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姿携老公庆父母金婚纪念,退出影坛从商,港版樊胜美活出大逆转
作为上世纪末港星中的绝代佳人,黎姿成了不少人心目中的“完美女神”,即便在宣布隐退回归生活后,受到的关注度也依旧没有减少。7月1日,有媒体晒出了黎姿为结婚50周年的父母庆祝金婚纪念日的现场照,全家人罕见出镜,整个家庭氛围让人感觉十分温馨有爱。
照片中,一家人一起敬酒祝贺。48岁的黎姿和64岁的残疾富豪老公马廷强一起站在黎爸黎妈的两侧。身穿蓝色西装的马廷强,头发看起来有些花白,而一旁的黎姿,状态不仅十分在线,脸上时刻洋溢的笑容,看的出来的确很为父母高兴。
一家四口其乐融融,曾被外界一致认为命运多舛的黎姿,如今有家人陪伴在侧,婚后也收获满满幸福也不禁使人感慨万千。
黎姿原本出身于大名鼎鼎的香港电影世家,祖父黎民伟、祖母林楚楚,都是和阮玲玉同时代的知名电影人,不过到了她父亲这一辈却家道中落,家境十分窘迫。
照理说黎姿应该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小公主,可事实上,在祖父母过世之后,黎姿的父亲也因为脑膜炎失去了大部分的听力和视力,只能靠黎姿的妈妈开货车维持生计。
当时黎姿一家生活不再优渥,住的房子连独立的卫生间都没有,只能在厨房边上搭建了一个小区域,黎姿曾回忆开饭都能闻到异味。
为了养家,黎姿很早就进入了娱乐圈发展,《古惑仔》里的“小结巴”让其红极一时。然而,随着香港电影的下坡路,在电影路上的不顺遂的黎姿也陷入了瓶颈期。
一度被人嘲笑是“花瓶”,黎姿也开始在TVB发力。凭借着"赵敏"、"玉莹"等不少经典角色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一代港星女神。正处在事业巅峰期的黎姿,令人没想到的是,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改变了人生方向。
黎姿的弟弟黎婴专修医学,在姐姐的资助下出国留学,毕业之后开了一家美容医院成了一名皮肤科医生,本是前途大好的年轻人,却在2007年遭遇了严重的车祸,此后都只能一直依靠坐轮椅生活。
在黎婴受伤期间,马廷强对身负重担的黎姿更加疼爱。不仅为黎姿的父母装修房子以方便照顾病患,更是给恢复期的黎婴添加治疗仪器,并安排私家看护24小时候照料。
弟弟受伤后,黎姿为了保护弟弟的梦想而全盘接手生意,她也因此退出影坛变成了女商人。
2009年,黎姿宣布与马廷强结婚。美艳女星嫁给残疾商人,面对外界对于“下嫁”的猜疑,黎姿则解释:自己清楚,是谁在最难的时候陪在自己身边。
和许多嫁作商人妇的女星不同,黎姿的婚后生活完全自主,马廷强成了她的坚强后盾。即使已经结婚了11年,两人也依然恩爱如初。媒体也多次拍到,和黎姿一起出街的马廷强在一旁默默拎包守护。
现在的黎姿拥有3个女儿,女儿们继承了妈妈的高颜值基因。而黎姿也经常在社交平台晒出自己与孩子们一起泡脚,一起做作业的日常照。
和普通家庭一样,一家五口的生活也过的十分惬意。而曾经因为车祸导致严重瘫痪的弟弟,也在近日有了明显的好转。
从曾经娱乐圈里公认的的“樊胜美”到如今与老公恩爱,家庭、事业齐飞的“人生赢家”,48岁的黎姿生活美好得让人嫉妒。虽然黎姿曾因家庭放弃了自己辉煌的演艺事业,但却意外拥有了另一番完美人生,这于她来说未尝不是另一种享受。
村干部工资提高了?2019年村干部工资标准已出,看看每月拿多少钱
对农民朋友来说,村干部是他们接触最多的带“官”字的人。每逢村里有个什么大事小事,都是村干部在进行通知、沟通、组织等工作。也因此,村干部可以说得上是农民们的父母官,是农村发展的关键点。
尤其是近几年来,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因而每年都会有不少惠农政策和农村改革,而这些政策的实施离不开村干部的领导和带头作用。
村干部的现状:有人“尸位素餐”不作为,有人中饱私囊
村干部在乡村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因为他们的身份特殊、不属于公务员,就不能享受国家支付的基本工资。因此,村干部的收入不仅比较低,还不太稳定。但其实他们的工作任务却很繁重,这就导致很多村干部干工作没有积极性,缺乏激情。
更有甚者,不仅不为村民办事,反倒借着职权的便利中饱私囊,做了不少让老百姓寒心的事儿。不少农村中的基层组织贪腐之风越演越烈,让当地老百姓恨的牙痒痒。
大家关注的焦点:村干部的工资提高到多少才合理?
