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热门 > 新闻正文

农村返乡人员实行14天居家健康监测这是真的吗?农村返乡人员实行14天居家健康监测事件始末

北京:津冀进京人员不再实行14天的居家观察

据“北京发布”4月20日消息,20日下午,北京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八十七次新闻发布会。会上,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社区防控组办公室成员、市委组织部部务委员徐颖介绍北京市集中观察和居家观察管理情况。

农村返乡人员实行14天居家健康监测这是真的吗?农村返乡人员实行14天居家健康监测事件始末(图1)

徐颖:大家知道,在疫情防控中,根据不同情况,对重点人员实施集中或居家观察管理,是有效防止疫情传播的重要措施。在这里,我向大家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集中观察的,主要对入境进京人员、不具备居家观察条件的外省区市返京人员、治愈出院患者、排除疑似人员和密接等人员,为期14天。一般选择交通方便、环境安静、远离人口密集居住与活动区域的酒店宾馆作为集中观察点。

为了做好管理和服务保障工作,每个集中观察点成立由属地街乡、酒店管理方、医务人员等组成的工作专班,实行单间居住隔离,统一配送餐食,加强日常消毒保洁,做好心理咨询疏导,让每一位入住人员安心舒心进行观察。对观察人员每天定时监测体温,询问是否存在咳嗽、咽痛等相关症状,发现异常第一时间按照医学流程进行处置。集中观察期满前,统一进行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且身体无异常的解除观察。

居家观察的,之前所有外省区市返京人员,都要按规定居家观察,为期14天。根据4月18日政策调整,在津冀地区连续驻留满14天的来京人员、本市往返津冀地区的人员,不再实行14天居家观察。

在实际工作中,社区(村)与居家观察人员普遍签订居家观察承诺书,张贴服务卡,运用智能门磁、可视门铃、佩戴式体温计等多种手段加强监督,实现“人防+技防”管理和群众监督相结合,确保做到“足不出户”。每日进行健康监测,观察人员定时通过“京心相助”小程序上报体温,设立心理咨询热线,指导居家观察人员做好室内通风消毒等工作。

同时,为居家观察人员周到的生活服务保障,主要包括生活用品代购、生活垃圾处理、日常药品代开等服务,对确需外出就医的,经评估和备案后由专人专车护送,确保落实防护措施。

绝大多数集中和居家观察人员对社区防控都很支持和配合,在此表示衷心感谢!社区工、物业保安人员、集中观察点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尽心尽力,做了大量细致的管理和服务工作,非常辛苦,在此也一并表示感谢!

同时也要看到,随着北京市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好转,部分居民群众防范意识有所减弱,极个别居家观察人员思想麻痹大意、自我约束不严、违背自身承诺,未能做到“足不出户”。

3月下旬以来,根据群众监督和有关排查线索,我们通过小区出入口排查、调取录像、向本人核实等方式,调查核实了49名居家观察人员违规外出情况。虽然人数不多,但也容易造成风险隐患。我们对相关人员进行了严肃处理,在这里通报3个典型案例。

第1个案例,沈某,3月29日从外省区市抵京开始居家观察。4月6日,违规在小区内活动,社区对其提出警告;当天下午,再次违规外出,乘地铁到商场购物、聚餐。4月8日,社区会同民警对其训诫,转送集中观察并做核酸检测,费用自理,重新计算14天观察期。

第2个案例,汪某某,4月6日从外省区市抵京开始居家观察。4月16日、17日,两次违规外出,自驾外出与他人会面。4月18日,即其居家观察的第12天,社区会同民警对其训诫,转送集中观察并做核酸检测,费用自理,重新计算14天观察期。

第3个案例,王某,4月9日从外省区市抵京开始居家观察,社区工作人员上门安装智能门磁并张贴居家观察提示。4月15日,王某破坏门磁后骑自行车到银行取款,乘出租车到某商场与他人面谈业务。4月17日,社区会同民警对其训诫,转送集中观察并做核酸检测,费用自理,重新计算14天观察期。

