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热门 > 新闻正文

北京局部聚集性疫情得到初步控制具体什么情况?北京局部聚集性疫情得到初步控制背后的真相

顺义区局部聚集性疫情源头初步锁定:由印尼境外输入感染者导致

新京报讯(记者 戴轩)今天,北京举办第196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12月29日0时至24时,北京市新增1例本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为一名4岁儿童。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介绍了关于顺义区局部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溯源情况通报。

2020年12月23日,我市顺义区报告1例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疾控机构迅速开展感染源调查工作。经过流行病学调查,对人员和环境标本进行核酸检测、血清抗体检测以及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初步锁定疫情源头,基本掌握传播链条。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市疾控中心对此次疫情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及相关环境样本病毒,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分析,结果显示,此次疫情病毒均属于L基因型欧洲家系分支2.3,为同一传播链,与2020年11月东南亚地区发现的部分病毒株同源性较高,境外输入的可能性大。病毒与我国既往发现的境外输入病例以及国内本土病例的病毒不存在基因关联性,非国内近几个月本土疫情的持续传播,也非英国或南非新型变异毒株。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及基因测序结果,初步判断此次疫情感染为12月28日报告新增的1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以下简称为病例1)。病例1为某男,28岁,印度尼西亚籍,长期在印度尼西亚生活,2020年11月26日从印度尼西亚入境,为福建省报告的1例印度尼西亚境外输入病例的同航班同排座位密切接触者。在福建隔离满14天,经核酸检测为阴性后,于12月10日到京,在京居住地为顺义区。12月26日检测新冠病毒核酸阴性,血清IgM抗体阳性;12月27日在其居住地及工作地点环境中,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由120负压救护车转至地坛医院;12月28日检测新冠病毒核酸为阳性,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等结果,当日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新发地聚集性疫情以来,北京首次出现新增病例零增长

法制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斌

据7月7日下午北京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通报,7月6日0时至24时,北京无新增报告确诊病例、疑似病例,自6月11日以来首次出现新增病例零增长。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庞星火在发布会上表示, 当前,疫情防控初效来之不易。在此提示市民朋友,零增长不代表零风险,由于仍有数千人尚在进行隔离观察,还有31名无症状感染者,未来一周也不排除有新增本土报告病例的可能性。需要市民朋友继续保持高度警惕,做好自身防控不放松,严格遵守防控要求,履行疫情防控;各部门、各社区、各单位继续坚持落实防控措施不松懈,同舟共济,科学精准有效推进防控工作,绝不能让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前功尽弃。借今天上午北京市语文高考题“北斗系统55个卫星织成一张天网,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之意,在此郑重提示,北京城市公共卫生安全的“天网”由生活、学习、工作在这个城市的每个市民织就,城市公共卫生安全需要我们每个市民朋友共同维护和营造。

北京通报一起聚集性疫情:有人不戴口罩串门,13人确诊

北京局部聚集性疫情得到初步控制具体什么情况?北京局部聚集性疫情得到初步控制背后的真相(图1)

在7月11日下午举行的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庞星火就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相关情况进行通报。

庞星火介绍,7月10日0时至24时,北京无新增报告确诊病例、疑似病例,连续5天无新增确诊病例报告。庞星火还介绍了 一起因确诊病例污染居住场所公共环境和相互串门接触而引发的聚集性疫情:

该首发病例,男,57岁,为个体经营人员,每日到新发地市场进货,居住于海淀区永定路某小区楼,6月10日晚出现畏寒等症状,确诊前有同楼层邻居串门,且均未佩戴口罩。6月13日患者由120救护车转运至海淀医院就诊,6月14日确诊。首发病例确诊后,该楼中又有5名居民相继确诊,另有2名曾到该楼如厕的外来人员先后确诊。上述8名确诊病例中又有3人将病毒传播给5名家庭成员。 至此,该起聚集性疫情共有13人确诊。

经疾控人员调查发现,该楼共5层,每层20多户,首发病例居住于3层,有3例居住于2层,2例居住于5层,2名外来人员曾到3层如厕。调查发现各户在楼道搭简易炉灶,各层的水房、厕所均为公共使用,并且各层住户之间存在共用厕所的情况;住户之间存在相互串门且不佩戴口罩的现象。市疾控中心采集检测该楼环境样本,发现公共厕所环境样本核酸呈阳性。综合病例流行病学史和环境调查结果,判定此次疫情为与新发地市场有关的综合性聚集性疫情,既有人员相互接触导致的感染,也有厕所环境引发的感染。

庞星火提醒,这起聚集性疫情的发生发展过程,再次提醒我们,被污染的公共环境有可能成为疾病传播的媒介,疫情期间或有传染病传播风险时,要注意公共环境清洁消毒,并加大频次。大家不要扎堆聊天,减少串门,确需串门要戴好口罩,并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安全社交距离,回家后要先洗手;一旦身体不适,要主动规范就医,并采取有效防护和隔离措施,避免将疾病传给他人。

维护公共环境的卫生清洁是社区和居民共同的,也是对每个居民的健康保护,庞星火建议大家要积极参加爱国卫生运动,清理卫生死角,清洁公共环境,尤其是共同使用厕所、厨房等生活区域的居民,要注意开窗通风,科学消毒。社区要加强对多户居住一个单元、共用生活设施的管理和健康指导,做到人员排查到位、健康监管到位,按照北京市疾控中心制定的《卫生间清洁消毒指引》,落实消毒措施,洗手设施和洗手液等清洁用品,特别提醒大家,上完厕所要及时洗手,保持手卫生。手不干净时,避免触碰口鼻和眼睛。

市民朋友,家庭是小家,清洁靠大家,社区也是家,治理靠大家,让我们绷紧健康防病这根弦,共同创造健康环境,共享健康生活。

(原题为《疫情发布丨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相关情况》)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