一方面是村干部的事务繁杂,很多村干部为了处理村中事务很难顾得上家里,而且,收入又普遍偏低,因此不少人干过一两年后便力不从心;另一方面,村干部对于农村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所以,国家也越来越重视村干部队伍的建设,不仅要从源头上净化队伍,有政治污点或者村霸之风的农民不能当选村干部,不能为民办事儿为民发声的村干部也将会失去连任。而且,也开始重视到村干部的收入问题,提高了农村村干部的福利待遇,村干部的薪酬标准也有调整。
注意:2019年,村干部的工资将与这一点紧密挂钩
为了更好的履行村干部的职能,鼓舞村干部的工作干劲,国家出台了《关于调整进步村干部补助及离任村干部荣誉金的通知》,提出调整村干部的工资补助,村干部不再每个月拿固定工资,把村干部的工资和自然村内农民的人均收入到一起,居民的人均收入越高,村干部所能拿到的工资就越多。
这对真正有才能、有想法的村干部是一种很好的激励,鼓励他们多干实事、带领百姓脱贫致富;而对于以往哪些无作为的人来说,日子就不会再那么好混了,做做样子就能拿到工资的好日子结束了。
另外,除了工资会上涨外,国家还为他们增加了不少福利待遇,比如说给政绩突出的村干部落实养老保险,村干部在职期间可以免费体检等。相信随着村干部福利待遇的提高,未来将会有更多的热血青年加入到这个行列,争取为自己的家乡奉献出自己的光和热。
全面提升村干部工作能力
本报昌都8月1日电(记者 陈志强)近年来,八宿县持续推进“三基”和“八大”工程,坚持以“传帮带”工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以推进创建“五型党组织”为抓手,以制度建设、培训教育、帮带培养、实岗锻炼为根本方法,全面提升村干部的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
八宿县紧抓制度建设,建立村干部管理长效机制。今年以来,县、乡(镇)强基办出台各类规范制度400余条,规范议事办事程序250余条,并对16名脱贫攻坚不力的村干部实行惩罚制度,达到处罚一个、警醒一片的作用;坚持“传帮带”工作试点先行、全面推广机制。2018年5月开始在然乌镇康沙村、吉达乡拉然村和邦达镇邦达村等9个村开展“传帮带”试点工作。
为提高村干部思想认识水平,八宿县紧抓教育培训,对110个村党支部书记开展集中培训,“送”村干部到区内外培训和参观66人次,“请”区内外专家学者为村干部授课;充分利用、微课堂、群等“微平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广大村干部推送与村实际工作和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知识;通过集中授课、开展培训的方式向村干部传授文化知识。
八宿县坚持将“传帮带”培养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切实提高村干部履职能力。454名驻村队员与588名村干部结成“帮带对子”,通过手把手教、面对面讲、全方位带,全面提升村干部的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今年以来,村干部在驻村工作队的“传帮带”下完成工作2000余件,服务群众2万余人次。此外,通过试卷测试等多种方式跟踪村干部的学习进度。截至目前,各驻村工作队编制试卷10余套,由村干部组织召开农牧民思想教育培训会600余场。
同时,八宿县紧抓实岗锻炼,提升村干部业务能力水平。按照人岗相适的原则,结合村干部自身优势,给村干部安排相应的工作,如擅长藏汉双语的村干部主要负责帮助农牧民群众学习汉语、出具材料证明等工作;擅长交流沟通的村干部主要负责帮助农牧民群众调解纠纷、开展走村入户宣讲等工作;擅长凝聚人心、协调能力强的村干部主要负责组织召开各类会议等,确保让村干部在实践中得到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