当前,疫情防控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但保持疫情防控成果、防止疫情反弹的任务繁重,必须全力以赴防松劲、防漏洞、防反弹。在此,再次郑重提醒来返京人员,一定要严格按照北京市疫情防控政策,遵守隔离观察规定,协助做好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用好人防技防手段,发挥群众监督作用,进一步强化居家和集中观察人员管理;对于违反相关规定擅自外出,引起疫情传播或者造成传播风险的,将依法追究相应;同时持续组织属地、社区(村)做好隔离观察人员的服务保障工作。

82.7万返京人员处于14天居家观察

北京市疫情防控到了“最吃劲的关键时候”,下一阶段将推动社区防控各项举措落实落细

新京报讯 (记者吴为)3月6日,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举行第四十二场新闻发布会。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社区防控组办公室副主任、北京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新闻发言人张彤军介绍首都社区防控情况。据介绍,北京目前还有82.7万返京人员处于居家观察,全市疫情防控到了最吃劲的关键时候。

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张彤军介绍,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截至目前,82.7万返京人员正处于14天居家观察,外防输入、内防扩散、防范境外疫情输入,三者叠加的风险、点位上暴发性风险依然存在,三线作战的压力还很大。全市疫情防控到了最吃劲的关键时候。

下一阶段,北京市将更加突出问题导向、把握关键环节,更加注重回应群众诉求,推动社区防控各项举措落实落细,坚决守住首都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

“尽管首都防控向好的态势正在拓展,但我们仍要保持清醒,始终牢记‘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毫不犹豫、毫不懈怠、毫不放松地抓好社区各项防控措施落实。特别是对近期出现的一些地区不戴口罩、人员聚集、扎堆聊天等问题,要积极劝导、耐心劝阻。”张彤军说,坚持就是胜利,希望广大市民朋友们,不要放松警惕,尽量避免人员聚集,做好自身防护,不要让大家这么长时间的努力和坚持功亏一篑。

严格落实返京人员居家或集中观察14天要求

张彤军表示,社区防控点多面广,前期工作也存在一些漏洞和问题,尽管都是个案,但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将举一反三,加强大数据分析,实现人员排查更加精准,严格落实返京人员居家或集中观察14天要求,强化居家观察人员服务保障,努力使社区防控措施更加科学、更加规范、更加有效。

对“三无”小区,将通过增派力量,发动党员群众值守,增设硬质隔离设施,以楼栋、楼门为单位进行管控等方式,确保全面落实封闭式管理;对城乡接合部人口倒挂村,将进一步做好村内出租房和租户排查登记,及时掌握返京人员情况,督促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对来自和去过疫情严重国家的入境抵京人员,做好隔离观察的服务管理,严防疫情输入风险。

■ 关注

北京市近百万人参与社区疫情防控

张彤军介绍,这次疫情突袭,首都社会治理体系和能力再次经历考验。打赢抗疫阻击战,重点在基层。一个多月来,社区防控工作体系不断健全,各项措施有序落实,成效有目共睹。

全市共有社区(村)工、物业工作人员、保安、下沉干部、在职党员、楼门长、志愿者、热心群众等各类防控力量近百万人参与疫情防控。市区两级选派的7.4万名干部全都已经到岗,实现了每个社区(村)至少一名区直机关干部、一名街乡干部、一名社区卫生服务专业人员派驻包联全覆盖;全市18.9万名在职党员主动到社区报到;16.1万物业工作人员、保安昼夜坚守在工作岗位;数十万楼门长、志愿者、热心群众主动参与进来。

北京市社区防控体系快速响应、靠前指挥。首都社区防控疫情,每个人都亲身经历。“小区门口有人负责登记、测量体温。还有很多部门做了大量隐形工作。比如市公安局调动4000多民警下沉社区,严肃打击社区涉疫情违法活动。”张彤军说。

