅是这边开大门,那边把小门关上,再搞一些玻璃门,这个就不应该了。恐怕这也是下一步改革的重点。我倒建议在海南建设自贸试验区,探索自由港的过程中,能不能给海南在经济领域赋予高度的自治权?”
在11月的会议上,韩正在海南强调,“要赋予海南更大改革自主权,打破体制机制束缚和障碍”。
除了放权,人才也是关键。
10月23日,海南省委组织部宣布,近期中组部新选派一批干部赴琼挂职,目前已有130名到任。
这130名“空降”干部囊括了中央和地方党政机关、人大系统、司法系统、国有企事业单位、国有金融机构、高校系统、人民团体。
海南省委书记刘赐贵曾指出,推进海南自贸区和自贸港建设,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才,当前海南最大的短板也是人才。
资料 | 央视新闻 新华社人民网 海南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