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口碑翻身靠对比。
比如沈月。
因为韩版《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的播出。
她们改名叫《致我们的美丽》
大家终于发现了她的好。
看看评论:
“一对比我竟然get到沈月的灵动。”
“一对比江辰也不木头面瘫了。”
“有一说一这次国产赢了!”
压倒性的评论
确实,这次网友评价我认可。
本来对韩版期望挺高。
没想到一对比那么惨烈。
还没看过的你们自己感受下
国产陈小希。
韩版陈小希。
确实没有沈月灵
但剧里剧外长得有点不一样?
网友说撞脸辣目洋子
跨国姐妹,有!
国产江辰。
韩版江辰。
颜值还是OK的
国产版同框
符合小说
韩版同框
emmmm...
怎么说呢?
剧外更没有陈小希和江辰的感觉......
被吐槽最多的是女主。
演员苏珠妍。
“没演出悸动感。”
“刻意模仿可爱,笑的不自然。”
她是这么笑的
沈月是这么笑的
傻是傻了点,但能看出满眼的喜欢
咱们对比着走一遍会发现差距更明显。
比如大扫除告白这段
沈月的准备活动。
先是环顾四周紧张的咽了咽口水才喊住江辰。
用一种只说给你听的方式悄默默的说“我喜欢你”
被拒绝后的有点尴尬又有点可爱的小表情。
都是会让人在屏幕前姨母微笑的。
再来看看苏珠妍版的
准备活动好像跟偷东西似的...
告白的时候看不出喜欢。
被拒绝后的表情。
不是可爱不放弃而是单纯安慰自己。
而男主呢。
目前被吐槽最多的点是:
“江辰外冷内热,但他演的有点呆。”
编剧也得背点锅。
因为韩版没有把江辰的毒舌回怼没有拍出来。
比如陈小希用“今年又一个班是天赐良缘”来找话题。
江辰反煽情达人。
立刻吐槽今年录取线又低了。
弦外之音就是陈小希学习不好
以及陈小希凡尔赛说考试作文很难。
但自己挥挥洒洒也写了一千多字呢。
江辰毫不留情的揭露她写错作文了。
但韩版呢。
女主说:“今年又是同班同学欸!”
男主瞟了一眼不理。
女主又说:“哇这简直就是命中注定吧!”
好家伙,男主这次连瞟都没瞟......
我差点就以为他是扫地机器人了。
还有女主虚势的说题目简单这里。
男主头都没扭一下。
这些互动情节是很必要的。
一能交代陈小希学习不好。
二能体现江辰的毒舌。
要不然像韩版这种基本不回应的。
观众会以为是个AI......
编剧没设计好是一方面。
男主演技确实也是青涩。
扮演者叫金曜汉。
他在演戏方面没有太多经验。
男团选秀出身。
produce X 101的第一名。
橘当时的one pick小墙头
但是......
在这部剧里我也不敢闭眼夸了。
除了女主选角有争议、男主演技青涩。
最大的bug是韩版在剧情设计上脱离了真实。
在国产校园剧里看到大扫除就很亲切。
但在韩国校园剧中看到就水土不服的感觉......
过于追求和原版的一模一样。
其实大可以改成适合韩国校园的场景。
即便是在食堂都可
还有。
国产剧的故事铺垫比较清晰。
先介绍了陈小希对江辰的喜欢
以及俩人的家都在同一栋楼
这样陈小希在楼下问江辰要不要一起上学才不突兀。
要不然还以为是私生呢。
韩版一上来就是“陈小希”偷瞄“江辰”
对没看过的观众会有点没头没尾
观众能感受到的女生悸动之情就会少了一点。
简而言之没有心动的感觉。
反而被吐槽剧情很尬......
比如国产版是陈小希急切的想喊住江辰所以忘了自己杯子里有水。
因此倒了江辰一脸。
但韩版变成了大扫除时的水桶
这手法我怀疑女主故意推的
这个额外加的踢桶也被吐槽好尬......
直接躲开不就完了?
而且桶里也没水。
妹妹。
那你是怎么洗的抹布?
编剧功底有点弱啊
还有描述陈小希爱时时刻刻跟着江辰这里。
国产剧就很正常的暗恋爱慕
到了韩版。
这笑容和这悄默默的脚步。
越看越像私生......
突然明白为啥吐槽女主笑容过于刻意了。
你看
活泼的劲有点多了......
所以。
对比着来看会发现韩国拍的有点漂浮。
没有国产这么接地气。
但忘记了如何让这对男女主人公更符合韩国校园的画风。
而且在女主的选角上。
确实没有沈月更像高中生陈小希。
也没有她更像一个对江辰满眼喜欢的陈小希。
综上所述,沈月完赢!
看完韩版我又想再去重温国产了。
最后一句
韩国越来越爱翻拍咱们的剧,不错!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录取线
高考录取线,又叫省控线,或者叫批次线,每个省叫法不同,含义相同,所谓高考录取线就是指考生想要上某个批次大学必须通过的一条分数线,一般来讲,一本大学的录取线叫重点线;二本大学的录取线叫二本线;三本大学的录取线叫三本线或本科线;高职大专的录取线叫大专线;每年高考的录取线都不相同,主要是由于当年的招生计划和报考人数以及当年的高考试题难易程度来决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一般指新中国的高等教育入学考试,全称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录取分数线。各学校根据自身的投档人数和计划招生人数划的一条本校最低录取分数线。各校的投档人数是根据各校在本省录取人数的1.2倍投档,投档以后学校招生办从这1.2倍中以分数和志愿为主参考学生档案中的其他信息,按计划内人数录取,其录取的学生中最低分就是该校俗称的录取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