截至目前,市级社区防控共调配84.2万只口罩、2.7万个测温仪、4350件防寒物资等发到社区(村)一线,各区也积极协调各类防疫物资,为打赢防控阻击战有力保障。在京各中央单位、央企、部队主动参与首都社区防控,积极配合开展防控及督促检查。

■ 提示

社区医生:思想不要松懈 防护需做到位

昨日发布会上,通州区梨园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甘静雯结合专业知识和社区防控实践,为普通居民作出提醒。

甘静雯说,随着疫情逐步趋于平稳,老百姓切身感受到各项防控措施也比较到位,这种情况下特别容易产生麻痹思想。所以提醒咱们的居民,思想上千万不要松懈,还要重视,该做的防护要做到位。甘静雯提醒,一定要按照防控部门提出的要求,比如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减少人员集聚、减少人员接触、减少外出等等。

“特别对于家庭来说,要本着对自己负责、对家庭成员负责的态度,一旦有什么症状,要第一时间和社区服务中心取得,其他家庭成员也要做好相应的防护。”甘静雯说,特别是有密接人员的家庭,如果有一些特殊原因,不能前往集中隔离点进行集中观察的,在家中进行自我隔离观察,要注意公共区域的消杀和个人防护,比如特别容易忽视的,进入客厅、卫生间这样的公共区域,一定要佩戴口罩,其他成员也需要做好个人防护。

北京要求严格执行返京人员居家或集中观察14天

北京:所有返京人员到京后 均应居家或集中观察14天

新京报快讯(记者 沙雪良)北京市昨天召开会议,要求对疫情严防死守,确保疫情高发区计划返京人员暂不返京,严格执行返京人员居家或集中观察14天等措施。

2月26日下午,北京市委常委会会议暨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第三十三次会议、严格进京管理协调机制第四次会议召开。据《北京日报》报道,会议指出,当前疫情防控到了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北京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输入性风险、聚集性风险等依然很大。

“一点马虎不得、大意不得、松劲不得,”会议要求,毫不懈怠抓实抓细防控工作,严防盲区死角、严防死灰复燃、严防疫情扩散蔓延,确保首都安全稳定。

在外防输入方面,会议要求严把入口关,确保疫情高发区计划返京人员暂不返京。具体来说,要用好两个“机制”。发挥严格进京管理协调机制作用,民航、铁路、交通运输等部门严格进京管理,特别是进京公路检查站要严防死守。在京各单位要强化纪律要求,确保疫情高发区计划返京人员暂不返京。用好京津冀联防联控机制。细化入境告知,全面加强入境健康管理,严防境外疫情输入风险。对来自或去过离境国家疫情严重地区的入境人员,要按北京市防控规定实行居家或集中观察。

内防扩散方面,则要采取更加严格的措施。会议要求,联防联控各项措施要抓实,各区要主动对接服务,加强日常巡查。在京各单位必须严格落实主体,重视抓好下属单位和人员防疫工作,守好自己的院、看好自己的人。要主动查找疫情防控中的问题,堵塞漏洞、打好补丁。各区负责对辖区各单位、楼宇物业开展防疫检查,对保安、保洁、物业等后勤服务人员进行健康筛查,消除风险隐患。要加大对劳务派遣公司的检查力度,确保源头安全。

对社区防控,会议要求“力度不减”。严格执行返京人员居家或集中观察14天等措施。社区防控量大面广,要关心关爱抗疫一线社区工,抽调更多干部支援基层,织严织密社区这道防线。养老、救助、儿童福利、精神卫生医疗等特殊场所人员要按属地纳入排查和防控管理。对医务人员、社区一线工作人员、密闭空间服务人员和保洁人员等群体,要有针对性地落实防控措施。学校要做好校园疫情防控工作。

在有序复工复产方面,会议要求督促企事业单位落实防控主体,加强指导培训,帮助解决防疫难题,提高复工复产服务便利度。要出台并落实好惠企政策,为企业雪中送炭、解燃眉之急。要加强宣传引导,回应社会关切,为防疫和复工复产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新京报记者 沙雪良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